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文学各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

英国文学各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

题目
英国文学各个阶段及其代表人物和主要作品,
答案
  一、中世纪文学
  古英语文学 英格兰岛的早期居民凯尔特人和其他部族,没有留下书面文学作品.5世纪时,原住北欧的三个日耳曼部落——盎格鲁、撒克逊和朱特——侵入英国,他们的史诗《贝奥武甫》传了下来.诗中的英雄贝奥武甫杀巨魔、斗毒龙,并在征服这些自然界恶势力的过程中为民捐躯.它的背景和情节是北欧的,但掺有基督教成分,显示出史诗曾几经修改,已非原貌.按照保存在一部10世纪的手抄本里的版本来看,诗的结构完整,写法生动,所用的头韵、重读字和代称体现了古英语诗歌 的特点.14世纪后半叶,中古英语文学达到了高峰.这时期的重要诗人乔叟的创作历程,从早期对法国和意大利作品的仿效,进到后来英国本色的写实,表明了英国文学的自信.他的杰作《坎特伯雷故事集》用优美、活泼的韵文,描写了一群去坎特伯雷朝圣的人的神态言谈;他们来自不同阶层和行业,各人所讲的故事或雅或俗,揭示了多方面的社会现实.
  二文艺复兴时期
  英国文艺复兴时期最杰出的作家是威廉·莎士比亚(William Shakespeare, 1564-1616),他的全部作品包括两首长诗,154首十四行诗和38部(一说39部)戏剧.莎士比亚的主要剧作有喜剧《仲夏夜之梦》(A Midsummer Night's Dream)、《威尼斯商人》(The Merchant of Venice),悲剧《罗密欧与朱丽叶》(Romeo and Juliet)、《哈姆莱特》(Hamlet)、《奥赛罗》(Othello)、《李尔王》(King Lear)、《麦克白》(Macbeth),历史剧《亨利四世》(Henry IV),传奇剧《暴风雨》(The Tempest)等.莎士比亚塑造了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展现了封建制度和资本主义制度交替时期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宣扬了人文主义和个性解放.他的剧作思想内容深刻,艺术表现手法精湛,历经几个世纪,长演不衰.莎士比亚是语言大师,他娴熟地运用英语,将英语的丰富表现力推向极致.与莎士比亚同时或稍后还有一批剧作家在进行创作,本·琼森(Ben Johnson, 1572-1637)是其中最主要的作家,莎士比亚曾在他的喜剧《人人高兴》(Every Man in His Humor)中扮演角色.琼森的讽刺喜剧《狐狸》(Volpone)、《练金术士》(The Alchemist)揭露了当时社会人们追逐金钱的风气,喜剧性很强.
  三、17世纪文学
  1603年伊丽莎白女王去世后,英国国王与议会矛盾日趋激烈,政局动荡.1649年1月国王查理一世被送上断头台,同年5月,英国宣布为共和国.约翰·弥尔顿(John Milton, 1608-1674)积极投入资产阶级革命,曾任共和国政府拉丁秘书,写了不少文章捍卫共和国.1660年,查理二世回国复辟,弥尔顿一度被捕入狱,在朋友帮助下才得免一死,获释回家.在双目失明的状态下,他完成了长诗《失乐园》(Paradise Lost)和《复乐园》(Paradise Regained)、诗剧《力士参孙》(Samson Agonistes).这些作品反映了王政复辟后弥尔顿内心的痛苦以及对资产阶级革命始终不渝的态度,文体雄伟庄严.17世纪英国诗歌另外的一支是玄学派诗歌,代表诗人有约翰·邓恩(John Donne, 1572-1631)和安德鲁·马韦尔(Andrew Marvell, 1621-1678).玄学派诗歌的特点是采用奇特的意象和别具匠心的比喻,揉细腻的感情与深邃的思辩于一体.玄学派诗歌在18和19世纪一直为世人所忽视,直到20世纪初,才从历史的尘封中重见天日,对现代主义诗风产生很大影响.王政复辟时期最受人欢迎的作家是约翰·班扬(John Bunyan, 1628-1688),他的《天路历程》(The Pilgrim's Progress)采用梦幻的形式讲述宗教寓言,但揭开梦幻的面纱,展现在读者面前的是17世纪英国社会的一幅现实主义图景.查理二世复辟后,被清教徒关闭的剧院重新开放,英国戏剧获得新生.这一时期出现的风俗喜剧是当时戏剧的最高成就,威廉·康格里夫(William Congreve, 1670-1729)的《以爱还爱》(Love for Love)、《如此世道》(The Way of the World)等剧作是风俗喜剧的代表作品.17世纪下半叶,约翰·德莱顿(John Dryden, 1631-1700)驰骋文坛,集桂冠诗人、散文家、剧作家于一身.德莱顿关于戏剧创作和舞台艺术的论述构成英国戏剧史上第一组有分量的戏剧评论,他那简洁明朗的散文文体影响了18世纪许多作家的文风.
  四、启蒙时期文学(17世纪后期-18世纪中期)
  1688年的"光荣革命"推翻复辟王朝,确定了君主立宪制,建立起资产阶级和新贵族领导的政权,英国从此进入一个相对安定的发展时期.18世纪初,新古典主义成为时尚.新古典主义推崇理性,强调明晰、对称、节制、优雅,追求艺术形式的完美与和谐.亚历山大·蒲柏(Alexander Pope, 1688-1744)是新古典主义诗歌的代表,他模仿罗马诗人,诗风精巧隽俏,内容以说教与讽刺为主,形式多用英雄双韵体,但缺乏深厚感情.18世纪英国散文出现繁荣,散文风格基本建立在新古典主义美学原则之上.理查德·斯梯尔(Richard Steele, 1672-1729)与约瑟夫·艾迪生(Joseph Addison, 1672-1719)创办《闲谈者》(Tatler)与《观察者》(Spectator)刊物,发表了许多以当时社会风俗、日常生活、文学趣味等为题材的文章,他们清新秀雅、轻捷流畅的文体成为后人模仿的典范.乔纳森·斯威夫特(Jonathan Swift, 1667-1745)是英国文学史上最伟大的讽刺散文作家,他的文风纯朴平易而有力.斯威夫特的杰作《格列佛游记》(Gulliver's Travels)是一部极具魅力的儿童故事,同时包含着深刻的思想内容.作者通过对小人国、大人国、飞岛国、慧马国等虚构国度的描写,以理性为尺度,极其尖锐地讽刺和抨击了英国社会各领域的黑暗和罪恶.塞缪尔·约翰逊(Samuel Johnson, 1709-1784)是18世纪英国人文主义文学批评的巨擘,《莎士比亚戏剧集序言》(The Preface to Shakespeare)和《诗人传》(Lives of the Poets)是他对文学批评作出的突出贡献.他从常识出发,在某些方面突破了新古典主义的框框,不乏真知灼见.约翰逊的散文风格自成一家,集拉丁散文的典雅、气势与英语散文的雄健、朴素于一体.约翰逊在英语词典编纂史上占有独特地位,他克服重重困难,一人独自编纂《英语词典》(A Dictionary of the English Language),历时七年得以完成,这是英语史上第一部也是随后一百年间英国唯一的标准辞书.约翰逊青史留名,也得益于詹姆斯·鲍斯韦尔(James Boswell, 1740-1795)为他写的传记《约翰逊传》(The Life of Samuel Johson),该书逼真地再现了约翰逊的神态容貌及人格力量,标志着现代传记的开端.
  18世纪被称为"散文世纪"的另一个原因是小说的兴起.丹尼尔·笛福(Daniel Defoe, 1660-1731)的《鲁滨逊漂流记》(Robinson Crusoe)采用写实的手法,描写主人公在孤岛上的生活,塑造了一个资产阶级开拓者和殖民主义者形象,具有时代精神.这部小说被认为是现实主义小说的创始之作,为笛福赢得"英国小说之父"的称号.笛福的另一部长篇小说《摩尔·弗兰德斯》(Moll Flanders)叙述女主人公摩尔在英国因生活所迫沦为娼妓和小偷的经历.现实主义小说在亨利·菲尔丁(Henry Fielding, 1707-1754)的笔下得到进一步发展.他的《汤姆·琼斯》(Tom Jones)故事在乡村、路途及伦敦三个不同背景下展开,向读者展现了当时英国社会风貌的全景图.小说以代表自然本性的汤姆与代表理智、智慧的索菲娅终成眷属结尾,表达了感情要受理性节制的思想.全书共十八卷,每卷都以作者对小说艺术的讨论开始,表现出菲尔丁对小说创作的一种理论上的自觉意识.与菲尔丁同时代的塞缪尔 ·理查逊(Samuel Richardson, 1689-1761)采用书信体创作了《帕米拉》(Pamela)、《克拉丽莎》(Clarissa Harlowe).他将视角投入年轻女主人公的内心深处,心理刻画淋漓尽致,令读者潸然泪下.托比亚斯·斯摩莱特(Tobias Smollett, 1721-1771)是18世纪中叶颇具特色的小说家.他的《蓝登传》(The Adventures of Roderick Random)继承欧洲流浪汉小说传统,布局松散,是一连串发展迅速、好恶交替、变化急剧的冒险经历的组合.劳伦斯·斯特恩(Lawrence Sterne, 1713-1768)的《项狄传》(The Life and Opinions of Tristram Shandy)打破传统小说叙述模式,写法奇特.小说各章长短不一,有的甚至是空白.书中充满长篇议论和插话,并出现乐谱、星号、省略号等.斯特恩对小说形式涌现出一批具有现实主义倾向的新作家.金斯利·艾米斯(Kingsley Amis, 1922- )和约翰·韦恩(John Wain, 1925-1994)等人被称为"愤怒的青年",因为他们在小说中抒发了对英国社会等级森严、贫富不均现状的愤怒和不满.金斯利·艾米斯在《幸运儿吉姆》(Lucky Jim)中编织的"不幸者意想不到地得到幸运"的情节深受读者的喜爱,是"愤怒的青年"一派的代表作.
  "愤怒的青年"的特点在于表现新的内容,而不是创造新的文学形式,他们在艺术上并没有突破.英国文坛直到60年代实验主义小说的出现,才让人们看到艺术创新的方向.与欧洲大陆和美国相比,英国实验主义小说姗姗来迟,并且和现实主义传统交相融合.约翰·福尔斯(John Fowles, 1926- )是实验主义作家的杰出代表,他的长篇小说《法国中尉的女人》(The French Lieutenant's Woman)于1969年问世.这是他在技巧革新和观念表达方面最成功的小说.福尔斯为故事提供了三种不同的结局,并运用了许多实验性因素,包括戏仿、元小说和小说叙述角度的变换及其对读者的开放性.
  战后英国文坛一个令人瞩目的现象是妇女作家的崛起,她们的创作不仅有从女性视角去表现当代妇女在男权社会所受的压抑以及女性自我意识的觉醒一面,还有回避女性自我意识,以非性别化的作家身份去观察世界、表现生活一面.多丽丝·莱辛(Doris Lessing, 1919- )是战后英国最杰出的妇女作家,她的小说带有强烈的现实主义倾向和鲜明的时代特色,立足于人和社会,反思当代政治和文化思潮,并从不同的角度反映人和社会的真实状况.穆丽尔·斯帕克(Muriel Spark, 1918- )是一个信奉天主教的作家,她以独特的方式表达她对现代罪人的关切.另一位女作家艾丽丝·默多克(Iris Murdoch,1919-1999)曾在牛津大学讲授哲学,是一位在哲学上有很深造诣的小说家.她的小说以各种方式探讨自由、责任、爱的意义,带有很强的哲理性.《在网下》(Under the Net)、《沙堡》(The Sandcastle)、《钟》(The Bell)等小说将深邃的哲学理念、冷静的道德探索和独特的叙述方法结合起来,作者对人类生存状况的思索,给人以启迪.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