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这句话的疑问?
题目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这句话的疑问?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 这句中有没有“中隐隐于市”这句?为什么有些地方只是“大隐隐于市,小隐隐于林”
答案
这句话自古流传很广,有很多版本,如:“小隐隐于野,中隐隐于市,大隐隐于朝.”;“小隐在山林,大隐于市朝.”等,说的都是一个意思:那些所谓的隐士看破红尘隐居于山林是只是形式上的“隐”而已,而真正达到物我两忘的心境,反而能在最世俗的市朝中排除嘈杂的干扰,自得其乐,因此他们隐居于市朝才是心灵上真正的升华所在. 意思是说有能力的人希望依赖周围的环境忘却世事,沉湎于桃源世外,这是指小隐 真正有能力的人却是匿于市井之中,那里才是藏龙卧虎之地,这是指中隐 只有顶尖的人才会隐身于朝野之中,他们虽处于喧嚣的时政,却能大智若愚、淡然处之,这才是真正的隐者 至于出处,我只知道是魏晋时期民间流传的,好像没说出自那本书吧!有的话可能也是魏晋以后的了呵呵 也大概是句俗语,古已有之,所以要追究是哪一个人最先说的,恐怕不易.不过从白话意义上说我想可能是唐朝诗人白居易的诗作《中隐》最先把它通俗易懂地归纳出来. 你可以读一下: 白居易《中隐》 大隐住朝市,小隐入丘樊. 丘樊太冷落,朝市太嚣喧. 不如作中隐,隐在留司官. 似出复似处,非忙亦非闲. 唯此中隐士,致身吉且安 还有一种说法 ...大隐隐于朝,中隐隐于市,小隐隐于野.出自孔子的"古训" 其实隐者本无大小之分,退而隐,原本已然抛弃了红尘俗事,哪管的旁人指指点点?!又怎会在意是大隐还是小隐?!这和禅宗的佛理有异曲同工之妙,看中的是内心清静的本质,而不是出家在家的形式 愿能结芦山野,退而隐,依木闲坐,隐而狂. 何时能,披发仗剑破门去,采菊南山香满襟. 也有人说是出自老子的
采纳哦
举一反三
我想写一篇关于奥巴马的演讲的文章,写哪一篇好呢?为什么好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 已知2tanα=3tanβ.求证:tan(α-β)=sin2β/(5-cos2β)
- 某电水壶电热丝的电阻是48.4欧,接到220v的电路中,通电5min,电流做了多少功?
- 已知x的平方+x+1=0求x的立方-2x+2015的值
- 一个数减去二分之一等于与八分之一加上一有五分之三,求这个数
- 狼牙山五壮士 壮 含义
- 九年级政治 人大代表的职责是什么?
- what makes you happy?I asked him
- 已知Y与X-1成正比例,X=8时Y=6,写出Y与X之间的函数关系式,并分别求出X=4和X=-3时主的值.
- 一捆铜丝全长3.14米,在一个圆形铁棒上正好绕了100圈,这个圆形铁棒的横截面的半径是多少厘米?
- 如果-azy的m次方是关于x,y的单项式,且系数是3,次数是4,求m,a的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