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图2回答:①3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②50℃时,40g乙物质最

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图2回答:①3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②50℃时,40g乙物质最

题型:期末题难度:来源:
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曲线,根据图1、图2回答:
①30℃时,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
②50℃时,40g乙物质最多能配制成____g饱和溶液,该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是_____.
③如图2所示,向盛有生石灰的试管中加入适量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______.实验时,烧杯中有晶体析出,由此判断该饱和溶液中析出的晶体是_____(填甲、乙或丙).
答案
①乙>甲>丙;
②140;28.6%;
③CaO+H2O=Ca(OH)2;丙;
举一反三
溶解度可表示物质溶解性的大小.
①如图1是甲、乙、丙三种固体物质(均不含结晶水)的溶解曲线.
I.20℃时,甲溶解度 _____(填“>”、“<”或“=”)乙溶解度.
II.40℃时,乙和丙______(填“能”或“不能”)形成溶质质量分数相同的饱和溶液.
III.20℃时,烧杯中分别盛有相同质量甲、乙、丙的饱和溶液,各加入等质量的对应固体,并升温至50℃.请填表.
②I.打开可乐瓶,溢出大量气体,由此可见,压强越小,CO2的溶解度越______.若要加大二氧化碳溶解的量可采用的一种方法是___________
II.不同温度下,氧气的溶解度随压强的变化如图2所示,图中t1对应的温度40℃,则t2对应的温度______(填序号).
a.大于40℃b.小于40℃c.无法确定.
题型: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1)下列三种金属被发现、使用的先后顺序为:铜、铁、铝.金属大规模被使用的先后顺序跟(选填字母) ____ (A.地壳中金属元素的含量   B.金属的导电性   C.金属的活动性)关系最大;目前世界上已有50%以上的废钢铁得到回收利用,其目的是 ____ (A.节约金属资源   B.合理开采矿物   C.防止钢铁生锈);生锈的铁制品放入盛有过量稀盐酸的洗槽中,观察到溶液变黄,有无色气泡逸出.写出其中一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 ,其反应类型是 ________ .若要验证银、铁、锌的活动性顺序,某同学已经选择了打磨过的铁丝,你认为他还需要的另外两种溶液是 ________  ________
(2)A、B两种固体物质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    
①t1℃时,A和B的溶解度大小关系是_______.    
②把t1时,A和B的饱和溶液变成不饱和溶液,除了升高温度外,还可以采取的方法有 ________ .    
③t2℃时,A的溶解度为25g,在t2℃时,向50g水中加入20g的A物质,充分溶解所得溶液的溶质质量分数为 _______.    
④A中混有少量的杂质B,若想得到较为纯净的A,可以采用的方法是 _______
题型: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两种固体物质(不含结晶水)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
A.甲物质的溶解度大于乙物质的溶解度
B.t2℃时,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相等
C.将t3℃时的甲乙两物质的饱和溶液降温到t2℃时都会析出晶体
D.当甲物质中混有少量乙物质时,可采用冷却热饱和溶液的方法提纯甲
题型: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甲、乙、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据图回答下列问题:
(1)50℃时,乙物质的溶解度是 ____g;
(2)30℃时,三种物质的溶解度由大到小的顺序为 _____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X、Y、Z 三种固体(均不含结晶水)物质的溶解度曲线如图所示.回答下列问题:
①在_____℃时 X、Y 两种物质的溶解度相等.
②20℃时,若将 Z 的饱和溶液加热,则 Z 的溶液质量分数将______(填写“增大”“减小”“不变”).
③60℃时,X 的饱和溶液的质量分数为_______(用小数 表示并精确到 0.01).
④40℃时,把 20g 固体 X 溶解到______g 水中,可以得到饱和溶液,若要配制该饱和溶液,进行实验时,下列还必须用到 的仪器有_______(选填编号).
A.漏斗    B.玻璃棒    C.胶头滴管    D.试管.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