舌苔上的记忆 雷抒雁

舌苔上的记忆 雷抒雁

题目
舌苔上的记忆 雷抒雁
答案
不知天生饕餮的原因还是后天的嘴馋使然,阅读报刊杂志,浏览网站页面,只要上面涉及有美食的文章或者资料,总是难免多看一眼,多望一会儿,并且对一些设置的栏目熟记于心,譬如“食话食说”、“吮指谈吃”、“美味在线”、“口颐之福”、“风味食谱”、“美食物语”等等.本以为这是自己不良的嗜好,及至读到当代诗人、著名作家雷抒雁的作品,这才发现先生的睿智之言真是一语道破天机:“在人类所有的记忆里,我以为味觉的记忆最为深刻,最为顽固.”
现代生理学告诉我们,人体除了视觉、听觉、嗅觉、味觉和触觉五个基本感觉之外,还具有对机体未来预感的“第六感觉”,并且这些感觉都是互通交融与互为补充的.那么先生为何认为“味觉的记忆最为深刻,最为顽固”呢?文章中的解释虽然并不深奥,可是在我看来,理由特别简单不过:安身立命,首先必须填饱肚皮.——这是所有动物最基本的生理机能,尤其是作为高等动物的人,长期处于饥饿的状态下,那草根也是美味,那嫩叶亦能朵颐,甚至还将其上升到了精神的层面,像孔子那样感叹:“一箪食,一瓢饮,在陋巷,人不堪其忧,回也不改其乐.”因此很多时候,大腹便便的人们无法表述山珍海味到底怎么涎液难禁,倒是对穷困潦倒甚至饥饿难耐时的粗茶淡饭铭记于心.这种特殊的味觉记忆,会永远生机勃勃地清醒着,触动着你的每一块味蕾,牵引着你的每一根神经,无论是哪一次视觉和嗅觉提醒,甚至是一次偶然的语言暗示,都会使你的味觉怦然惊醒,然后口舌生津地回味着过去那惬意幸福的一刻.
童年的记忆都是美好的,而童年的家境最是拮据的.在这种强烈对比的状态之下,一顿美餐、一道佳肴乃至一盘家常小菜,都会让你的舌苔遽然翻卷,美味经久不忘.记得我十岁那年的除夕,父亲破天荒地买来了五斤猪肉,吩咐母亲全部红烧.平日里很少见到油荤的母亲,哪里会烹调出色香味俱全的红烧肉呢?她只好将猪肉全部切成方块,一股脑儿倒入灶台上的铁锅内,加入少许冷水,然后用干柴和秸秆慢慢地焖烧.这种等待真是一种痛苦的煎熬,我们弟兄仨人早早就窝在厨房内,争先恐后地往灶膛里塞着柴火,谁也不会离开半步;而随着肉香的慢慢溢出,嘴角的口水情不自禁地淋湿了前襟,那舌尖也不知在口腔内翻卷了多少回,并且馋得周围的伙伴都挤破了我家的门槛.
母亲的红烧肉终于出锅了,由于没加酱油、料酒、葱姜和白糖,说实在的,色泽并不红亮,味道并不醇浓,有些还烧成了焦糊状,但是这并不妨碍我们每人一碗的狼吞虎咽和继续讨要的贪婪顽皮.也许是油腻的食物平时吃得太少的缘故,我们在除夕之夜个个满口流油,人人皮囊鼓胀,可是大年初一基本都遭了罪.母亲笑着骂道:“你们这些馋虫,叫你们少吃一点,可就是不听,以后的日子长着呢,够你们吃着撑着!”
步入社会之后,湖南韶山的“毛氏红烧肉”尝过几回,湖北黄冈的“美味东坡肉”吃过不少,虽然它们酥烂而形不碎,香糯而口不腻,可是这种感觉始终比不上母亲那年除夕所烧的味道.——我清楚,这味道是童年的味道,是家的味道,更是亲情的味道!这味道会永远留存在味蕾发达的舌苔之上,让我想家的时候咂吧几口,让我思念母亲的时候尽情地回味……
举一反三
已知函数f(x)=x,g(x)=alnx,a∈R.若曲线y=f(x)与曲线y=g(x)相交,且在交点处有相同的切线,求a的值和该切线方程.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奥巴马演讲不用看稿子.为什么中国领导演讲要看?
想找英语初三上学期的首字母填空练习……
英语翻译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