化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1)为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须做 ______试验;(2) 为延长食品保质期,有些食品袋内放有一包“双吸剂”(主要成分是

化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1)为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须做 ______试验;(2) 为延长食品保质期,有些食品袋内放有一包“双吸剂”(主要成分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化学知识与生活密切相关:
(1)为保证人身安全,进入久未开启的菜窖前,须做 ______试验;
(2) 为延长食品保质期,有些食品袋内放有一包“双吸剂”(主要成分是活性铁粉),这里“双吸剂”所吸收的物质指的是 ______和 ______.
(3)健康人的体液pH必须维持在一定范围内.如果体液pH超越正常范围,就会导致某些疾病的产生.胃液的pH ______7(选填“<”、“>”或“=”).人体内的二氧化碳排出不畅时,会导致血液pH ______(选填“升高”或“降低”).
(4)自来水中含有少量的Ca(HCO32和MgSO4等可溶性盐.烧开水的壶中会出现水垢的原因之一就是其中的Ca(HCO32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难溶的CaCO3、一种液态物质和一种常见气体.请写出Ca(HCO32受热分解的化学方程式:______;实验室若用自来水配制Ba(OH)2溶液,可能出现的现象是 ______,造成这种现象的原因是 ______(请用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表示):
答案
(1)久未开启的菜窖中聚集有大量的二氧化碳不供给呼吸,做一个灯火实验可检测出二氧化碳的含量,多了就不能下去;
(2)用铁来做双吸剂主要利用铁生锈需要氧气和水分,所以吸收氧气和水分;
(3)胃液的主要成分是盐酸,所以PH值小于7,二氧化碳排出不畅会与水反应生成碳酸,故血液的PH值降低;
(4)写方程式要明白反应物和生成物:由Ca(HCO32发生了分解反应,生成了难溶的CaCO3、一种液态物质和一种常见气体,可知反应物为Ca(HCO32生成物有CaCO3,一种液态物质是水,气体就是二氧化碳了.用自来水配制Ba(OH)2溶液,自来水中含有的MgSO4会与氢氧化钡反应生成白色沉淀.
故答案为:(1)灯火(或检验二氧化碳的含量)(2)氧气;水;(3)<;降低;(4)Ca(HCO32≜CaCO3↓+CO2↑+H2O;白色浑浊;Ba(OH)2+MgSO4=Mg(OH)2↓+BaSO4↓.
举一反三
2005年5月l 9日,承德暖尔河再次发生瓦斯爆炸特大事故.瓦斯已成为导致我国煤矿特大恶性事故的“头号杀”
(1)瓦斯存在于煤层及周围岩层中,是井下有害气体的总称.瓦斯属于______(选填“纯净物”或“混合物”,瓦斯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瓦斯爆炸会产生高温、高压和冲击波,并放出有毒气体.产生有毒气体的化学方程式可能是______.
(2)当发生瓦斯爆炸时,下列自救措施不当的是______(填字母序号).
A.站在原地不动;B.背对爆炸地点迅速卧倒;C.若眼前有水,应俯卧或侧卧于水中,并用湿毛巾捂住口鼻;D.选择合适通道迅速逃生;
(3)瓦斯爆炸后,为L防止二次爆炸,应采取的措施是______、______(答两条).
(4)煤矿瓦斯爆炸有三个必须条件--瓦斯浓度达到爆炸限度、______和足够的______,对任何一个条件的有效控制都可避免瓦斯爆炸.据此,我国安全监管部门提出了“先抽后采、监测监控、以风定产“三项措施.请对其中的任意一项措施进行解释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为某实验小组记录的不同体积的H2和空气混合气体点燃时的实验现象.
题型:衢州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H2体积
分数%
9080706050403020104
空气体
积分数%
10203040506070809096
点燃现象安静
燃烧
安静燃烧弱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强爆炸弱爆炸不燃烧
不爆炸
对下列诗句所描述的现象中包含化学内容的解释,你认为错误的是(  )
A.唐代李白诗句“风吹柳花满店香”--这是生活中常见的一种分子扩散运动
B.唐张九龄诗句“松叶堪为酒,春米酿几多?”--清香的美酒来自于粮食缓慢氧化
C.成语“百炼成钢”--通过反复锤炼,减少铁合金中碳元素的含量
D.成语“火烧赤壁”--从物质变化的角度分析,主要体现物理变化
当汽车油箱泄露时,采取的应急措施首先是(  )
A.亮灯查找泄露源
B.打开车窗,严禁一切火种
C.洒水吸收汽油
D.报警说明情况
下列各组气体混合物遇到明火可能发生爆炸的是(  )
①CH4和O2 ②CO和O2 ③CO2和O2 ④H2和O2 ⑤CH4和CO2 ⑥CO2和CO.
A.①②③⑥B.①④⑤C.②⑤⑥D.①②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