司马光在什么情况下写《资治通鉴》

司马光在什么情况下写《资治通鉴》

题目
司马光在什么情况下写《资治通鉴》
答案
历史背景
宋神宗熙甯年间,司马光强烈反对王安石变法,上疏请求外任.熙宁四年(1071年),他判西京御史台,自此居洛阳十五年,不问政事.这段悠游的岁月司马光主持编撰了294卷300万字的编年体史书《资治通鉴》.
《资治通鉴》上起周威烈王二十三年(前403年),下迄五代后周世宗显德六年(959年),共记载了16个朝代1362年的历史,历经19年编辑完成.他在《进资治通鉴表》中说:“臣今筋骨癯瘁,目视昏近,齿牙无几,神识衰耗,目前所谓,旋踵而忘.臣之精力,尽于此书.”司马光为此书付出毕生精力,成书不到2年,他便积劳而逝.《资治通鉴》从发凡起例至删削定稿,司马光实都亲自动笔,不假他人之手.清代学者王鸣盛说:“此天地间必不可无之书,亦学者必不可不读之书.”
《资治通鉴》是中国古代著名的历史著作,历来为人们所重视和阅读学习.这部书是北宋司马光主编的.北宋时代,在中唐以来长期混战之后,实现了国家统一,恢复和发展了社会经济,繁荣了学术文化;同时,内政多弊,御戎不力,“积贫积弱”,局势不稳.这是一个有生气的时代,又是一个很苦闷的时代,是个前进的时代,又是个软弱的时代.当时,君主将相,志士仁人,平民百姓,多在考虑如何生活,寻找出路.于是,有主张以“柔道”治天下,说祖宗之法不可变的;有立志改革,而实行变法的;有生活困苦,被逼铤而走险,起义造反的.掌握文化知识的人们,特别是历史学家,如欧阳修、司马光、范祖禹等,往往面对现实而回顾历史,企图总结历史经验教训,借鉴历史,为了有资于治国安邦,更好地解决现实矛盾.其中,司马光主编《通鉴》的目的最突出,最具代表性.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