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c(填“>”、“<”或“=”,下同)。(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根据右图中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回答下列问题:
(1)P点表示在t1℃两物质的溶解度关系为b c(填“>”、“<”或“=”,下同)。 (2)将t2℃ 时b、c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两种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的大小关系为 。 (3)t2℃时,26 g b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所得溶液的质量为 。 (4)b中含有少量的a,若要提纯b,可采用 结晶的方法。 |
答案
(1)= (2) b>c (3)75g (4)降温 |
解析
试题分析:根据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可以查出某温度下某物质的溶解度、可以比较不同的物质在同一温度下的溶解度的大小、可以判断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变化的趋势等。 (1)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1℃时,b、c两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交于一点P,故说明在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相等,即b=c。 (2)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因此降温后b的饱和溶液中就会有溶质析出,故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就会减小;而c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减小,因此降温后会变成不饱和溶液,但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不变,但由于t2℃时c的溶解度仍小于t1℃时b的溶解度,再根据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100﹪可知,它们各自温度下的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大小为b>c,即降温后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的大小为b>c。 (3)根据溶解度曲线图可知,t2℃时,b 物质的溶解度为50g,故t2℃时,26gb物质加入到50 g水中充分溶解后,只能溶解25g,则所得溶液的质量为75g。 (4)由溶解度曲线可知,a、b两物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但b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的影响较大,a的溶解度变化受温度的影响不大,故当b中含有少量的a时,若要提纯b,可采用降温结晶的方法进行分离。 点评:本题主要考查了固体溶解度曲线所表示的意义,及根据固体溶解度曲线来解决相关问题,注重培养学生的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解题的关键是要熟记和理解固体溶解度曲线及其应用,以及溶质质量分数的有关计算。 |
举一反三
图是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丙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后,将变成不饱和溶液 | B.t1℃时甲、乙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相等 | C.t2℃时将70g甲物质加入100g水中,可得到170g溶液 | D.将甲、乙饱和溶液从t2℃降到t1℃,析出甲的质量大 |
|
下列有关溶液的说法中正确的是A.在其它条件不变时,氮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升高而减小 | B.饱和溶液一定比不饱和溶液浓 | C.溶质的溶解度都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 | D.溶质以分子或离子的形式均匀分散在溶剂中 |
|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图。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A.t2℃时,甲、乙两种物质饱和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一定相等 | B.t3℃时,将甲、乙的饱和溶液都蒸发掉 10g水,析出甲的晶体质量比析出乙的晶体质量大 | C.t1℃时,把甲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溶剂质量一定不变 | D.若甲中混有少量乙,可采用蒸发结晶的方法提纯甲 |
|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
(1) ℃时,甲、乙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2)t2℃时,将等质量的甲、乙两种物质加水溶解配制成饱和溶液,所得溶液质量的大小关系为:甲 乙(填“>”、“<” 或 “=”)。 (3)把甲物质的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填序号,下同)。A.溶剂的质量一定变小 | B.溶质的质量可能不变 | C.溶质的质量分数一定变大 | D.溶液的质量一定变大 | (4)除去甲物质中少量乙物质可采取 结晶的方法。 |
化学知识重在应用,下列生活中的问题会用到你学到的化学知识, ⑴打开汽水瓶盖时汽水会自动冒出来,这说明气体在水中的溶解度 与 有关,喝了汽水会打嗝,这说明气体的溶解度还与 有关 ⑵一块土壤的酸性太强,不利于种苹果树,可用(写化学式) 降低土壤的酸性。 ⑶热水瓶装水时间长了,会沉积一些水垢,水垢的主要成分是Mg(OH)2、CaCO3,在家中可以用食醋除去,写出其中发生的中和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⑷去年入秋以来,我市干旱少雨。在农业生产上,用0.1%的氯化钙溶液以1∶1浸种5~6小时后播种,可以提高种子在干旱条件下的出芽率。欲配制20kg 0.1%的氯化钙溶液浸种,需要氯化钙 kg。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