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污染与燃料使用有关,改良燃料使用方法,意义重大.(1)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居民冬季燃煤常发生煤气中毒,其原因是______.(2)到20世纪70年

空气污染与燃料使用有关,改良燃料使用方法,意义重大.(1)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居民冬季燃煤常发生煤气中毒,其原因是______.(2)到20世纪70年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空气污染与燃料使用有关,改良燃料使用方法,意义重大.
(1)20世纪60年代以前,我国城市居民冬季燃煤常发生煤气中毒,其原因是______.
(2)到20世纪70年代,“蜂窝煤”取代“煤球”,请用所学化学知识说明这种变化的好处:______.
(3)到了20世纪80至90年代,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取代了“蜂窝煤”,请说出使用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的注意点:______.
(4)随着“西气东输”的全线贯通,许多家庭用上了天然气.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______(填写化学式),其燃烧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天然气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在管道内注满氮气,这样做的目的是______
天然气本身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但在使用时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其作用是______.
答案
(1)冬季经常发生煤气中毒的原因可能是煤中的碳不充分燃烧生成了有毒的一氧化碳;
(2)将“蜂窝煤”取代“煤球”增大了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从而促进了煤的燃烧;
(3)使用液化石油气和管道煤气时,由于它们都具有可燃性,泄露可能会引起爆炸,故要防止漏气等.
(4)天然气的主要成分是甲烷.甲烷与空气混合达到一定程度时遇明火会发生爆炸,所以天然气在第一次通过管道输送到用户时,必须将管道内注满氮气.天然气本身是一种无色、无味的气体,泄漏时难于察觉.使用时常在天然气中加入少量有特殊气味的乙硫醇,其作用是便于人们及时发现天然气泄露.
故答案为:(1)煤不完全燃烧产生剧毒的一氧化碳,常引起人中毒;
(2)增大煤与氧气的接触面积,使煤燃烧更充分;
(3)防止漏气等;
(4)CH4;CH4+2O2
 点燃 
.
 
CO2+2H20;排尽管道里的空气,防止甲烷气体与空气混合点火时引起爆炸;提醒人们及早发现天然气泄漏,防止爆炸事故发生.
举一反三
5月12日为全国“防灾减灾日”.下列有关防灾减灾说法错误的是(  )
A.煤矿矿井内严禁烟火
B.地震发生时,尽量选择往室内躲避
C.通过人工降雨缓解旱情
D.保护植被、植树造林,能减缓沙尘暴的发生
题型:宁波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物质在密闭容器内混合遇明火可能发爆炸的是(  )
A.氮气和氧气B.氢气和天然气
C.氢气和二氧化碳D.一氧化碳和氧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类推结论正确的是(  )
A.原子在化学变化中不能再分,则分子在化学变化中也不能再分
B.点燃H2与O2混合气体可能爆炸,则点燃CH4与O2的混合气体也可能爆炸
C.酸溶液的pH小于7,pH小于7的溶液一定是酸的溶液
D.离子是带电荷的粒子,所以带电荷的粒子一定是离子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叙述中不正确的是(  )
A.活性炭具有很强的吸附能力,能吸附水中的杂质,所以可用活性炭净水
B.混合物中也可能只含有一种元素
C.为了防止铁制菜刀生锈,可将切完菜的刀用水冲洗干净
D.燃烧、缓慢氧化和自燃的相同点是都属于氧化反应并有热量放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不属于缓慢氧化的是(  )
A.铁生锈B.酿酒C.食物腐烂D.蜡烛燃烧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