材料一:2010年3月8日,备受关注的选举法修正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第一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现了城乡“同票同权”。材料二

材料一:2010年3月8日,备受关注的选举法修正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第一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现了城乡“同票同权”。材料二

题型:贵州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材料一:2010年3月8日,备受关注的选举法修正草案,提请十一届全国人大第三次会议审议。第一次实行城乡按相同人口比例选举人大代表,实现了城乡“同票同权”。
材料二:2010年5月21日,重庆市高级人民法院对文强案二审公开宣判。重庆市最高人民法院裁定:驳回文强上诉,维持原判,判处被告文强死刑、剥夺政治权利终身,并没收个人财产,报请最高人民法院核准。
(1)提出问题:上诉材料体现了我国实施的什么基本方略?实行这一基本方略有什么重要意义?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分析问题:对文强等人的制裁体现了依法治国基本要求的哪些方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解决问题:面对社会上的这些违法犯罪现象,青少年应该怎么做?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答案
(1)依法治国;依法治国是党***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是国家长治久安的重要保证;是发展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客观需要。
(2)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3)认真学习,知法、懂法、守法依法办事;当个人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是依法维权;青少年要学会依法行使监督权,积极同违法犯罪行为作斗争。
举一反三
2010年网络监督成为我国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重要平台,受到党和国家的肯定。网络监督在让一批贪官打落马下的同时,也存在严重侵犯一些官员的合法权利的现象,由此引发了法律界人士和大众的思考。对这一事实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
A.依法治国是我国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
B.我国公民有监督权和建议权
C.网络监督是我国公民享有最基本的政治权利
D.我国法律具有制裁违法犯罪的功能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万州谋生的忠县郑定祥,2011年第一天帮人挑两包羽绒服,结果与雇主走丢,在寒风中苦寻雇主五天,面对记者的采访,他喊出了一句“缺钱不一定就缺德”。该报道在网上迅速掀起了一波关注的热潮,有网友称赞“他是中国的脊梁”,还有人甚至将老郑的一句“缺钱不缺德”写进了QQ个性签名。“缺钱不缺德”传递给我们的信息是[     ]
①获得财富要受到道德的约束
②见利忘义在任何时候都是不可取的
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④为获得财富,可以不择手段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型:四川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财富的获得与支配不能没有“法”与“义”的参与,对“法”与“义”的认识正确的有[     ]
①“法”对人的约束是外在的
②“义”对人的约束是内在的
③“法”与“义”相互排斥
④“法”与“义”同源共生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①②④
题型:四川省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2010年10月10日,国务院发布了《国务院关于加强法治政府建设的意见》。意见指出,要把公众参与、专家论证、风险评估、合法性审查和集体讨论决定作为重大决策的必经程序,依法科学民主决策是政府工作的基本准则。此举[     ]
A.加强了公民对权力机关工作的支持和监督
B.有助于规范行政机关依法行政
C.能使公民直接参与国家和社会重大事务的决定
D.表明国家的一切权力由人民直接行使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初三(2) 班几个同学就有关“依法治国”的问题展开了热烈讨论。在下列观点中,你认为正确的是[     ]
①建设法治国家,就要将国家和社会生活的各个方面纳入依法治理的轨道
②实行依法治国,就要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
③生活在法治国家,人人都要学法、懂法、守法、用法,树立法治观念
④在依法治国过程中,中学生要做的就是提高自身的思想道德素质
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