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要使t2℃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B.要使t2℃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由图示判断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a的溶解度大于b的溶解度
B.要使t2℃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可采用降低温度
C.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析出的晶体质量是a>b
D.t1℃时,60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50g

答案
D
解析

试题分析:曲线的意义:1、表示某物质在不同温度下的溶解度或溶解度随温度变化的情况(判断结晶的方法:若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如KNO3,采用降温结晶,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很小;如NaCl,采用蒸发结晶),2、曲线上的每一点表示溶质在某温度下的溶解度,溶液是饱和溶液,3、两曲线的交点表示两种溶质在同一温度下具有相同的溶解度,4、可比较同温下不同物质的溶解度大小关系,A、要比较溶解度的大小关系,一定要指明在什么温度下,否则无法比较,错误,B、从曲线图可知,物质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要使t2℃时c物质的不饱和溶液成为饱和溶液,应采用升高温度,C、虽然a物质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升高,而b物质溶解度受温度的影响较小,但由于没有说是同质量的饱和溶液,所以a、b的饱和溶液从t2℃降温至t1℃时,析出的晶体质量应该是无法判断,错误,D、t1℃时,a物质的溶解度为20g,即120g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100g,那么在60g a的饱和溶液中含有溶剂50g,正确,故选D
举一反三
图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B.甲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C.分别将t3℃时甲、乙、丙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则所得的三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大小关系是乙>甲>丙
D.t1℃时,丙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为40%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水和溶液在生产生活中重要的作用.
(1)自来水厂常用的净水方法有沉淀、        吸附、消毒等;在日常生活中常用来降低水的硬度的方法是       ,水是一种宝贵的自然资源,我们必须爱护水资源.预防水污染的措施有               (写一条即可).
(2)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①t1℃时,甲、乙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填“对”或“错”);
②若固体甲中含有少量乙时可用       方法提纯甲(填“蒸发结晶”或“冷却结晶”);
③t2℃用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配置甲、乙的饱和溶液需要水的质量甲       乙(填“>”“<”或“=”);
④配制一定溶质质量分数的甲物质溶液,以下操作中会导致所配制溶液溶质质量分数偏低的是       
A、量筒量取水时仰视读数
B、配制好的溶液向细口瓶转移时溅出
C、固体甲中含有杂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请结合图回答问题: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降低的物质是  (填“甲”或“乙”)。
3)可使甲物质从其饱和溶液中结晶析出的方法是                          
4)t2℃时,分别将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1℃,甲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    乙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填“大于”“等于”或“小于”)。
5)小明同学用甲物质进行以下实验:
    
①实验过程中,B、C、D对应的溶液为不饱和溶液的是    
②向B对应的溶液中再加入30 g甲固体的过程中,发现固体全部溶解,一段时间后又有部分固体析出。你认为“全部溶解”的原因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A、B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P点的含义是 _________ 
(2)t2℃时,将40g A物质放入100g水中充分溶解所得溶液为 _________ (填“饱和”或“不饱和”)溶液,其质量为 _________ g;
(3)若A中混有少量B,提纯A时应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__ 
(4)将t2℃时100g A的饱和溶液与100g B的饱和溶液分别降温到t1℃,溶液的质量关系是A _________ B(填“>”、“<”或“=”).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向接近饱和的氯化钠溶液中,逐渐加入氯化钠固体,边加边搅拌。下列图形中变化关系正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