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界是物质的,物质是变化的。对物质所发生的化学变化的学习和研究是化学学科的永恒主题。学习化学反应的知识对于帮助学生形成有关化学变化的观念,化学变化是最具化学学科特色的学习内容,是人们认识物质的性质及变化规律,弄清生活和生产中某些现象的重要理论依据。理解化学变化与人类文明的关系,增进对化学与生活、技术、社会之间关系的理解以及培养学生持续的化学学习兴趣、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实践探究能力,都是十分重要的。要发展学生对化学变化的科学认识,教师首先要有科学的认识,通过此次研修,在专家的讲解和同行们的指导下,关于物质的化学变化我有了更全面更深刻的认识。下面谈谈我对化学变化新的认识。
1.对化学变化基本概念导入的新认识。化学变化的概念是学生学习化学的入门概念,因此化学变化的概念 形成是同学们学好化学的先决条件之一。通过认识身边的化学物质,可知物质世界充满了化学变化,化学变化可以改善和提高人们的生活质量,人类的生产、生活离不开化学变化。本专题的教学内容从学生日常生活所熟悉的变化现象入手,引导学生认识两类不同的变化——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认识化学变化的特点和伴随的现象。在教学过程中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和比较物质在变化前、变化中、变化后所发生的现象。因此教学时要善于从现实的生活中的素材创设良好的学习情境,指导学生进行探究性学习,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提高学生的科学素养和创造能力。
2.化学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的新认识。使学生在观察物质化学变化现象的同时理解和本质间的联系,通过各种生动的事例使学生认识自然界中的化学变化,介绍四种基本反应类型及其特征。教学过程中不仅要注意引导学生观察外在的化学变化现象更重要的是加强其内在的本质的联系,尤其是元素化合物知识,使学生获得较为全面的、系统的化学反应知识,形成良好的化学反应观。
3.化学反应的规律的新认识。本专题还引导学生通过科学探究去认识化学反应所遵循的质量守恒定律,学习化学方程式的书写。该部分内容理论性较强,是以各物质间发生的化学反应为载体展开的。各种反应原理、规律以及应用情况的介绍都和具体物质的性质,变化知识相互联系,也和生产生活中的实际应用紧密结合。
(3) 如右图所示(图中加热装置未画出):将导气管口对着铜粉连续不断地通入氧气。可以观察到铜粉逐渐减少,直至完全消失。 写出此过程中所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 | |
(4) 将所得到的溶液缓慢加热蒸发,至晶体析出。加热时,除选用右图所示仪器外,还需补充仪器,所补充的玻璃仪器是 ,其作用是 。 | |
为了使经济可持续发展,生产过程应尽量减少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由单质铜制取硫酸铜有下面几种步骤,其中可行且符合以上要求的是 | |
[ ] | |
A. Cu→CuSO4 B. Cu →CuO →CuSO4 C. Cu →Cu2(OH)2CO3 →CuSO4 D. Cu→ Cu(NO3)2 →Cu(OH)2→ CuSO4 | |
下表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能发生反应,“→”表示这种物质可转化为另一种物质。甲、乙、丙、丁四种物质符合对应“转化关系”的是 | |
[ ] | |
A. (甲C; 乙O2; 丙CuO; 丁CO2 ) B. (甲Na2CO3;乙Ca(OH)2;丙MgCl2;丁H2SO4 ) C.(甲Ca(OH)2;乙HCl;丙CO2;丁NaOH ) D.(甲Fe;乙HCl;丙CuCl2;丁NaOH ) | |
下列各种物质间的转换能通过一步反应实现的是 ①P→P2O5;②SO3→H2SO4;③Fe2O3→FeCl2;④CH4→C | |
[ ] | |
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 | |
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种物质反应生成丙。下表四组选项中,符合下图要求的是 | |
[ ] | |
A. 甲BaCl2; 乙CuSO4; 丙NaOH ;丁HCl B. 甲O2 ;乙CO ;丙Fe3O4 ;丁C C. 甲Fe ;乙CuCl2 ;丙Mg ;丁HCl D. 甲AgNO3; 乙CuCl2; 丙Zn ;丁HCl | |
下列物质间的转化,不能由一步实现的是 | |
[ ] | |
A. CO →CO2→ CO B. H2CO3→ CO2 →H2CO3 C. Ba(OH)2 →BaSO4 →Ba(OH)2 D. NaCl →NaNO3 →NaCl | |
地球是一颗蓝色的星球,表面大部分被海洋覆盖,海水中蕴含的元素多达80 多种。同学们在学习过程中对海水中的宝藏产生了浓厚的兴趣,进行了如下探究: 【探究一】小亮对晒盐后的苦卤进行探究 (1)海水晒制后得到的晶体是粗盐,剩余的液体称为苦卤,下图是苦卤中有关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已知t1℃时,氯化镁和氯化钾的溶解度分别为M、N,则它们溶解度大小的关系为 ;将苦卤加热到t2℃以上(溶剂量不变),根据溶解度曲线,有可能析出晶体的应是 。 | |
(2)化工厂利用苦卤生产镁的流程如下: | |
试剂A最好选用 (从有丰富的石灰石资源考虑),试剂B选用 ,氯化镁电解后还生成一种双原子分子气体单质,电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探究二】小芳用提纯得到的氯化钠进行溶液的配制她想配制100g 0.9%的医用生理盐水,可能涉及以下操作:①称量②过滤③计算④蒸发结晶 ⑤溶解。 (3)①操作的正确顺序是 (填序号)。 ②配制上述溶液需要水的体积是 mL(水的密度是l g/cm3)。需用到的玻璃仪器是烧杯、量筒和 。实验室有10 mL、50 mL、100 mL三种不同规格的量筒,配制上述溶液时最好选用 mL的量筒,如在称量氯化钠固体过程中,发现天平指针向左偏,此时应进行的操作是 。 | |
碳酸钠用途非常广泛,是工业生产中重要的化工原料。在1921年我国科学家 侯德榜创造了一种著名的纯碱生产方法--“联合制碱法”。 “联合制碱法”生产过程: (1)第一步主要反应为NH3+CO2+H2O=== NH4HCO3 该反应属于 反应(基本反应类型)。 第二步用食盐与NH4HCO3反应。食盐来源于某盐田,该粗盐主要含有氯化钠,此外还含有少量硫酸钠,氯化钙和氯化镁。经净化、精制得到生产碳酸钠所需要的食盐水,其主要流程如下: | |
(2)通过降温使硫酸钠从粗盐水中析出,其原理是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与温度的变化差异较大,请在溶解度图(如图)中简单画出氯化钠和硫酸钠的溶解度曲线变化趋势图。 | |
(3)“精制I”操作中,加入过量含钙元素的碱的化学式是 。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 (4)“精制II”操作中,加入B盐的有关反应方程式为 。 (5)为保证“精制II”操作中过量B盐把杂质全部除去,请在下表中写出检验溶液中B盐是否过量的实验报告。 | |
(6)查阅资料得知NaCl 、NH4HCO3、 NaHCO3 、NH4Cl在30℃时的溶解度如下表所示: | |
请根据溶解度表所提供的信息,写出“联合制碱法”中的第二步属于复分解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第三步处理制得碳酸钠,反应原理为2NaHCO3Na2CO3+H2O+CO2↑ | |
单质碳和部分碳的化合物间转化关系如下图所示。 | |
(1)物质X可能为(填序号) ; ①氧气 ②水 ③碳酸 (2)若X为CaCO3,写出图中物质转化的化学方程式 ①CO→CO2 ; ②CaCO3→CO2 或 。 (3)今年11月首届"世界低碳与生态大会暨技术博览会"在南昌举行。低碳经济是一种以低能耗和高效能等为主要特征、以较少的温室效应气体排放获得较大产出的新经济发展模式。 ①温室效应的主要气体除CO2外,还有 (填一种物质)等气体。近年来大气中CO2含量不断增加的主要原因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自然界中消耗CO2的主要途径:植物的光合作用和(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 ②下列做法不符合"低碳经济理念的是"(填序号) 。 A.改造和淘汰高能耗、高污染的产业 B.研制和开发新能源 C.优化建筑设计,增强室内自然采光,减少照明用电 D.大力发展火力发电 | |
在以下的“四连环”图中,每环代表一种物质,相连环间所代表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下表的选项中,符合这一要求的是 | |
[ ] | |
A.甲---Cu ;乙---HCl ;丙---CuO ;丁---Mg B.甲---C;乙---O2;丙---CO;丁---CO2 C.甲---O2;乙---CO;丙---Fe2O3;丁---C D.甲---Na2CO3;乙---HCl;丙---Ba(OH)2;丁---H2SO4 | |
A、B、C、D四种物质均为初中化学中所涉及的常见物质,它们存在如下图的转化关系,“→”表示可以向箭头所指方向一步转化,弧线和短线表示两种物质间可以发生反应,A、D是常见的单质,B、C是常见的氧化物且B是一种气体肥料而C为生物体内含量最多的物质,(反应条件与其他物质均已略去)。请回答下列问题: | |
(1)写出A、B的化学式:A_____ B ____ ; (2)写出下列各化学方程式: C→A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B与C反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B—D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硫酸铜晶体常用作农业和渔业的***虫剂、***菌剂。以下是由废铜料(含铁)生产硫酸铜晶体的流程。 | |
(1) B的化学式为 ,操作a的名称是 。 (2)②的反应基本类型为 ;反应①、③的化学方程式分别为① ;③ 。 (3)已知:Cu+2H2SO4 (浓) CuSO4+ SO2↑+2H2O。从环保和经济的角度分析, 对比途径I、Ⅱ,途径I的优点有:不产生有害气体和 。 | |
某校化学课外小组用硫酸亚铁废液(含少量硫酸铜和稀硫酸),制备硫酸亚铁晶体并进行如下实验。制备硫酸亚铁晶体主要的操作流程如下: | |
请根据题目要求回答下列问题: (1)上述操作过程中用到的玻璃仪器有:①烧杯、②玻璃棒、③酒精灯、④温度计、⑤ ; (2)加入过量A的目的是 ; (3)草酸亚铁常用作照相显影剂,用于制药工业。实验室利用硫酸亚铁溶液和草酸铵[(NH4)2C2O4]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生成草酸亚铁沉淀来制备草酸亚铁。写出此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草酸亚铁晶体(相对分子质量为180)受热易分解,小王同学设计了如图的实验装置来检验其分解产物。 | |
①小李同学认为如果用该装置进行实验,A处的试管很可能破裂,小李同学的理由是 ;小陆同学认为装置中还有不完善的地方,请指出并改正 。 ②改用正确装置实验开始后,B处变蓝,C处有白色沉淀,E处部分红棕色粉末变为黑色,说明草酸亚铁分解产生 (填化学式)。 | |
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图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 |
[ ] | |
A.X---CuO Y---Cu Z---Cu (NO3)2 B.X---CaCO3 Y---Ca(OH)2 Z---CaO C.X---Na2CO3 Y---NaOH Z---Na2SO4 D.X---Fe2O3 Y---Fe Z---FeCl2 | |
右下图中连线两端的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可以相互反应。下列四组选项中,符合该图要求的是 | |
[ ] | |
① ② ③ ④ A.Ca(OH)2 H2SO4 BaCl2 Na2CO3 B.KCl K2CO3 KOH HCl C.O2 CO CuO C D.Fe AgNO3 Zn HCl | |
下列有三种制取硝酸铜的方案: 方案一:Cu+4HNO3(浓)===Cu(NO3)2+2NO2↑+2H2O 方案二:3Cu+8HNO3(稀)===3Cu(NO3)2+2NO↑+4H2O 方案三:2Cu+O2+4HNO3(稀)===2Cu(NO3)2+2H2O 请你从经济、环保的角度分析考虑,最适宜的一种方案是 (填“方案一”、 “方案二”或“方案三”,你选择此方案而不选择其他方案的理由是 (写两点)。 | |
甲、乙、丙、丁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有如下转化关系(部分生成物已略去)。已知甲为红色单质,乙为黑色粉末,丁为白色沉淀,则图中标号①、②、③所代表的物质(或溶液中的溶质)的化学式依次可能是 | |
下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间在一定条件下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甲在一定条件下可与某种物质反应生成丙。下表四组选项中,符合下图要求的是 | |
[ ] | |
甲 乙 丙 丁 A.BaCl2 CuSO4 NaOH HCl B.O2 CO Fe3O4 C C.Fe CuCl2 Mg HCl D.O2 H2 H2O Mg | |
工业上可以用食盐和石灰石为原料制取纯碱(Na2CO3),生产的关键是在沉淀池中让NaCl、NH3、CO2和H2O尽可能多地转化成NaHCO3(固体沉淀物)和NH4Cl(溶液)。主要生产流程如下: | |
(已知2NH4Cl+Ca(OH)2→CaCl2+2NH3↑+2H2O) ① “煅烧炉”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② 若在化学实验室里分离“设备(I)”中的混合物,用到的操作名称是 。 ③ 在“设备(Ⅱ)”中固体A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属于 反应(填写基本反应类型)。 ④ 对“设备(Ⅱ)”中的母液处理后,除水以外可在本流程中再利用的物质有 (填写化学式)。 ⑤ 请写出一个该生产流程的优点: 。 | |
由C、H、O、Fe四种元素组成的初中常见物质间有如图所示的关系,其中甲、乙、丙是单质,X、Y是化合物。图中“-”表示相连的物质两两之间可以发生反应,“→”表示由某一物质可制得另一物质。以下判断错误的是 | |
[ ] | |
A.甲、乙是非金属单质 B.物质X一定是H2O C.物质Y一定是氧化物 D.甲与丙反应能生成X | |
民族英雄于谦的石灰吟“千锤万凿出深山,烈火焚烧若等闲。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留传至今。请你从化学的视角,找出符合诗句中物质变化顺序正确的选项 | |
[ ] | |
A.CaCO3 ~Ca (OH )2 ~CaO~CaCO3 B.CaCO3~CaO~Ca (OH) 2~CaCO3 C.CaO ~Ca(OH)2~CaCl2~CaCO3 D.Ca(OH)2~CaCO3~CaO~Ca(OH)2 | |
在牙膏和一些药品中,常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填充剂或载体。该轻质碳酸钙粉末的工业生产流程如下。 | |
(1)化学反应还伴随着能量的变化,在第①、②步反应中,存在放热现象的是 (填序号);第②步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 (2)使用轻质碳酸钙粉末作填充剂或载体的牙膏和一些药品有利于人体补钙,老年人缺钙会 。 (3)用石灰乳可制取烧碱,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4)上述工业生产流程最大的优点是 。 | |
下列几组物质中能按照下边关系图进行转化的一组是(→表示反应一步完成) | |
X Y Z A. Fe2O3 Fe FeCl2 B. C CO CO2 C. CaCO3 CaO Ca(OH)2 D. Cu CuO Cu(OH)2 | |
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完成的是 ①Ba(OH)2→NaOH ②CuO→CuSO4 ③HNO3→HCl ④CO2→Na2CO3 | |
[ ] | |
A. ①② B. ②③ C. ③④ D. 只有③ | |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学习了工业“侯氏制碱法”的原理后,知道: NaCl+NH3+CO2+H2O=NaHCO3↓+NH4Cl 。 【提出问题】能否在实验室模拟“侯氏制碱法”中制取NaHCO3的过程呢? 【实验验证】如图是该学习小组进行模拟实验时所用到的部分主要装置。已知浓氨水遇生石灰会产生大量的NH3。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 检验A装置气密性的方法是:塞紧带长颈漏斗的橡胶塞,夹紧弹簧夹后,从漏斗注入一定量的水,使漏斗内的水面高于试管内的水面,停止加水后,若 ,说明装置不漏气。 ⑵ D是连接在装置A与装置C之间的气体净化装置,进气口是 (填a或b),D的作用是除去__________气体。 ⑶ 实验时先向饱和NaCl溶液中通入较多的NH3(溶液显碱性),再通入足量的CO2,其原因是__________。(填写序号) ① 使CO2更易被吸收 ② NH3比CO2更易制取 ③ CO2的密度比NH3大 ⑷ 用____________的方法将生成的NaHCO3晶体从混合物中分离出来。 【得出结论】利用“侯氏制碱法”在实验室可以制取NaHCO3。 | |
作为推行“低碳经济”的重要科技进步,太阳能 光伏发电成为2010年上海世博会的“亮点”。太阳能光伏发电最关键的材料是高纯硅。三氯甲硅烷(SiHCl3)还原法是当前制备高纯硅的主要方法。生产流程示意图如下: | |
(1)三氯甲硅烷(SiHCl3)是由 种元素组成的混合物。 (2)“精馏”也是蒸馏的一种形式。通过蒸馏可把液体混合物分离开,原理是利用混合物各成分的 (填“熔点”或“沸点”)不同。 (3)写出从粗硅到SiHCl3(粗)的化学方程式 。 (4)为了达到绿色化学和资源综合利用的目的,上述生产流程中某些物质可循环使用,这些物质是 (填化学式)。 (5)石英砂的主要成分是SiO2,含有少量Al2O3。若要除去石英砂中少量的杂质,可选用的试剂是 (填化学式)。 | |
已知碱式碳酸铜[Cu2(OH)2CO3]受热易分解、能与酸反应。孔雀石主要含Cu2(OH)2CO3,还含少量Fe、Si的化合物。某学校化学研究小组以孔雀石为原料制备CuSO4·5H2O的流程如下: | |
请回答下列问题: (1)流程中,X的化学式是 ;由溶液B获得CuSO4·5H2O,需要经过加热蒸发、 、过滤等操作。 (2)若通过置换反应由溶液B制备金属铜,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若选用下列物质与氧化铜反应制备铜,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①选用非金属单质 : ②选用氧化物 。 (3)工业上用焦炭在高温电炉中还原SiO2:可得到含有少量杂质的Si和CO,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 该反应类型为 。 | |
下列制取物质的方案中,可以经过一步化学反应实现的是 | |
[ ] | |
A. 用铁和稀硫酸制取硫酸铁 B. 用氧化铜和水制取氢氧化铜 C. 用铜和稀盐酸制取氯化铜 D. 用生石灰和水制取熟石灰 | |
下列各组物质能按照关系图 (→表示反应一步完成)相互转化的是 | |
[ ] | |
X Y Z A. NaOH NaNO3 Na2SO4 B.Ca(OH)2 CaCl2 CaCO3 C.Fe2O3 Fe FeCl2 D. Cu CuO Cu(OH)2 | |
在一定条件下,下列物质间的转化能一步实现的是 ①CH4→C ②S→SO3 ③Cu(OH)2→Cu2O ④Fe2O3→FeCl2 | |
[ ] | |
A.①② B.②④ C.②③ D.①③ | |
甲、乙、丙、丁都是含碳元素的物质,它们之间有如下转化关系:(1)甲+丙→乙(2)乙+O2→丙(3)丁在高温下分解可得到丙。则按甲、乙、丙、丁依次排列的顺序正确的是 | |
[ ] | |
A. C、CO、CO2、CaCO3 B. C、CO2、CO、CaCO3 C. CO、C、CO2、CaCO3 D. CO2、C、CO、CaCO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