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甲区域与其他三个区域相比,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A.高寒 B.干旱 C.是我国主要的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甲区域与其他三个区域相比,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A.高寒 B.干旱 C.是我国主要的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来源:同步题
下图为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简图。读图并结合所学知识完成1—2题。

1、甲区域与其他三个区域相比,最突出的自然特征是

[     ]

A.高寒
B.干旱
C.是我国主要的牧区之一
D.热量充足、降水丰沛 2、下列叙述中,属于乙区域特征的是 ①能源矿产丰富 ②有色金属矿产丰富 ③人文旅游资源极为丰富 ④盛产温带水果 ⑤热带作物生产基地

[     ]

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⑤
答案
1、B2、D
举一反三
我国西北地区的农田、村庄和城镇为什么多呈带状或点状分布?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简答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下图是“中国四大区域图”,读图并结合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截止2010年3月,西南五省区市(广西、云南、贵州、四川和重庆)遭受了百年一遇的旱灾,受旱耕地面积大,人畜饮水困难。

(1)西南五省区市中A所在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少数民族最多的省级行政区是_______(填字母)。
(2)图中区域①自然环境的主要特征是_________,该区域的土地利用类型以________为主。区域②是_______地区。
(3)区域③的1月平均气温在______°C以下;区域④的年平均降水量在______毫米以上。
(4)西南五省区市主要处于我国地势的第_____级阶梯,导致本地区遭受百年一遇旱灾的原因之一是季风气候降水具有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一:
西北地区大部分干旱缺水,植被覆盖率低,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脆弱的地区。目前,由于经营粗放,超载放牧和盲目开垦,内蒙古草原已严重退化,沙漠化面积不断扩大。
材料二:
漫画“恶果”

材料三:
2002年3月18日~20日,近10年来最大的一次沙尘暴席卷了我国北方的甘肃、内蒙古、宁夏、山西、陕西、河北、天津和北京等8个省市区的140万平方千米的土地,120多个县的428万亩耕地和3540万亩草地受到了强沙尘暴的影响,受灾人口达1.3亿。
(1)从材料三中可以看出:西北地区是我国生态环境最为________的地区。
(2)我国沙尘暴的主要沙源地是_________地区。
(3)漫画“恶果”反映的主要内容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你认为应如何治理沙尘暴?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2010年4月14日,青海省玉树县发生里氏7.1级地震。读图,回答问题。

(1)青海玉树县位于我国四大地理区域中的____________地区,该地区显著的自然环境特征是____________,农业生产以____________(畜牧业或种植业)为主,该地区代表性的畜种____________有。
(2)玉树地震是由于印度洋板块向____________板块的俯冲挤压,在____________高原内部应力释放造成的。
(3)震后,全国各地救援人员迅速奔赴地震灾区。由于灾区自然环境恶劣,请你从地理角度提醒他们要注意的事项:
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为表示感谢,灾区人民给救援人员送上了由高原特有农作物___________酿造的美酒,并告诉他们,这里的农作物单位面积产量较高,其主要原因是________。(填字母)
A.土壤肥沃B.太阳光照强C.热量充足D.降水丰沛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阅读材料,回答下列问题。
保卫“中华水塔”三江源
    三江源地区地处青藏高原腹地,是长江、黄河、澜沧江三大河流的发源地,三江源地区水资源得天独厚,被誉为“中华水塔”。
    近些年来,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冰川、雪山逐年萎缩,直接影响高原湖泊和湿地的水源补给,众多的湖泊、湿地面积缩小甚至干涸,沼泽地消失,泥炭地干燥并裸露,沼泽低湿草甸植被向中旱生高原植被演变,生态环境已十分脆弱。随着人口的无节制增加和人类无限度的生产经营活动,又大大加速了该地区生态环境恶化。草地大规模的退化与沙化,该地区草地生产力和对土地的保护功能下降,优质牧草逐渐被毒、杂草所取代,一些草地危害动物如鼠类乘虚而入,导致草地载畜量减少,野生动物栖息环境质量减退,栖息地破碎化,生物多样性降低。更为重要的是,随着三江源地区植被与湿地生态系统的破坏,水源涵养能力急剧减退,导致三江中下游广大地区旱涝灾害频繁。
    为了加强对江河源地区的生态保护,2000年国家决定在这里建立全国最大的“三江源自然保护区”。该自然保护区是以保护水环境为主的生态环境保护区,保护对象主要是湖泊湿地、高寒草甸地区、原始森林、高寒灌丛、珍稀野生动物等自然生态系统。
    三江源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总体目标是,通过15年的建设与发展,有效地保护江河源头地区生态环境和自然资源,保护生物多样性,结合保护管理工作,开展科学研究.恢复和治理退化的自然生态系统,恢复水源涵养功能,开发生态旅游资源,增强自然发展的能力,探索自然保护区可持续发展模式,最终将保护区建设成为管理机构健全、基础设施完善、科研监测政策有保障、生态环境得到改善、人民生活水平得到提高、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自然保护区。
“三江源”是指哪三条河流的发源地,该地区生态环境严重恶化表现在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