所谓“人口迁移”(Population migration),是人口移动的一种形式,是指人口分布在空间位置上的变动。一般指的是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空间移动,这种移动通常涉及人口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永久性或长期性的改变。由于各自研究角度的不同,学术界对人口迁移的概念存在多种界定。联合国《多种语言人口学辞典》给人口迁移下了一个为人们普遍接受的定义,即:“人口在两个地区之间的地理流动或者空间流动,这种流动通常会涉及到永久性居住地由迁出地到迁入地的变化。这种迁移被称为永久性迁移,它不同于其它形式的、不涉及永久性居住地变化的人口移动。”这一概念引申出人口迁移的两个重要属性:
(1)人口迁移的时间属性。即只有那些居住地发生“永久性”变化的运动才能称为人口迁移,而日常通勤活动造成的居住地暂时变动则排除在外。
(2)人口迁移的空间属性。即人口迁移必须迁出原居住地一定距离,一般以跨越行政界线为依据,从而排除了在同一行政区域内改变居住地的人口。
自然环境因素
1.气候,不仅直接影响人的身体,而且影响着一个地区的土壤、植被和水文等,对人类生产和生活有着重要的影响。
2.淡水,的分布及其变化,在很大程度上决定了人类生活、生产的空间格局,从而决定着人类的迁移方向和规模。
3.土壤,是影响农业生产的重要条件。
4.矿产,是资源生产发展,特别是制造业的基础。
社会经济因素
1、经济因素:人口迁移主要的、经常起作用的因素。经济越发展,人口在地区之间的迁移就越受经济条件的制约。
①多数情况下,人口迁移是为了追求更好的经济收入,从而能有更好的生活水平。②宏观上看,经济布局的改变也会造成大量人口的迁移。如我国经济特区的设立,吸引了大量人口的迁入。
2、交通和通信的发展,相对缩小了地区之间的距离,减少了妨碍人口迁移的各种困难,促进了人口的迁移。近几个世纪以来,人类越来越大规模、大范围、大跨度的迁移就与此有关。
3、文化教育事业,的发展改变了人们的生活态度和生活期望,也改变了人们认识外部世界的态度,从而促进了人口的迁移。
4、婚姻和家庭,婚姻是影响青年人口迁移的主要因素;而家庭因素(如实现家庭团聚)则在未成年人和老年人口的迁移中起着重要作用。
政治因素
1、政策,特别是有关人口迁移政策的实施
合理的政策可促进人口迁移合理正常地进行;不合理的政策,或者政策合理但实施政策的措施不合理,就会产生相反的效果。
2、战争,是对人类正常生活环境和秩序的破坏,并常常引起人口迁移。
例如:二战期间,欧洲人口迁移达到3000万人。20世纪末发生在非洲卢旺达、刚果地区的部族战争,欧洲巴尔干半岛地区的冲突等,引起人口迁移的数目同样以数百万计。
3、政治变革,一个国家政治上的变革,政治中心的改变。
环境对人口迁移的影响
采集和狩猎时期:生存发展受环境的直接影响,特别是植物果实和猎物分布 寻找食物
农业文明社会 :农业生产对象主要是土地,土地不可移动性使农业人口相对稳定; 寻找新的土地
工业文明社会:根本上改变了把劳动力束缚在土地上的状况。 工业生产条件的不断变化,工业生产要求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和劳动力及市场之间形成良好的配合。此时人口迁移规模前所未有。
人口迁移对环境的影响
人口迁移对调整人口分布、劳动力盈缺、促进地区文化交流、新资源的开发、经济文化区的建立、民族和种族的融合等都有重要的作用。
1、对迁出地和迁入地的影响
(1)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缓解迁出地人地矛盾,保护生态环境;加强与外界的社会、经济、科技和文化联系;更好的利用土地资源;但也会导致人才外流,劳力短缺。
(2)为迁入地提供了大量的劳动力;促进了商品流通和经济发展;有利于第三产业的发展;但也会增加公共设施的负担和管理难度;对自然和生态环境产生深刻的影响。
人口流动不属于人口迁移,比人口迁移更为普遍和经常,流动的人口不能称为移民。人口流动分为周期流动和往返流动。
在人口统计中,将人口户籍登记地与现居住地不一致且离开户籍登记地半年以上的现象统称为“人户分离”。“人户分离”按分离的空间是否跨越省级辖区可分省际人户分离和省(市)内部跨区(县)、街道、乡(镇)的人户分离。其中,前者称为省际流动人口,是跨越省界的长距离流动,后者称为省(市)内的流动[1] 人口。
定义:由于计划体制下户籍制度的作用,传统意义上的中国人口迁移是指户籍登记地的永久性改变。而事实上,存在大量非户籍登记地或居住地非永久性的改变,这种情况常常被称为人口流动(floating)。
[ ]
[ ]
[ ]
[ ]
[ ]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中国发展门户网2007年3月20日报道,安徽省近年劳务输出逐年增长,其中2006年输出突破1000万人。
材料二:
2005年中国CDP总量和人均GDP
A、地区政策
B、晚婚习俗
C、优美的环境
阅读下列材料,回答问题。 近年来,“民工荒”的惊呼之声占据了媒体的大幅版面。“广东缺100万民工”,“珠三角惊呼民工短缺”。据《南方日报》2005年8月4日报道,广东省和4个市的劳动就业服务中心有关领导都认为广东省劳动力市场仍是供大于求,就业难与个别企业招工难并存,“有人没事干”和“有事没人干”同在;而且表示,广东省的确缺少一些高级管理人员和高级技工,但是从来不缺少普通民工。由于劳动力市场仍然供大于求,许多民工在城里找不到合适的工作,于是纷纷打道回家。“回流”,不是自动离弃造成的荒缺,而是被动淘汰后的黯然退出。只是在他们退出之后,高素质的、能满足现实需求的民工尚未及时补上。社会学家孙立平的“断裂社会”理论。他认为中国目前的社会是一个断裂的社会,断裂的各层处于不同的发展时代,新创造出的工作位置并不会给失业或下岗者提供多少就业的机会。就拿这次“民工荒”来说,在民工和高素质劳动者之间,又形成了断裂,这是一种“知识断裂”。“断裂”的社会,使经济状况悬殊的各阶层无法平等地享有受教育的权利,因此导致“知识断裂”。而“知识断裂”的结果之一,就是民工“回流”,就是“民工荒”的惊呼。“民工荒”是假的,“知识断裂”的残酷现实却是真真切切的。 |
(1)改革开放以来我国人口流动的特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造成现阶段我国人口大规模流动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3)民工的盲目流动给城市带来的问题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4)造成民工“回流”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5)你认为采取怎样的措施才能改变由“知识断裂”而导致的 “民工荒”。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表是我国第五次人口普查时“江苏省某市迁入人口年龄及性别统计表”,据此完成1~2题。 |
1、该市迁入人口的特征有 |
[ ] |
A、以青壮年人口为主 B、老年人口比重高于青少年人口 C、男性人口比重高于女性人口 D、与该市原有人口年龄构成相似 |
2、迁人人口对该市的影响有 |
[ ] |
A、加剧了当地就业紧张局面 B、制约了该市的经济发展 C、促进该市治安的稳定 D、减轻了城市基础设施的压力 |
读下列有关上海外来常住人口信息图,回答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上海以海纳百川的胸怀,吸纳了来自全国各地的各类人才。如今,外来人口已经成为上海常住人口增长的主要来源,对上海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在产生广泛和深远的影响。 图1 上海外来常住人口性别比变化 图2 上海各区县外来常住人口规模和增长变化情况 |
概述图1、图2所反映的上海外来常住人口变化情况,并分折其积极意义。 由图1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由图2可知: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根据材料和右图,结合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国家《纺织工业调整和振兴规划》指出,我国纺织服装工业产业布局不尽合理,80%的生产能力集中在沿海地区。鼓励中西部地区发挥资源优势,承接产业转移,发展纺织服装加工基地。 材料二:《安徽省人口发展“十一五”规划和2020年远景目标》指出,2005年全省外出人员达1000万左右。把人口发展纳入城乡经济、社会规划统筹考虑,利用区域规划引导人口有序流动和合理分布。 安徽省部分人口迁移及承接部分服装加工基地示意图 |
(1)分析图示服装加工基地转移和人口迁移的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据此说明产业转移对安徽省未来人口迁移和城市化的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采人口为主。读表完成1~2题。 |
1、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
[ ] |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
2、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
[ ] |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2005~2010年外来人口流向调查统计图,回答1~2题。 |
1、下列叙述属于城市人口流向郊区的“拉力”的是 |
[ ] |
A、城区房价房租昂贵 B、城郊之间交通改善 C、城区环境质量较差 D、郊区就业机会较多 |
2、该市外来人口流向的变化将会 |
[ ] |
A、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 B、解决城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C、使城市的服务范围缩小 D、使第三产业大量向郊区转移 |
近年来,每年农历新年过后,都会形成农民离乡外出打工大潮。与往年不同的是,2011年春节后,浙江、江苏、广东等传统用工大省出现了“用工荒”。而在湖北、四川等劳务输出大省,当地政府和企业出台了更多的措施“截留”农民工。据此回答1~2题。 |
1、导致“用工荒”出现的主要原因有 |
[ ] |
A、地方政府出台政策限制民工的流动 B、沿海省份对外来务工人员需求量大幅上升 C、沿海劳动密集型产业不能提供相对更好的工资待遇 D、劳务输出省份加工制造业和服务业对民工需求量增大 |
2、关于“用工荒”影响的叙述,正确的是 |
[ ] |
A、成为沿海中低端制造业转移的一大推力 B、导致沿海经济出现整体下滑的趋势 C、促进中西部地区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D、推动中西部地区的社会经济发展 |
我国第六次人口普查(2010年)数据显示,离开户口登记地在居住地居住半年以上的人口为26139万人,比2000年增11700万人;东部沿海地区的人口占全国总人口的比重上升。据此完成1—3题。 |
1、所给材料反映出的现象是 |
[ ] |
A.我国人口流动规模扩大 B.我国中、西部地区人口数量减少 C.我国人口空间分布趋于均匀 D.我国沿海地区人口自然增长率升高 |
2、出现该现象的主要原因是 |
[ ] |
A.中、西部发展政策的吸引 B.人们的生育观念改变 C.地区经济发展水平的差异 D.人均耕地减少 |
3、该现象会 |
[ ] |
A.提高我国环境人口容量 B.提高我国城市化水平 C.加重我国劳动力负担 D.增加我国粮食需求量 |
下表为2002~2007年我国某特大城市郊区年平均人口迁移统计资料,迁入人口以初中学历的外来人口为主。读表完成1—2题。 |
1、上表反映的人口迁移对该市的影响是 |
[ ] |
A.促进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 B.扩大环境人口容量 C.加速土地利用类型的转变 D.加快人口老龄化进程 |
2、为了社会和谐发展,该市郊区最需要增加的职业人员是 |
[ ] |
A.环卫人员 B.中小幼教师 C.工程技术人员 D.建筑设计师 |
下图是我国东部某城市2005~2010年“外来人口流向调查统计图”。读图回答下题。 该市外来人口流向的变化,将会 |
[ ] |
A.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 B.解决城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C.使城市的服务范围缩小 D.使城区的第三产业大量向郊区转移 |
图1和图2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转移的流向(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2,完成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椐表2,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区域经济发展产生什么影响?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图1和图2分别表示2000年中国农村剩余劳动力在产业和空间的转移(占总量比重),读图和表,完成下列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据表分析2000年中国人口跨省流动的空间特征,并说明主要原因。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农村劳动力跨区域流动对迁入地和迁出地经济发展的有益影响分别有哪些?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口问题是大城市发展的主要问题之一。根据以下人口数据、资料回答问题。 (1)读表,上海人口为________增长。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根据表和图中分析,北京人口自然增长率较_______,而实际居住人口快速增长应主要是由_____、________导致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从利、弊两方面,举例说明人口迁移对北京地理环境的影响。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2010年11月1日零时,全国第六次人口普查正式启动,江苏人口普查首日出现“人难逢,门难进”现象。以下是苏州市某普查员所写的调查纪实摘录:“该小区业主多为外来人。上班族,白天上门经常扑空,我们总结了经验,在正式普查时调整了工作时间,晚上5:30后上门登记。”“天平小区尹女士告诉我们,丈夫在上海工作,女儿在外地上学,平时只有节假日才回来和她住在一起”。阅读材料回答1~2题。 |
1.造成上述现象的主要因素有 |
[ ] |
A.自然因素 B.经济因素 C.个人需求 D.国家政策 |
2.苏州市外来常住人口增多,将会 |
[ ] |
A.扩大城市服务范围 B.加重人口老龄化压力 C.加快城市化的进程 D.促进民族融合和文化交流 |
读我国东部某城市2005-2010 年“外来人口流向调查统计图”,回答下题。该市外来人口流向的变化,将会 |
[ ] |
A.促进郊区的城市化进程 B.解决城区的环境污染问题 C.使城市的服务范围缩小 D.使城区的第三产业大量向郊区转移 |
我国从第四次人口普查到第五次人口普查期间,广东省人口增长明显加快,其原因是 |
[ ] |
A.政区变更,香港和澳门的纳入 B.政策优惠,人口的自然增长率提高 C.经济发展,人口死亡率下降 D.人口迁入,人口机械增长加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