运用材料解决问题(7分)材料一:进入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灾。1998年8月下旬,上游先后出现2次洪峰,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死亡1320人。材

运用材料解决问题(7分)材料一:进入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灾。1998年8月下旬,上游先后出现2次洪峰,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死亡1320人。材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运用材料解决问题(7分)

材料一:进入80年代以来,长江流域几乎年年发生洪灾。1998年8月下旬,上游先后出现2次洪峰,直接经济损失达上千亿元,死亡1320人。
材料二:洞庭湖的变化图

(1)四处江段,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                (填字母),结合我国地势分析,说明判断理由。(本小题共3分)
(2)材料二说明了什么现象?它与材料一说明的现象有什么关系?(本小题共2分)
(3)试列举几条防治长江洪水的有效措施。(2分)
答案
三、共7分
(1)(3分)A   C    A位于一、二级阶梯交界处,B位于二三级接替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
(2)(2分)湖泊面积缩小(容积下降) 对长江洪水的调蓄作用减弱
(3)(2分)①在上中游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
②在中下游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符合题意即可。
解析
本题主要考查的是长江的相关知识。(1)长江水能资源丰富,分别位于上游地区和阶梯交界处,四处江段,水能资源最丰富的是A和C,理由是A位于一、二级阶梯交界处,B位于二三级接替交界处,落差大,水流急,水能资源丰富;(2)材料二说明了湖泊面积缩小(容积下降),湖泊面积减小,对长江洪水的调蓄作用减弱,使得中下游地区的洪涝灾害变得频繁和损失更严重;(3)防治长江洪水的有效措施主要有①在上中游植树种草、退耕还林还草,退田还湖;②在中下游加固大堤、修建分洪蓄洪工程。
举一反三
长江、黄河都发源于
A.青海省B.四川省C.西藏自治区D.新疆维吾尔自治区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河流中汛期最长的是
A.珠江B.黄河C.长江D.松花江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治理黄河的关键是
A.加固黄河大堤B.引黄淤灌C.防止凌汛D.治理泥沙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万里长江,险在荆江”是因为
A.水土流失严重
B.河道弯曲,水流不畅,泥沙淤积在河床上,形成地上河
C.江面狭窄,水流湍急
D.落差巨大,且江底多暗礁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在下列河流中没有凌汛的是
A.珠江B.黄河C.松花江D.黑龙江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