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请完成下列各题:(1)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有      (填序号),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2)车轮的钢圈

如图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请完成下列各题:(1)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有      (填序号),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2)车轮的钢圈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是人们经常使用的交通工具--自行车,请完成下列各题:

(1)由金属材料制成的有      (填序号),属于合成材料的是      (填序号).
(2)车轮的钢圈在潮湿的空气中会生锈,生锈实质上是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空气中的水和         发生了缓慢氧化而造成的;用稀硫酸除铁锈的原理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利用铁生锈的原理在食品工业上还有应用.“纳米α-Fe粉”,可以用于食品保鲜,称之为“双吸剂”,它能够吸收空气中的水分和氧气.若用化学方法检验使用一段时间后的“双吸剂”是否完全失效,写出鉴别过程                   
(4)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后,轮胎内空气分子间的距离       (填“大于”、“小于”、或“等于”)空气中分子之间的距离.
答案
(1)C   ABDE    (2)氧气,Fe2O3+3H2SO4=Fe2(SO43+3H2O
(3)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则完全失效.   (4)小于.
解析
(1)车把、链条属于金属材料.故答案为:C.
座包、轮胎、反光器等物质属于合成材料.故答案为:ABDE
(2)生锈是由于钢铁与空气中的水及氧气共同作用导致的,车轮的钢圈采用电镀或者镀上一层难生锈的金属的方法防止钢铁生锈.铁锈的主要成分是氧化铁,能与硫酸反应.
故填:铁与空气中的氧气及水蒸气发生化学反应;Fe2O3+3H2SO4=Fe2(SO43+3H2O
(3)铁粉完全氧化后与酸反应不会生成氢气.
故答案为:加稀盐酸,无气泡生成则完全失效.
(4)用打气筒给轮胎打气后,采用单位体积中气体更多了,分子间隔一定变小,故轮胎内粒子间距离小于空气中粒子间距离.故答案为:小于.
举一反三
已知X、Y、Z三种金属能发生下列反应:X + H2SO4 ="=" XSO4 + H2↑;Y + Z(NO3)2 ="=" Y(NO3)2 + Z;Z + X(NO3)2 ="=" Z(NO3)2 + X。则X、Y、Z三种金属与氢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
A.X>H>Y>ZB.X>H>Z>Y  C.Z>Y>X>HD.Y>Z>X>H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反应中不属于置换反应的是(   )
A.一氧化碳和氧化铁反应得到铁B.铁与稀硫酸反应得到氢气
C.氢气与氧化铜反应得到铜D.铜与硝酸银溶液反应得到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回答下列问题。
⑴铁在食品防腐上有重要的作用。为防止月饼变质,常在内包装中放入一小包防腐剂,其主要成分是铁粉。铁粉的作用是                                 
⑵将锌粉加入到由AgNO3和Cu(NO3)2组成的一定质量的混合溶液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向滤渣中加入稀盐酸发现有气体逸出,则滤渣的组成为__________________,滤液中的溶质是___________________。
⑶用如图所示装置进行下列实验,

向“人”字型管的甲、乙两端分别装入适量表中所示物质,并进行相应操作,填写下表。
甲中的物质
乙中的物质
操  作
现  象
饱和石灰水
浓硫酸
盖上塞子,较长时间后
                 
碳酸钠溶液
盖上塞子,倾斜装置,使乙中液体流入甲中
                 
少量碳酸钙固体
向乙中滴入少量稀盐酸后盖上塞子
                 
底部有少量KNO3固体的KNO3溶液
将甲、乙两端同时放入热水中
                 
⑤甲中
          
乙中
           
倾斜装置,使乙中液体流入甲中
甲中有无色气泡产生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阳阳同学做了一个趣味实验,他把气球中的镁屑加入到盛有稀盐酸的锥形瓶中,整个实验过程如图所示(实验装置的气密性良好)。他关于本实验的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时,有气体放出
B.本实验能说明与稀盐酸反应时,镁屑比镁条更快
C.本实验能说明镁与稀盐酸反应有热量放出
D.本实验能说明温度降低时,分子间间隔变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现有甲、乙、丙三种金属,将甲、乙两种金属分别放入硫酸铜溶液中,甲表面有红色固体析出,乙没有明显现象;将甲、丙分别与相同的稀硫酸反应,甲比丙反应慢。下列金属活动顺序的排列正确的是                                
A.丙>甲>乙B.甲>乙>丙C.乙>甲>丙D.丙>乙>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