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蛙应如何养殖?
题目
青蛙应如何养殖?
青蛙都有哪些常见的疾病,应如何防治?
答案
青蛙的养殖技术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生活习性
青蛙栖息池塘、水沟小河的岸边草丛及稻田中,捕食昆虫,主要是农业害虫,成体营水陆两栖生活,白天一般隐匿在草丛或水稻田内,晚黑和清晨出来活动.蛙在气温下降到10℃以下时钻入水边或泥土中进行冬眠,翌年春季(长江流域3月上旬)出垫活动,一般4~7 月份进行每殖.雌蛙一次可产卵34个粒,蛙的受精卵12天可孵出蝌蚪.蝌蚪生长到了一定程度开始变态.
二、养殖池的建造
青蛙养殖池分为产卵池,蝌蚪池和成蛙池.一般宜选择既潮湿又温暖避阳的地方,以长形水泥池或土池为宜.野外大池4×6米为一单池,池壁最好抹上水泥,池底仍留泥土;庭院小池一般1×1.5米至2米为宜,池深一般1米,设有灌水孔和排水道,水深20~50厘米.池面必须设有遮荫板.一般每平方米可饲养40只成蛙.青蛙养殖池采用土池、砖池、稻田均可,关键在于防逃.有条件者可砌砖围墙,亦可网围,一般1~1.2米高.池中水深30~60厘米,水中央或向阳的一边堆成土堆供青蛙陆上栖息地,而且约占全污的1/3.土堆上种植青草或农作物.池水中投入少量漂浮性水草.用作培育蝌蚪的池塘,只留少量陆地面积,供变态后的幼蛙登陆.蝌蚪池以水泥池为好,池壁坡度宜缓,以供蝌蚪栖息.
三、饲养管理
(一)蝌蚪的饲养管理
食用青蛙人工饲养必须从人工采卵后养育孵化,出膜后的蝌蚪在原孵化池或网箱中培育,每平方米水面放养600~800尾.蝌蚪孵出后第4天开始人工投饵,蝌蚪需经一周饲养后移入饲养池.大约20~30天后逐步以红虫、水蚤、蝇蛆为主食,也可以豆浆、豆渣、豆饼粉、小球藻为主食,加喂一定的鱼粉可促其生长.一般每万尾用15个熟鸡蛋揉碎带水泼喂1~2次.第5天后,改用豆浆、麦麸、豆腐渣配合饲料或米糠及鱼粉等饲料,每天投入1~2次,饲料投放在饵料台上,粉末状饵料先用水调成粘稠状再泼喂.
蝌蚪的管理:当发现池水中有气泡或水质有腐臭味时要立即换新水,一般每3天换一次,天气干旱多日,连续高温时,每2天换一次水.
变态期管理:蛙卵孵化后70天左右变成为幼蛙.蝌蚪从出现前肢到完全变态的这一阶段时期主要靠吸收尾部供给,靠肺呼吸空气,并开始跃出水面登陆栖息,当有90%以上蝌蚪变为幼蛙时,即可移入幼蛙池饲养.
(二)幼蛙的饲养管理
强化驯养:用高密度集中圈养可按每平方米100~150只的密度,圈养在内壁光滑,高度1 米以上的水泥池中,池水深20厘米左右,在水面上放置饵料台,池内不设陆地,迫使幼蛙上台集中采食和栖息.
诱饵驯食:先用鲜活诱饵料喂1~2天,第3 天开始在诱饵中添加20%的人工饲料,以后逐日加大比例,10天后增加到80%“活饵”料,主要有蚯蚓、蝇蛆、小鱼虾、昆虫、蝎牛和泥鳅等;“死饵”是指蚕蛹干、动物内脏及配合饲料等.以动带静,“死饵”活化,最后过度到完全摄食人工饵料.同时要求投料定时、定量、定位.投料时间,春、秋季在中午前后,夏季在傍晚或早上,每天投料1~2次,每次投料要在1小时左右幼蛙吃完.体重50克以下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6~8%;体重100克以上的幼蛙,投饵量应占体重的8~10%.饵料要求新鲜、干净和富有营养.
筛选分级与分养:幼蛙驯养20~30天时,应放干池水,并将大规格的幼蛙按每平方米60~80只密度转入成蛙池饲养;小规格幼蛙仍留原池驯养.采用饲饵、室内立体、多层箱笼密集养殖,是养殖青蛙的一种新方法.将青蛙养殖在塑料箱和木箱中,进行小型养殖产量极高,每平方米可养殖数百只,一般从孵化到成蛙,只需5个月时间.
(三)成蛙的饲养管理
幼蛙转入成蛙池后,青蛙摄食量大,生长速度加快,是形成商品产量的重要时期,除供应充足的饵料,蝌蚪变态成蛙时即需增加动物性饲料的饲喂,主要是人工培养的蝇蛆、蚯蚓、红虫、球藻水蚤等高蛋白、高繁殖率的活饵.在活饵不足的情况下,可搭配混合饲料,如用菜子饼(粉状)60%、米糠(或麦麸)30%、大豆粉5%、鱼粉5% 配合均匀效果较好.蝌蚪活跃在水中,5天以后可供给精饲料,为豆浆、蛋黄、水蚤、空心菜、蕃茄及水中浮游生物.此外,在土堆上养蚯蚓,只要每天傍晚分片在土堆上洒上一些浓度为3~5%的石灰水,蚯蚓即会倾巢而出,充当蛙饵.还要适量喂些配合饲料,并要及时分养,调整饲养密度.成蛙饲养1个月后,蛙体重量达100克时,饲养密度每平方米30只,2个月后改为每平方米10~15只.再经短期饲养,即可成为商品蛙上市.
四、繁殖技术
青蛙的饲养技术关键是人工繁殖,因为野生田蛙常有一种双槽蚴的寄生虫寄生在蛙的肌肉中,采用人工产卵隔离成蛙的方法可以有效地防止该病.按每3平方米约1组种蛙密度进行投种(在5月份以前投入较好).种蛙要求个体肥大,开产1~2年的亲蛙为佳.雌雄混合放养比例为3:1,放养密度相对比肉蛙少.由幼蛙到性成熟大约需时三年.
种蛙管理:加强蛋白饲料的饲喂,以蚯蚓为主,诱蛾虫为辅.保持池水的正常平衡值,要求肥而活.当水温稳定在22℃左右时即作好产卵孵化的准备( 此时雄蛙鸣叫不停).50克以上的雌蛙一次可产卵很多.一般雌雄抱对于水草上产卵.蛙卵呈浅黄色,圆形,成片附于胶质卵膜浮在水草上,极易识别.
(一)产卵:人造产卵场需要静水区,一般采用笼式产卵法,即将蛙强制在箩筐或笼子里产卵.雌雄蛙以1∶1的比例,20平方米的产卵也可放5个产卵筐或笼,池水深度应保持在10~15厘米,水温应保持在10℃~11℃,为了使孵化率提高,可将卵片用围网护起来,以免亲蛙干扰后下沉.
(二) 孵化:蛙受精卵在孵化期间的温度应保持在20℃~28℃,主要是自然孵化;也可采用塑料薄膜覆盖孵化法和无水孵化法.一般经过3~5天即可全部孵化蝌蚪.初生蝌蚪依赖于卵膜才安全生存,不要随便搅动池水,待所有青蛙产卵后,即将青蛙抓出池,以免干扰孵化及蝌蚪生存环境.卵孵化5天后可供给精饲料,如豆浆、蛋黄、水蚤及水中浮游生物,每天喂给2次,但投饵数量不宜太多,以免水质恶化,引起蝌蚪死亡.蝌蚪经1周饲养后即可移入饲养池饲养.
危害蛙体健康的主要有创伤、中毒、敌害、病害.防治方法应视具体情况不同而定,以做到对症下药.
(一)创伤各种外力作用于蛙体而使皮肤或轮膜出现伤口的叫创伤.常见的有蛙互相咬伤、天敌咬伤、撞伤等.创伤的好发部位多见于蛙鼻孔附近.治疗可用2%的硼酸水冲洗,涂红药水、紫药水等.
(二)中毒蛙吃了被农药污染的饲料,或池水被农药污染超过了蛙所能耐受的权限,均会引起青蛙中毒.由于农药毒性大小不同和青蛙吃的多少不一样,所以发生的症状也不同,一般是活动迟钝,四肢跳跃无力,眼无神,瞳孔缩小,对意外刺激反应不灵.如未及时采取措施抢救,往往造成蛙的死亡.治疗方法;按每千克蛙体重0.2毫克的份量注射解磷定或硫酸阿托品,以促使毒物的排除.
(三)敌害幼蛙阶段的主要改害有蛇、鼠,它们窜入池内,吞吃幼蛙,防治方法:经常巡视捕***;有条件的可在池面铺上铁丝网;或在蛙池外壁涂上水泥,使池外壁光滑,蛇、鼠即难沿外壁爬入池内.
(四)病害
1.红腿病该病由病毒引起.病蛙腹部及腿部肌肉呈现点状充血,肌肉呈红色,蛙体瘫软无力,活动迟钝、拒食,几天后死亡.防治方法:一是将病蛙捞起,放在10%~15%的盐水中浸泡15分钟,2天后可治愈;二是把蛙移入另一池中,再用万分之一的硫酸铜溶液全池喷洒.
2.肿腿病该病因腿部受伤后被细菌感染而引起.病蛙腿部水肿呈瘤状,影响摄食,致使蛙营养不良而死亡.防治方法:把病蛙腿部放入30毫克/升的高锰酸钾溶液中浸泡15分钟;同时喂服四环素,l天2次,每次半片,连服3天即愈.
3.胃肠炎本病主要是蛙摄食了腐败变质的饲料而引起.病蛙瘫软,拒食,捕捉时,缩头弓背,腿伸眼闭,剖开腹部可见胃肠有充血发炎现象.防治方法;每天清除残饵,池水每隔2天换I次;病蛙每天可喂服胃散片或酵母片2次,每次半片,3天后可见效.
4.水霉病蛙体受损伤的伤口受棉花状水霉菌感染而引起本病.受感染的部位发霉.防治方法;可用1%的紫药水涂擦.
5.气泡病此病由不洁池水有机质大量发酵所产生的气泡被蛙吞食而致.病蛙腹部膨大如气球,不能游泳,腹部朝上,漂浮于水面上,最后死亡.防治方法:池水每隔3天换1次,同时洗刷地中沉淀的残料;把病蛙移入装有深20厘米左右的水的池或胶水桶中,让其腹部的气体慢慢排掉.
6.脱皮病此病因缺乏多种维生素及微量元素而引起.病蛙背部局部或大部脱皮充血.防治方法:在饲料中适当加些维生素及微量元素.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