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表列出了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溶解度0°C10 oC20 oC30 oC40 oCA37.4g36.0g34.7 g33.8 g33.2

下表列出了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温度溶解度0°C10 oC20 oC30 oC40 oCA37.4g36.0g34.7 g33.8 g33.2

题型:顺义区一模难度:来源:
下表列出了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回答下列问题: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卢湾区一模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东台市模拟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温度
溶解度
0°C10 oC20 oC30 oC40 oC
A37.4g36.0g34.7 g33.8 g33.2 g
B13.3 g20.9 g31.6 g45.8 g63.9 g
(1)硝酸钾溶液中硝酸钾是溶质,水是溶剂,
故答案为:水;
(2)分析表格数据,硝酸钾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所以将硝酸钾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可以通过降低温度的方法,另外将不饱和溶液变为饱和溶液还可以通过增加溶质质量或降低溶剂质量的方法.
故答案为:降低温度、加入硝酸钾、蒸发水(溶剂)
(3)分析表格数据,10℃时A的溶解度是36.0g,B的溶解度是20.9g,因为10℃时A、B各拿了35g,分别放入100g水中,所以B根本不会溶解完全,所以①中的溶剂是B,此时溶质质量分数=
溶质质量
溶液质量
=
20.9
120.9
=17.3%
因为NaOH固体溶于水要放热,所以图2中试管中溶液的温度要升高,因为①中溶质是B,②中溶质是A,B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升高,A的溶解度随温度的升高而降低,所以试管①中固体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试管②中有固体析出,
故答案为:B;17.3%; 氢氧化钠逐渐减少,烧杯变热,试管①中固体逐渐减少以至消失,②中有固体析出.
(4)因为NaOH固体溶于水要放热,所以会观察到试管①中固体逐渐减少以至消失,试管②中有固体析出,所以要想加入一种物质使观察到的现象与加NaOH时观察到的现象不同,只要这种物质溶于水吸热就可以.
故选:ABD
图是A、B、C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如图可知:
(1)温度为t1℃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小到大的顺序是______.
(2)当温度______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的大小依次是A>B>C.
(3)O点表示的意义是.______.魔方格
A、B两种化合物溶解度曲线如右图,现要求用结晶法从A、B混合物中提取A(不考虑A、B共存时对各自溶解度的影响).取50g混合物将其溶于100g热水中然后冷却至20℃,若要使A析出而B不析出,则混合物中B的质量分数最高不能超过(  )
A.20%B.30%C.40%D.50%
魔方格
右图为甲、乙两种固体物质在水中的溶解度曲线:
(1)当t1℃时,两物质的溶解度的关系是______.
(2)在t2℃时,有等质量的甲、乙饱和溶液,当温度降至t1℃时,有固体析出的是:______.
(3)现有B点的甲溶质的饱和溶液,请解释从B点到A点的实际意义:______,判断A点是t2℃时甲的______溶液(填“饱和”或“不饱和”).
(4)t1℃时,100g甲的饱和溶液中所含溶质的质量是______g.魔方格
“20℃时氯化钠的溶解度是36g”,它表示(  )
A.100g水中最多可溶解36g氯化钠
B.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中溶剂和溶质的质量比为100:36
C.20℃时,100g氯化钠饱和溶液中含有36g氯化钠
D.20℃时,氯化钠饱和溶液的质量是136g
右图是甲、乙两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试回答下列相关问题.
(1)t1℃时,100g水中溶解20g甲,溶液刚好饱和,那么,50g水中溶解______g乙,溶液达到饱和.
(2)t2℃时,比较两物质的溶解度大小:______.
(3)t1℃时,若要将甲物质的饱和溶液变为不饱和溶液,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写出一种即可).
(4)若要从甲中含有少量乙的混合溶液中提纯甲,可用的方法是______.魔方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