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中的问题

关于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中的问题

题目
关于萧红《回忆鲁迅先生》中的问题
病中的鲁迅不断看那张小画,你怎样看待这一细节?衷心的感谢回答者!
答案
怒,慈爱和悲悯. —— 我们往往注目于愤怒的鲁迅,却忽略了悲悯和慈爱的这一面.作为愤怒的鲁迅,也正像他所称赞的珂勒惠支的作品一样,充满了一种力的美,用鲁迅的话来说,是一种动人的力:能打动人的心,震撼人的灵魂.在另一方面,正像有的研究者说的那样,我们读鲁迅的作品,常常感觉到有一种佛的广阔的胸怀与悲悯,因为他是为整个人类的被压迫者、弱小者进行搏斗的. 6 我想这种感觉是有道理的,鲁迅是把这种悲悯的情怀,和尼采的那样的生命的强者的力量融合在一起的,这大体上也可以概括鲁迅的风格,人的风格与作品的美学风格.
  同样,史沫德黎对于珂勒惠支的作品的主题的概括,也适用于鲁迅:反抗,爱与死.或者借用鲁迅对珂勒惠支作品的描述: “ 人间至爱者 ”“ 为死亡所捕获 ”—— 在某种程度上我们可以把它看作是鲁迅作品的母题,象征和缩影,而且鲁迅自己就是 “ 人间至爱者 ” 当中的一个,鲁迅可以说是把最大的爱的热烈和死的冷峻两个极端交织在一起,这构成鲁迅的性格特征,也构成鲁迅的心理特征.我们在 “ 开场白 ” 里所说的《腊叶》给我们的感觉,那红的,绿的,绛色的,斑斓色彩中那双黑色的眼睛,其实就是爱和死的外化.这形象是高度浓缩了,象征了鲁迅的整个的艺术,他的人格,他的思想,他的性格,他的感情以及他的作品的风格,现在回过头来想想,这最初的 “ 第一感 ” 其实是直逼鲁迅的本体的.
  这里我还想讲一点,鲁迅对绘画的爱好或者修养其实也是反映鲁迅的本质的一个非常重要的方面,就是他对 “ 美 ” 的特殊的敏感,对美的沉湎,美的沉醉,美的趣味,美的鉴赏力.这表现鲁迅作为真正的艺术家的本质.可能因为他的思想家的特点太突出了,人们往往注目于作为思想家的鲁迅,而常常忽略了鲁迅艺术家的天性.其实只要看看《野草》这样的作品,你就可以感觉到鲁迅的艺术家气质:不仅是绘画,还有音乐,极强的音乐感,这也是我们长期所忽略的,在以后的讲课中,我还会展开这个问题.这文字与绘画、音乐的相通,是显示了作为艺术家的鲁迅的特点的.我猜想,这就是为什么鲁迅临死时候,他会喜欢那幅画,那个披着长头发的,穿着长裙子的在风中奔跑的女孩,那是美的象征,爱的象征,健全的活的生命的象征.鲁迅生命最深处是这个东西,这是鲁迅的 “ 反抗 ” 的底蕴所在.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