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部开发是我国为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而实施的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读有关图表回答:(7分)西部地区土地类型构成表草地38.23%林地17.7%耕地7.1%其它3

西部开发是我国为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而实施的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读有关图表回答:(7分)西部地区土地类型构成表草地38.23%林地17.7%耕地7.1%其它3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来源:不详
西部开发是我国为振兴中西部地区经济而实施的一项规模宏大的系统工程。读有关图表回答:(7分)
西部地区土地类型构成表
草地
38.23%
林地
17.7%
耕地
7.1%
其它
36.97%

(1)内蒙古自治区从西向东干湿地区的变化依次是干旱区、_____区和半湿润区,这表明该地区的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_______。
(2)我国西部地区的土地类型以_____为主,应发展_______业为主,分布着我国四大牧区,图中A为_____牧区,该区域内的牧场类型属于:(   )
A.温带草原牧场  B.山地牧场   C.高寒牧场
(3)我国主要畜牧业区和主要种植业区的分界线是 ____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答案

(1)半干旱 增加
(2)草地   畜牧业  新疆   B
(3)400
解析

试题分析:
(1)内蒙古自治区从西向东干湿地区的变化依次是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这表明该地区的年降水量自西向东逐渐增加。
(2)西部地区各土地类型中,占比重最大的是 草地,该土地类型有利于发展畜牧业;四大牧区中A为新疆牧区,新疆牧区位于我国的西北地区,草场主要分布在山麓,所以为山地牧场。
(3)我国主要畜牧业区和主要种植业区的分界线是400毫米年等降水量线。
点评:此题综合考查了干湿地区、土地类型等。我国干湿区的变化是根据降水量与蒸发量对比关系划分的,所以内蒙古自治区从西向东干湿地区的变化依次是干旱区、半干旱区和半湿润区。我国四大牧区的牧场分布于畜种也存在很大差异。
举一反三
读下图 “我国四大地理区域图”,完成下列要求。(8分)

(1)2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分布在图中_______(填字母)区域,50元人民币上的景观,分布在图中_________(填字母)区域;
(2)图中B是我国的______________地区,该区域内的耕地类型属于_________________;
(3)C区域主要的自然特征是_____________,造成A、D区域自然特征差异的主要原因是__________因素;
(4)图中A、B区域的分界线是__________一线。
(5)图中A区域内农作物熟制一般是:(    )
A.一年一熟    B.一年两熟或两年三熟  C.一年两熟    D.一年两熟到三熟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目前,全球荒漠化土地面积有3600万平方千米,占全球陆地面积的1/4。”读“中国荒漠化土地现状图”,完成小题。

小题1:我国荒漠化土地面积最大的省级行政区是
A.新疆B.内蒙古
C.西藏D.宁夏
小题2:全球荒漠化扩大的人为原因主要是     
A.全球降水量减少
B.环境污染不断加剧
C.过度垦殖、过度放牧
D.农民进城、土地抛荒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面属于在河南省分布的世界自然、文化遗产是
A.秦始皇陵及兵马俑坑B.龙门石窟、安阳殷墟
C.云冈石窟D.泰山和曲阜孔庙、孔府、孔林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下列关于文化资源的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A.不同地区所变现的文化类型差异,主要受政治环境和气候的影响
B.南方和北方饮食、各地服饰能反映出彼此文化的差异
C.旅游是人们文化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
D.我国的旅游资源不仅供国内人们休闲,也吸引了大批国外游客

题型:单选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读图“我国四大地理区域略图”,回答问题。(每空1分,共12分)

⑴区域C和区域D的分界线大致是______(山脉)—______(河流)一线。
⑵甲与乙比, 冬季气温较低的是______地,甲与丙比, 年降水量较少的是______地。
⑶下列项目中属于区域A的是______。(填代号)
①赏冰灯      ②赛龙舟    ③献哈达      ④那达慕大会
(4)你所在学校属        (四大地理区域),该地区的主要粮食作物是            
(5)西北地区深居内陆,距海远;主要的自然特征是            。该区            (动物)被称为”沙漠之舟”;新疆有一种古老的引水工程叫              
(6) 青藏地区最显著的自然特征是        。这座雪域高原上建有世界海拔最高、经过冻土最长的        铁路。
题型:综合题难度:一般|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