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 的a

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 的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两种不含结晶水的固体物质a、b的溶解度曲线如图,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A.b的溶解度小于a的溶解度
B.分别将t2℃时a、b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至t1℃,析出 的a的质量比b多
C.要从含有少量a的b溶液中得到较多的b晶体,通常可采用 降温结晶的方法
D.在t2℃时,要配制等质量的a、b的饱和溶液,需要相同质量的a、b

答案
BD
解析
A.不指明温度,无法比较物质溶解度大小,应该说温度低于t2℃时b的溶解度大于a, A不正确.
B. 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很小,a的溶解度随温度升高而增大并且受温度影响较大,降温结晶a会大量的结晶析出但b不会大量的结晶析出,降温结晶能得到大量的a得不到或得到极少的b,故B正确。
C. b的溶解度受温度影响极小降低温度可能不会析出晶体或析出极少的晶体,故C说法不正确.
D. t2℃时,a、b的溶解度相等,又因为饱和溶液溶质质量分数=溶解度/ 溶解度+100g ×100%,故D正确.
故答案BD.
举一反三
根据以下溶解度表的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温度/℃
0
20
40
60
80
100
溶解度/g
NaCl
35.7
36.0
36.5
37.3
38.4
39.8
NH4Cl
29.4
37.2
45.8
55.2
65.6
77.3

A.NaCl的溶解度都小于NH4Cl
B.在100℃时,NH4Cl的不饱和溶液通过降温变成饱和溶液,且质量分数变大
C.在80℃时,NaCl的不饱和溶液可通过蒸发得到饱和溶液
D.40℃时,向分别盛有40 g的NaCl和NH4Cl的两个烧杯中各加入100 g水,均得饱和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为确定某一因素对物质溶解性的影响,A、B、C、D四个实验中能与实验I作为一组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实验编号
温度
溶剂种类
溶剂体积
加入固体质量
溶解情况
实验I
20℃

10 mL
5 g硝酸钾
部分溶解
A
20℃
酒精
10 mL
50 g硝酸钾
几乎不溶解
B
20℃

10 mL
5 g食盐
部分溶解
C
80℃

20 mL
5 g硝酸钾
全部溶解
D
80℃

10 mL
10 g硝酸钾
全部溶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⑴图中P点的含义是     
⑵40℃时,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甲     乙(填“>”、“=”或“<”)。20℃时,将50 g乙物质放入100 g水中,所得溶液中,溶解的溶质与溶剂的质量比为     (用最简整数比表示)。
⑶20℃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

上述实验过程中所得的溶液,属于不饱和溶液的是     (填写序号,2分),     溶液与B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同。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20℃时,甲、乙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B.20℃时,将60g甲加入100g水中得到溶液A,若再加 入100g水,会使溶液A的质量分数变小
C.40℃时,甲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约为33.3%
D.可采用降低温度的方法,使乙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甲的溶解度大于乙的溶解度
B.t3℃时,将20 g固体乙加入50g水中,充分搅拌,可得到70 g溶液
C.t2℃时,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D.将t1℃甲、乙两种物质的饱和溶液升温至t2℃时,两种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