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3年6月4日××晚报报道:位于某市内流河旁,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大半个河道…” 【材料二】某年我国西南地区遇到了百年罕见的

【材料一】2013年6月4日××晚报报道:位于某市内流河旁,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大半个河道…” 【材料二】某年我国西南地区遇到了百年罕见的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材料一】2013年6月4日××晚报报道:位于某市内流河旁,已被建筑垃圾、生活垃圾、牛奶包装盒等挤占了大半个河道…”
【材料二】某年我国西南地区遇到了百年罕见的干旱,给当地居民带来极大的生活困难,造成巨大的经济损失。警钟已经敲响,合理开发和利用水资源刻不容缓,节约用水、爱护水是每个公民应尽的责任和义务。
(1)采用        操作可以除去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
(2)自然界的水常常遭到人为污染。如使用含磷洗衣粉的生活污水会造成水中藻类大量繁殖,使水质恶化。这里的“磷”是指            (填序号)。
①元素   ②原子   ③离子   ④分子
(3)①在我国的北方农业和园林浇灌改漫灌为喷灌、滴灌;②加强工业废水的排放监控,坚持达标排放;③合理使用农药、化肥,以减少水体污染;④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以上做法中错误的是     (填序号)。
(4)面临淡水资源的短缺,化学老师唐××倡议“一水多用”。请你举出生活中的一项具体措施                                        
答案
(1)过滤,(2)①,(3)④,(4)洗菜的水用来拖地等。
解析
(1)污水中的碎菜叶、碎塑料薄膜、泥沙等属于不溶性杂质,可用过滤除掉,故答案为:过滤.
(2)宏观上物质由元素组成,微观上物质由分子等微粒构成,含磷洗衣粉,这里是指宏观物质,因此这里的磷指磷元素;故选①;
(3)我国北方属于缺水地区,用滴灌、喷灌技术可以节水,①正确;工业废水中杂质很多而且复杂甚至有毒,因此对工业废水排放要加强监控,当净化达标后方可排放,②正确;农业为了增产,常使用农药和化肥,如果使用过多,就会流失到河流里,对天然水体造成污染,因此要合理使用农药和化肥,③正确;活性炭具有吸附性,能吸附有色、有异味的物质,但不能使硬水软化,所以“将活性炭放入硬水中使其软化”是错误的,故选 ④;
(4)“一水多用”就是提高水的使用次数,属于节约用水的方法,方法多种多样,在日常生活里经常见到,如洗菜水浇花,洗衣水拖地板等.
举一反三
学习化学后,同学们认识到,并不是清澈透明的水都能作为饮用水,对于硬度较大、酸性或碱性偏强的水均不宜作为饮用水。请回答下列问题:
(1)检测地下水的酸碱度,可使用___________。
A.紫色石蕊试液           B.无色酚酞试液          C.pH试纸
(2)现有两瓶无色液体,分别为硬水和蒸馏水,可用_____________(填试剂或方法)将它们区分开来。
(3)烧煮硬水后,水壶内壁会附着一层水垢,水垢加入盐酸后产生气体。将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观察到的现象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水是生命之源,请回答下列问题:
(1)水由                组成,由               构成。
(2)饮用水的质量关系人的健康。生活中常采用        的方法降低饮用水的硬度。除去饮用水的异味可采用的物质是          ,测定饮用水的酸碱度,可使用             。高铁酸钾(K2FeO4)是一种“绿色”环保高效净水剂,可由如下反应制得:Fe2O3 + 3X + 4KOH=2K2FeO4 + 3KNO2 + 2H2O,则X的化学式为          ,K2FeO4中Fe的化合价为             
(3)水是常用的溶剂,将下列物质分别加入水中,充分搅拌后,不能形成溶液的是( )
A.白糖B.白醋C.白酒D.麻油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加入肥皂后,泡沫很多的水是硬水
B.用甲醛浸泡过的海产品食用是安全的
C.在铁制品表面涂油漆可防锈
D.铵盐与草木灰混合施用可以提高肥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面化学知识应用示例错误的是(   )
A.蒸发结晶——海水晒盐
B.乳化原理——用洗洁精洗涤油腻的餐具
C.防火灭火——身上衣服着火,迎风快跑
D.元素对人体健康的重要作用——食用加碘盐预防甲状腺疾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净化水的方法有:①过滤②加明矾吸附沉降③蒸馏④消毒***菌。要将混有泥沙的天然水净化成生活用的自来水,应选用的方法和顺序为
A.①②③④B.②④①③C.①③④D.②①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