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

如何理解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

题目
如何理解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
答案
1 如何理解中西方自然观的差异 自然观,指人们对自然界的根本看法,这种看法塑造着某一文化体系的特点.中西方由于各自生存环境的不同使东西方人们对自然观产生了不同的理解与认识,两种不同的自然观有着不同的表现和影响,对东西方不同自然观的理解、比较与研究不仅有利于我们对以前历史的在认识而且对我们社会现在与将来的发展也很有益处. 中国古代,人们把自然界看作是一个普遍联系、不断运动的整体,由此形成朴素的自然观,如“阴阳说”、“五行说”、 “元气说”等.西方古代,人们认为自然是运动与静止的统一,对立的,辨证的,如 “苏格拉底的道德学说”,“柏拉图的理念世界”,“亚里士多德的自然理论”等.以中国为代表的东方世界自古以来对自然的态度就是崇尚自然,不违天命,顺其自然,认为在人与自然相处中世界万物都是在不停地循环往复,繁衍生息.如道家就有“道生一,一生二,二生三,三生万物,万物归于道”的著名论断.总体来说,中国古代思想家对自然始终抱有一种神秘感,很少提认识自然、改造自然,而大多是建立在对人的自我内心主体的探索上.通过弘扬主体内心的一种至刚至上的阳刚之气,圣人便认为可以实现与天地合而为一. 以欧洲为代表的西方人则恰恰相反,他们认为人与自然是对立的,并习惯于把人与自然分隔开来,认为人的思维是独立于自然界之外的客观事物,注重人对大自然的探索,认为人可以通过斗争与努力改造自然甚至是征服自然.其自然观对人与自然关系的认识有如下特征:第一,主客体二分.认为精神与物质、主体与客体、人与自然是根本不同的两个领域,由此引发出主体如何认识客体,人类如何征服异在于自己的自然的问题.第二,宣扬人类理性至上论或自然科学万能论.认为人类依靠科学和理性,在征服自然、改造自然方面有无限的能力,自然只不过是人类征服和改造的对象,虽然具体的个人力量是有限的,但人类的力量却是无限的,人在改变自然的进程中,今天克服不了的困难将来必能克服. 造成中西方自然观差异的原因: 1. 地理环境影响自然观 中国长期居住在长江、黄河平原那里土地肥沃、气候温和适宜,适合农业耕种.东方人长时间在这种环境下生活,久而久之便形成了农耕性的民族性格,人们只要遵循季节气候的变化,按时播种、收割,就可以丰衣足食.这种相对安逸的生活养成了人们崇拜自然、臣服于自然的观念.再加上道家、儒家“道生万物,万物归于一”、“天人合一”、“人和自然 2 和谐相处”的论道,更加坚定了人与自然的关系. 欧洲山地较多,少平原,而且气候寒冷.在这种环境下农耕是不适应的,人们一直以狩猎和畜牧为生,而且要天天与自然界的恶劣环境相抗争.人们要想生存下去就必须面对自然,与之相斗争并取得胜利.在这种条件下任何祈求都难以得到回报,久而久之,人们对自然界也就形成了互相对立的关系,也就形成了与东方不同的自然观. 2. 含蓄与张扬 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地理环境造成了人们的思想的不同,但是更多的也造成了人们性格的不同,而很多时候,思想是由性格和表达方式慢慢沉淀出来的,因此,一个民族的性格或许更加能说明一种文明的特点. 中国地理环境的封闭注定了其在“合久必分,分久必合”的轮回中涅磐又重生的命运,长久下来人们形成了一种世界是个大轮回的自然观,觉得道是从古到今一直存在的,并且它“非常道”,故无需去发现去研究.几千年来中原就像墨汁对宣纸的渗透一样,渐进地开拓周边的新边疆,扩散人口. 欧洲的社会形式是城邦民主,公民有权通过公开的辩论追求真、善、美,很少束缚和禁锢.在崇尚以理服人、不接受未经验证的“绝对权威”的环境里,欧洲哲人能够自由得发挥他们的创新思维. 3. 知识的掌管者决定民主的自然观 中国自古以来的皇帝都自称天子,普天之下,莫非王民,寸土之滨,莫非王土.人民意识中的被奴役思想根深蒂固的原因在于人民不是知识的掌管者,而中国产生帝王自然观与欧洲产生民主自然观的本质因素也在此. 而古欧洲采用拼音文字,使得知识不再为特权阶层垄断.有知识、有觉悟的全体市民和王权、贵族的对峙,使欧洲社会产生了民主的自然观. 虽然中华文明长期领先于西方,但中国的自然观还是存在不足的.人们由于长期的自然崇拜,忽视了人们自身的力量,高估了自然的力量,低估了人的力量,自然也忽视了对人自身的培养,造成了人们安土重迁不求进取的思想观念.另外,这种安逸的生活环境,对自然的过度崇拜也导致了中国人性格上的一些缺憾.与欧洲人相比,中国人容易满足、缺乏主动性、缺少野心、抽象思维能力差,也缺乏对大自然的探索及专研精神.这些都是日后导致中华文明逐渐落后于西方的原因之一. 3 从自然科学来看自然观对其的影响.在中国虽有造纸、印刷术、火药、司南四大发明,但由于人们认识的狭隘性,这些科学成就都仅仅局限在应用领域,没有形成系统的理论框架,缺乏理论指导,而且这些几乎都是人们在日常生活中的经验积累中形成的.西方则恰恰相反,由于人们养成了好斗、好胜、热于探索研究的性格,当四大发明传入西方后,在人们的努力下就出现了铅字印刷术、航海指南针、火枪火炮等一系列先进于中国的发明,而且运用得当,发挥了巨大的作用. 人文科学也受到了自然观的影响.在东方,一直都是以统治者的思想意志为主,即便是中国传统文化的精髓儒家文化也不例外.而西方则由于好斗、好胜的精神,经历了文艺复兴,新思想层出不穷,很多理论著作为日后的民主制提供了可靠的理论依据. 虽然中国崇尚自然的“天人合一”自然观算不上完美,但西方对立的自然观也有其局限性.由于受人与自然对立的自然观的影响,人们好斗好胜以征服改造自然为荣,而忽视了有些自然规律是不可违背和改造的,只懂索取不懂回报与保护,以至于造成了严重的失误. 现在看来,中西方各自不同的自然观无所谓比较出谁比谁好,谁比谁差,人们在认真总结以前经验教训的基础上,得出了合理的辩证统一的自然观的结论.中西方自然观都对人类的进步做出了重大贡献,我们在继承同时,也应该不断的去追求更适合现在社会发展的自然观.只有这样,社会才能不断发展,人类得以不断进步.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