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下图为沿东、西经90度附近南极洲地形剖面图),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下图为沿东、西经90度附近南极洲地形剖面图),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我国第一个南极内陆科学考察站同时也是我国第三个南极科考站昆仑站(下图为沿东、西经90度附近南极洲地形剖面图),于2009年1月27日在南极内陆冰盖的最高点冰穹地区胜利建成。这是我国首次把科考站推进到南极内陆。读图回答小题。

小题1:依图判断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文森山位于南极点西方
B.南极大陆冰层覆盖均匀
C.大陆基底地形起伏大,海拔高
D.和平站濒临印度洋
小题2: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
A.极夜长,空气稀薄
B.海拔高,气温低
C.暴风雪,纬度高
D.全天空,观测广

答案

小题1:D
小题2:A
解析

试题分析:
小题1:南极点是地球的最南方,从南极点看各个方向都为北方;根据图示:南极大陆冰盖厚度不均匀;大陆基底海拔低;根据图中的经度77°21′,和平站濒临印度洋。所以本题选择D选项。
小题2:南极冰穹海拔高,纬度高,在南极内陆冰盖最高点的昆仑站进行天文观测的优势是极夜时间长,大气稀薄。所以本题选择A选项。
点评:我国在南极地区的考察站有长城站(在南极圈以北)、中山站、昆仑站;企鹅是南极地区的代表动物;南极地区是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地区,多以冰川形式存在;南极地区的气候特点是酷寒、多狂风,降水稀少。
举一反三
2011年11月3日,中国南极科考队踏上了中国第28次南极科考征程,并于2012年4月8日凯旋归来。结合材料回答题。
小题1:科考队在南极考察时,可遇到的动物是(  )

小题2:科考队在南极考察期间的1月份,我国所处的季节是( )
A.春季B.夏季C.秋季D.冬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世界上淡水资源最丰富的大洲是
A.北美洲B.大洋洲
C.南极洲D.亚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中国第27次南极科学考察队于2012年12月5日顺利抵达南极中山站。我国科学考察队去南极考察一般在11—12月抵达南极洲,主要原因是(   )
A.此时正是南极极夜时期,风雪小
B.此时南极冰雪大量消融
C.11月到次年3月为南极的暖季
D.此时为南极的雨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读南极洲图,回答下列问题。

(1)图中地球自转方向是 ________ 时针运动(顺、逆).
(2)我国在南极内陆新建的科学考察站是图中的 ________站.
(3)图中字母代表的大洋:A________ 洋,B________ 洋.
(4)南极洲的代表动物是 ________.
(5)当我们放暑假时,南极地区出现的是 ________现象(极昼或极夜).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到南极地区科学考察的最好时期是      
A.5-9月B.6-9月
C.7-12月D.11月-次年3月

题型:单选题难度:简单|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