端 居①
李商隐
远书归梦两悠悠,只有空床敌素秋②,
阶下青苔与红树,雨中寥落月中愁。
注:①端居:闲居。②素秋:秋天的代称。
(1)这首诗第二句中的"敌"可否换成"对"或其他词?请简述理由。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这首诗的三、四两句在艺术手法上有什么特点?请简要分析。
答: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1)不能换成"对"或其他词。用"敌"字不仅突出"空床"与"素秋"默默相对的寂寥清冷的氛围,而且表现出空床独寝的人无法承受"素秋"的清冷凄凉的情状,抒发了诗人心灵深处难以言状的凄怆之情。用"对"或其他词难以达到这种表达效果。
(2)在艺术手法上,第三、四句的最大特点是借景抒情,诗人借助对"青苔"、"红树"以及"雨"景、"月"色的描写,赋予客观景物以浓厚的主观色彩,营造出了冷寂、凄清的氛围,表达了悲愁、孤寂和思亲的情感。
解析:(1)古人重"炼"字。"僧敲月下门"的"敲",以动衬静,更加表现了山的幽寂;"红杏枝头春意闹"的"闹",顿时让满园充满了生机;" 春风又绿江南岸"的"绿",表现了江南生机盎然的春天。同样一个"敌"字,用字险而稳,除了客观环境的清寥凄寒之外,更兼有主观心灵的寂寞凄怆。仔细品味,方觉韵味无穷。
(2)艺术手法即诗歌的表现技巧,可以从诗歌的抒情方式、诗歌的写作手法、诗歌运用的修辞手法等方面进行分析。如从修辞运用方面,这首诗最大的特点是运用了互文手法。三、四句中的"青苔"与"红树"、"雨中"与"月中","寥落"与"愁",都是互文错举。"雨中"与"月中",似乎不大可能是同一夜间出现的景象。但当诗人面对其中的一幅图景时,自不妨在心中浮现先前经历过的另一幅景象。这样把眼前的实景与记忆中的虚景交织在一起,无形中将时间的内涵扩展延伸了,暗示出像这样的通宵不寐,思念远人已非一夕。
读名著填空。
下面是《水浒》、《西游记》中三个精彩的打虎场面,请分别指出打虎英雄的名字并说出他的另一个故事情节。
①你看他拽开步,迎着猛虎,道声:“业畜!那里去!”那只虎蹲着身,伏着尘埃,动不敢动。却被他
照头一棒,就打得脑浆迸万点桃红,牙齿喷几珠玉块。
②在窝里看得仔细,把刀朝母大虫尾底下,尽平生气力,舍命一戳,正中那母大虫粪门。那大虫猛一
扑,他不慌不忙,趁着那大虫的势力,手起一刀,正中那大虫颔下。
③左手紧紧地揪住顶花皮,偷出右手来,提起铁锤般大小的拳头,尽平生之力,只顾打。打到五七十
拳,那大虫眼里,口里,鼻子里,耳朵里,都迸出鲜血来,……更动弹不得,只剩口里兀自气喘。
①( ) ②( ) ③( )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