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古代,人类用钻木取火,从现代化学观点看是因为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______.

在古代,人类用钻木取火,从现代化学观点看是因为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在古代,人类用钻木取火,从现代化学观点看是因为木头内能增大,温度升高.______.
答案
人类用钻木的方法取火,从现代化学观点看是因为钻木头时,木头克服摩擦力做功,内能增大,温度升高,当温度达到木头的着火点时,木头就燃烧起来.故填:√.
举一反三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所有的爆炸都属于化学变化
B.温度达到可燃物的着火点就一定会燃烧
C.在有易燃易爆物的工作场所,严禁穿化纤类衣服
D.只要是不能燃烧和不能支持燃烧的气体都可以灭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09年,在成都市公交车燃烧事故的原因调查中,多项证据显示,有人携带汽油上车.
(1)当空气中悬浮着一定量的汽油时,一个小火星就足以使其燃烧,这说明汽油的着火点较______(选填“高”或“低”);汽油主要成分的化学式为C8H18,完全燃烧时生成二氧化碳和水,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
(2)乘坐汽车、火车等公共交通工具时,下列物品禁止携带的是______(填序号,可多选,下同).
A.鞭炮        B.瓶装饮料        C.书刊杂志       D.酒精
(3)这次事故引发了人们对公共交通消防安全问题的讨论,下列观点合理的是______.
A.公交车上要配备消防器材          B.公交车上坐椅用阻燃材料制成          C.对司乘人员进行消防安全知识培训.
题型:沐川县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右图是一块蜂窝煤的示意图.在蜂窝煤中,煤块中间部分制成很多小孔,便于煤的燃烧,其原理是(  )
魔方格
A.降低煤的着火点B.利于产生的热量散发
C.增大与氧气的接触面积D.防止煤燃烧发生爆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推理是化学学习中常用的思维方法,下列有关物质的推理中正确 的是(  )
A.酸能使石蕊试液变红,CO2也能使石蕊试液变红,所以CO2是酸
B.NaCl和NaNO2都是有咸味的盐,故可以用NaNO2代替作食用盐
C.燃烧一般都伴随发光、发热现象,所以有发光、发热现象的就是燃烧
D.水和过氧化氢分子构成不同,所以化学性质不同
题型:东莞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炉火用扇子扇,越烧越旺而蜡烛火焰却一扇就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