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取1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

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取1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为测定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某学习小组进行了如下实验探究,取10g石灰石样品放入烧杯中,加入稀盐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石灰石中的杂质不溶于水,也不反应),并绘制了加入稀盐酸的质量与放出气体质量的坐标图(见图).

(1)碳酸钙完全反应用去稀盐酸的质量为    g.
(2)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3)当盐酸和石灰石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多少?(规范写出计算过程)
答案
(1)84.32;
(2)80%;
(3)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10%.
解析

试题分析:(1)图象的转折点是二者恰好反应的点,观察图象可知此时用去稀盐酸的质量为84.32g;
(2)据图象可知:该样品最多与盐酸反应生成二氧化碳3.52g;
设碳酸钙的质量为x,生成的氯化钙质量为y
CaCO3+2HCl═CaCl2+H2O+CO2
100        111        44
x         y         3.52g
=    x=8g
=    y=8.88g         
该石灰石样品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100%=80%
(3)反应后氯化钙溶液的质量为:84.32g+10g﹣3.52g﹣(10g﹣8g)=88.8g
所得溶液中溶质质量分数是:×100%=10%
点评:本题是一道关于图象的题目,解答时注意分析图象的起点、转折点和终点及变化趋势,尤其是转折点通常是化学反应恰好完成的点;求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的质量分数是初中化学计算的一个重点和难点,计算反应后溶液的质量的方法一般是:反应后溶液的质量=反应前各组份的质量之和﹣气体的质量﹣沉淀(或杂质)的质量.
举一反三
将8.0g氢氧化钠完全溶于水形成溶液,向其中加入一定质量的硫酸铜溶液,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混合物总质量为109.8g(铜的相对原子质量为64).计算:
(1)反应产生沉淀的质量.
(2)反应后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盐水选种是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发明的一种巧妙的挑选种子的方法.农业生产上常用质量分数15%——20%的氯化钠溶液来选种.为了测定某氯化钠溶液是否符合要求,取该溶液70g,加入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AgNO3溶液100g,恰好完全反应【已知:氯化钠溶液和硝酸银溶液反应生成氯化银(AgCl)沉淀和硝酸钠】.过滤分离出沉淀的质量为28.7g.
(1)反应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g.
(2)通过计算确定该氯化钠溶液是否符合选种要求?(计算结果精确到0.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振衡中学举行校庆庆典活动,需要90L氢气填充气球,化学课外活动小组用锌与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制取这些气体.已知氢气的密度为.试求:
(1)消耗溶质的质量分数为20%的稀硫酸的质量为多少?
(2)足量的锌与(1)中所求质量的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多少?(结果精确到0.1%)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取10锌粉和铜粉的混合物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分四次加入等质量的同种稀硫酸,实验过程中得到如下数据.
(1)写出实验过程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混合物中铜粉的质量是      
(3)计算所用稀硫酸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保留计算过程)
 
第1次
第2次
第3次
第4次
加入稀硫酸的质量
20g
20g
20g
20g
剩余固体的质量
8.7g
7.4g
6.1g
5.5g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将Na2CO3和NaCl固体混合物22.3g放入烧杯中,加入182.1g稀盐酸恰好完全反应.待没有气泡溢出后,称量烧杯中剩余物质总质量为200g.请计算:
(1)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是_________
(2)求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是多少?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