请回答下面的语文题目(古诗和古文)【五年级】
题目
请回答下面的语文题目(古诗和古文)【五年级】
观书有感
【宋】朱熹
半亩方塘一鉴开,天光云影共徘徊.
问渠那得清如许?为有源头活水来.
1.这首诗前两句( ),后两句( ),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2.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诗中蕴含了一个深刻的道理:( ),这首诗已浓缩为常用词语“( )”,用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执竿入城
鲁有执长竿入城者,初竖执之,不可入,横执之,亦不可入,计无所出.俄有老父至曰:“吾非圣人,但见事多矣,何不以锯中截而入?”遂依而截之.
注释:①鲁:鲁国,现在山东省南部一带.②:计无所出:俄:不久
1.联系上下文解释下列字的意思.
(1)执:者:
(2)遂:依:之:
(3)何不以锯中截而入:
2.全文仅50多字,却形象地刻画了两个人物.想一想,“执长竿入城门者”与“老父”各是什么样的人?
答案
前两句写景,后两句议论.一问一答,形象地表达了诗人深切而独特的读书感受,暗含哲理.
这是一首借景喻理的名诗.全诗以方塘作比,形象地表达了一种微妙难言的读书感受.池塘并不是一泓死水,而是常有活水注入,因此像明镜一样,清澈见底,映照着天光云影.这种情景,同一个人在读书中搞通问题、获得新知而大有收益、提高认识时的情形颇为相似
这两句诗已凝缩为常用成语“源头活水”,用以比喻事物发展的源泉和动力.
执者:执竿者 遂.:于是(执竿的人)就依照老父的意见把竹竿截断了
为什么不用锯子将长竿从中截断后进入城门呢
老父自以为是,鲁人死守教条,不懂变通,都讽刺了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 1 2 3 4 5=1加什么符号?
- 为什么夏天远看柏油马路时路面会像镜子一样亮
- 矩阵等价
- 若x1,x2是关于x的方程x2-(2k+1)x+k2+1=0的两个实数根,且x1,x2都大于0
- 一节干电池的电动势为1.5V内阻为0.5欧用两节干电池窜联作为电源给电阻为4欧的小直流电动机供电测得流过该电动机得电流为0.5A在供电过程中求【1】电源得路端电压【2】小直流电动机得输出功率.求详细过
- 制药废水初沉池,水解酸化池,曝气生物滤池对BOD,COD,SS,色度的去除率
- xn+1-3xn+2xn-1
- 笼字(三声)怎么组词
- 比例尺精度是如何定义的,有何作用
- 若函数y=(1-k)x的2|k|-3次方+2是一次函数,求k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