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的化学变化物质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通常分为两大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1)化学变化区别于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物质的化学变化 物质世界时时刻刻都在发生着变化。自然界中物质的变化通常分为两大类,即物理变化和化学变化。 (1)化学变化区别于物理变化的本质特征是 ; (2)化学变化是有条件的,并且是可以控制的。人们在科学实验和日常生活中就有许多控制化学变化的事例。请参照举例,从化学角度说明下列事例中人们是控制化学变化的原理。
编号
| 事例
| 原理
| 举例
| 厨房中油锅着火,用锅盖盖灭
| 隔绝空气,使燃烧反应停止
| 事例1
| 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加入二氧化锰
|
| 事例2
| 易变质的食品采用真空包装,可以延长保质期
|
| 事例3
| 夏天,为防止食物变质,放在冰箱中
|
| 事例4
| 用鼓风机向煤炉中吹入空气,可以使炉火更旺
|
|
|
答案
(1)有新物质的生成(2)加入催化剂,改变化学反应速率(2分) 隔绝氧气,防止食物氧化 (2分) 温度低,物质氧化速度变慢(2分) 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旺 (2分) |
解析
试题分析:(1)化学变化是指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物理变化是指没有新物质生成的变化,化学变化和物理变化的本质区别是是否有新物质生成。 (2)事例1:由于二氧化锰可做过氧化氢分解的催化剂,故实验室用过氧化氢制氧气时需要加入二氧化锰,以加快反应的速率; 事例2:食品在与氧气和水接触时,容易变质,故为防止食品与氧气(或空气)接触而腐败变质,常需要采用真空包装食品; 事例3:夏天,食品在适宜的温度下,更容易被氧化,而在较低温度下,物质氧化的速度会变慢,更有利于食品的保存,所以为防止食物变质,要放在冰箱中; 事例4:根据燃烧的条件可知,可燃物的燃烧,与氧气的浓度有关,且氧气的浓度越大,燃烧越旺,故用鼓风机向煤炉中吹入空气,可以使炉火更旺。 点评:本题难度不大,主要考查的是一些化学基本原理,这就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过程中要注意对基础知识的积累与巩固。 |
举一反三
物质的用途与性质密切相关,下列因果关系不成立的是A.因为镁燃烧能产生耀眼白光,所以可用于制作照明弹 | B.因为熟石灰能和酸发生反应,所以可用熟石灰改良酸性土壤 | C.铁制品表面涂“银粉”(铝粉)防生锈,是由于铝的化学性质比铁活泼 | D.因为甲醛能使蛋白质变性,起到防腐作用,所以甲醛水溶液可用于浸泡水产品 |
|
对化石燃料的综合利用是目前研究的热点问题之一。 (1)三大化石燃料指的是煤、 和天然气。 (2)煤的气化是一种重要的煤炭资源综合利用技术,其过程如图I所示。合成气中的物质A和B在一定条件下反应可生成物质C和D,其微观过程如图II所示
图I 图II ①气化炉中主要发生了 (填“物理”或“化学”)变化。 ②A、B、C、D四种物质中,属于氧化物的是 (填字母序号)。 ③物质C不仅是一种清洁燃料,也是重要的化工原料。写出物质C燃烧的化学方程式: 。 ④在反应A + B C + D中,B和C的质量比为 。 |
现实验室里几种物品在互相谈论着,你认为它们的叙述中属于化学变化的是( )A.试管:同学们不爱惜我,我被摔碎了 | B.生石灰:把我扔在水中好难受啊 | C.灯泡:我通电后发光了,给学生带来光明 | D.石蜡:温度一升高,我就熔化了 |
|
将有机物R和氧气置于一个完全封闭的容器中引燃,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下表。
物质
| R
| 氧气
| 二氧化碳
| 水
| 反应前质量/ g
| 2.3
| 10.0
| 0
| 0
| 反应后质量/ g
| 0
| 5.2
| 4.4
| Y
|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 A.Y的值为3.1 B.R的化学式为C2H6 C.该反应中CO2与H2O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2∶3 D.该反应属于分解反应 |
密闭容器内有a、b、c、d四种物质,在一定条件下充分反应,测得反应前后各物质的质量如右表所示。则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物质
| a
| b
| c
| d
| 反应前质量/g
| 6.4
| 3.2
| 4.0
| 0.5
| 反应后质量/g
| x
| 2.4
| 7.2
| 0.5
| A.d可能是催化剂 B.表中x为4.0 C.c中元素的种类一定等于a、b两种物质中元素的种类之和 D.若a与b的相对分子质量之比为3︰2,则反应中a与b的化学计量数之比为1︰2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