苏轼的《定风波》
题目
苏轼的《定风波》
答案
《定风波》 苏 轼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赏析:此词作于苏轼黄州之贬后的第三个春天.它通过野外途中偶遇风雨这一生活中的小事,于简朴中见深意,于寻常处生奇警,表现出旷达超脱的胸襟,寄寓着超凡超俗的人生理想.首句莫听穿林打叶声 ,一方面渲染出雨骤风狂,另一方面又以莫听二字点明外物不足萦怀之意.何妨吟啸且徐行,是前一句的延伸.在雨中照常舒徐行步 ,呼应小序同行皆狼狈 ,余独不觉,又引出下文谁怕即不怕来.徐行而又吟啸,是加倍写;何妨二字透出一点俏皮,更增加挑战色彩.首两句是全篇枢纽,以下词情都是由此生发.竹杖芒鞋轻胜马 ,写词人竹杖芒鞋,顶风冲雨,从容前行,以轻胜马的自我感受,传达出一种搏击风雨、笑傲人生的轻松、喜悦和豪迈之情.一蓑烟雨任平生 ,此句更进一步,由眼前风雨推及整个人生,有力地强化了作者面对人生的风风雨雨而我行我素、不畏坎坷的超然情怀.以上数句,表现出旷达超逸的胸襟,充满清旷豪放之气,寄寓着独到的人生感悟,读来使人耳目为之一新,心胸为之舒阔.过片到山头斜照却相迎三句,是写雨过天晴的景象.这几句既与上片所写风雨对应,又为下文所发人生感慨作铺垫.结拍回首向来萧瑟处 ,归去 ,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饱含人生哲理意味的点睛之笔,道出了词人在大自然微妙的一瞬所获得的顿悟和启示:自然界的雨晴既属寻常,毫无差别,社会人生中的政治风云、荣辱得失又何足挂齿?句中萧瑟二字,意谓风雨之声,与上片穿林打叶声相应和.风雨二字,一语双关,既指野外途中所遇风雨,又暗指几乎致他于死地的政治风雨和人生险途.纵观全词,一种醒醉全无、无喜无悲、胜败两忘的人生哲学和处世态度呈现在读者面前 .读罢全词,人生的沉浮、情感的忧乐,在我们的理念中自会有一番全新的体悟.
定风波一共有两个.
定风波 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
苏轼
常羡人间琢玉郎,天应乞与点酥娘.尽道清歌传皓齿,风起,雪飞炎海变清凉.
万里归来颜愈少,微笑,笑时犹带岭梅香.试问岭南应不好,却道:此心安处是吾乡.
定风波 苏轼
三月七日沙湖道中遇雨.雨具先去,同行皆狼狈,余独不觉.已而遂晴,故作此词.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第二个很出名了,但是第一个那句“此心安处是吾乡”也是千古名句.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最新试题
- Tom is tall ,but he is in front of Li.错哪了?
- 《记金华的双龙洞》游记中多次写到泉水,这在文中起到了怎样的作用?
- 四个路口红绿灯,遇到的概率是0.1,0.2,0.25,0.4.经过这四个路口,至少遇到一个的概率是多少?选项A.0.988 B.0.899 C.0.989 D.0.998
- I2和CL2和H2O怎么反应
- 无机酸酸性大排行
- 如何翻译得漂亮点这句话:We will leave every place a little better than we found it
- 1.现有面值五分,一角,二角和五角的人民币各一张,可以组成( )种价钱.
- 几道简算题.
- 一台电风扇的功率是50W,它表示( ) A.1s内做50W的功 B.有50J的电能转化为机械能 C.1s内消耗的电能是50J D.电流在1s内做功是50W/s
- 求教一个方程的解法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