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设置的经济特区不是政治特区,也不是“一国两制”下的特别行政区,它仍然是中国共产党领导下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完全行使主权管辖的行政区域,在政治上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在思想文化上坚持社会主义方向。但经济特区在经济活动中享有特殊政策,这些政策主要有:
(1)是以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导的多种经济成分并存的经济结构,外商投资企业所占经济比重可以大于内地;
(2)在国家宏观经济指导下主要采取市场调节手段,充分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
(3)对到经济特区投资的外商提供较多的优惠待遇,企业的所得税率按15%征收,对进出特区的境外客商、外籍人员简化手续,给予方便;
(4)对经济特区政府授予较大经济管理权限。属于中央统一管理的外事、边防、公安、海关、金融、外汇、港口、铁路、邮电等方面的业务,由国家主管部门结合特区实际情况,制订专项管理方法;
(5)国家对特区建设实行特殊政策倾斜,如增加银行信贷资金,新增财政收入、外汇收入全部留用,特区进口基本建设所需的物资免征关税等。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我国把对外开放确定为长期的基本国策,一个全方位、多层次、宽领域的对外开放格局逐步形成。我国对外开放格局的形成,与***的开放理论密不可分。可以说,我国对外开放的每一项重大决策的出台,每一个战略步骤的实施,无不凝聚着***的政治智慧、理论勇气和创新精神。***的开放理论是怎样回答中国为什么要开放这个问题的呢?
(1)根据科技革命和国际政治格局的变化,提出和平与发展是当今世界的两大主题,从世界大势的认识上为中国的开放提供了依据。根据对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以来全球化的特点和发展趋势的分析,***对时代主题进行了重新概括。他指出:“现在世界上真正大的问题,带全球性的战略问题,一个是和平问题,一个是经济问题或发展问题。和平问题是东西问题,经济问题是南北问题。概括起来就是东西南北四个字。”他强调要充分利用有利的国际环境,抓住机遇,扩大开放,加快发展。
(2)根据世界经济全球化的趋势、依据中国历史的经验教训、针对当今中国落后于发达国家的严峻现实,***提出了中国的发展离不开世界的著名论断,为中国的对外开放提供了历史的、现实的依据。新中国成立后,“三十几年的经验教训告诉我们,关起门来搞建设是不行的,发展不起来”。***针对中国发展中的资金不足、技术管理落后的国情,强调在依靠自力更生、艰苦奋斗的同时,积极开展国际合作。
(3)根据世界历史发展中资本主义创造的文明成果的先进性,提出向资本主义学习,大胆吸收它的一切肯定的成就,从思维方式的转变上为中国的开放提供依据。在过去相当长一个时期内,我们对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创造的文明成果采取排斥拒绝的态度,关起门来搞建设,结果严重影响了社会主义经济文化的发展。对此,***指出:“社会主义要赢得与资本主义相比较的优势,就必须大胆吸收和借鉴人类社会创造的一切文明成果。吸收和借鉴当今世界各国包括资本主义发达国家的一切反映现代社会化生产规律的先进经营方式、管理方式。”可以说,向资本主义学习先进的知识和文化,是***开放理论的一个基本观点。
A.中西文化开始交流
B.西方近代工业文明的影响
C.辛亥革命的影响
D.政府政策的引导
客家嗣龙屋 | 客家椭圆楼 | 城堡闸楼 | 东西合鉴式围楼 |
“以中国文法英国字音拼合而成,为上海特别之英语”是19世纪60年代,上海等地在买办、商人中逐渐形成“洋泾浜”英语。下列关于这一现象的认识,正确的是 | |||
[ ] | |||
A.伴随西方资本主义经济的入侵而出现 B.读音不准,阻碍了当时中西文化的交流 C.丰富了汉语词汇,有利于英语的规范学习 D.是中国留学生引入的舶来品 | |||
“民国二十六年的一个黄昏,北平的一座四合院里,一位妇人正在烹制面包和洋葱炒鸡蛋。在准备好晚餐后,她在穿衣镜前,开始端详起丈夫购置的西装。”这段描述中可以体现“中西合璧”风格的是 ①西装 ②穿衣镜 ③面包 ④四合院 | |||
[ ] | |||
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 | |||
中国对外开放的前后顺序是 ①沿海经济开发区 ②沿海开放城市 ③经济特区 ④沿边、沿江地带直至内陆省会城市、地区 | |||
[ ] | |||
A.①②③④ B.③①②④ C.②③①④ D.③②①④ | |||
1984年5月,中共中央、国务院为加快利用外部资金、引进技术的步伐,决定开放14个沿海港口城市。其中,山东的有: ①日照 ② 青岛 ③烟台 ④威海 | |||
[ ] | |||
A.①②③④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 | |||
国际舆论曾评价中国政府“开放整个海岸”是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 |||
[ ] | |||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 |||
2009年10月举办的“奋进的江苏-庆祝建国60周年”图片展,全面展示了6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江苏取得的辉煌成就。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 | |||
[ ] | |||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港口城市 D.经济技术开发区 | |||
国际舆论曾评价新中国某一“开放行动”是建国35年来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一“行动”是指 | |||
[ ] | |||
A.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B.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C.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D.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 |||
国际舆论曾高度评价当代中国的开放举措:“开放整个海岸,意味着实际开放了半个中国”,它是35年来中国政府所“采取的最大胆行动”。这是指 | |||
[ ] | |||
A、开发开放上海浦东 B、创办深圳等四个经济特区 C、开放沿海14个港口城市 D、开放海南岛为经济特区 | |||
2011年3月21日江苏省人民政府主办“江苏之夜”主题晚宴,主题之一是“江苏愿与各国朋友一起,加强全方位、宽领域、多层次友好合作”。国家最早批准江苏对外开放的是 | |||
A.经济特区 B.沿海经济开放区 C.沿海港口城市 D.经济技术开放区 | |||
为实现工业化,近代以来中国人民进行了不懈的努力,回答下列问题: 材料一 一个国家的工业化不是先前工业化国家的足迹(西欧中心主义),而是走它自己的时代的道路。……熊彼特把以纺织工业为主导的英国产业革命结束在1842 年,而把自此至1897年作为”。由于这两个年份恰好是从鸦片战争到甲午战争,……西方拼命地向中国推销纺织品和鸦片,而中国人向西方寻求的却是如当时洋务派所说的”。这些新式产业的出现自然是西方文明冲击的结果,但是,……却不是西方的意思。 | |||
——吴承明《中国近代经济史若干问题思考--沉沦观和近代化》 | |||
材料二 从中国共产党执政的第一天起,应该说就担负起100多年来受到严重阻碍的工业化重任。但是从1953年我国完成战后的经济恢复,转入大规模经济建设以后,资本(包括人力资本)和资源严重缺乏就开始困扰着中国共产党。在这种情况下,中国共产党采取了集中有限资本和资源来加快建设重工业和完整工业体系的发展战略。 | |||
材料三 经过对建国50 多年正反两方面的经验总结和对世界经济发展认识的深化,以2000 年10 月《中共中央关于制定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个五年计划的建议》为标志,中国共产党形成了新型工业化道路的基本思路和方针政策,完成了关于工业化认识上的转变。中共十六大将“新型工业化”道路正式概括为:“坚持以信息化带动工业化,以工业化促进信息化,走出一条科技含量高、经济效益好、资源消耗低、环境污染少、人力资源优势得到充分发挥的新型工业化路子。” 。 | |||
——《中国共产党对转变经济增长方式的认识与实践》 | |||
材料四 海峡西岸经济区,简称“海西”。她以福州、厦门为中心,以闽东南地区为主体,北起浙江温州,南至广东汕头,与珠江三角洲和长江三角洲衔接,依托沿海核心区福州、厦门、泉州、温州、汕头五大中心城市,是一个不同于行政区划的具有地缘经济利益的区域经济共同体。如下图: | |||
海西战略规划图 | |||
(1)依据材料一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中国近代化兴起的时代背景。与西方工业化发展历程相比,这一时期中国工业化发展有何特点?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2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共产党在工业建设方面采取了哪些具体措施?结合材料二、三和所学知识,与20 世纪50 年代相比,20 世纪90 年代以来,中国共产党关于工业化道路的认识有何变化?(不得照抄原文)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
(3 )根据材料四并结合所学知识,分析福州和厦门成为海西建设中心的有利条件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