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

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实验小组同学向盛有2ml稀硫酸的试管中加入2ml氢氧化钠溶液,未观察到明显现象。
【提出问题】两者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实验探究】将盛有上述实验混合液的试管标为①,如图甲。
小华:测得实验所用稀硫酸的pH<7,试管①中溶液pH>7。于是得出结论:       
小敏:取两支试管,编号为②和③,分别加入稀硫酸和试管①中溶液各2ml,逐滴滴加Na2CO3溶液至过量,实验过程与现象如图乙,由此他得出了与小华一样的实验结论。

【反思评价】小军认为小敏在实验设计中存在不够严密的地方,请帮他指出:       
【交流讨论】试管③中的溶液中有哪些溶质?同学们分析了两位同学的实验过程,一致认为没有H2SO4,其理由是          。在此基础上,同学们提出了二种推理:
推理1:含有Na2SO4、Na2CO3和NaOH
推理2:含有Na2SO4、Na2CO3
正确的是推理          (选填“1”或“2”)。
答案
(1)两者发生了反应; (2)应取用试管①中的全部溶液与2ml稀硫酸做比对实验;(3)试管①溶液pH大于7(H2SO4已经反应完或试管③中滴入Na2CO3无气泡); (4) l
解析

试题分析: (1)因为稀硫酸的pH<7,而试管①中溶液pH>7,说明稀硫酸已经消失了,故可得出结论为稀硫酸与氢氧化钠发生了反应; (2) 应取用试管①中的全部溶液与2ml稀硫酸做比对实验;(3)试管③中加入碳酸钠后没有气泡产生,说明溶液中没有硫酸;(4)因为试管①溶液pH大于7,说明有氢氧化钠存在,并且不与碳酸钠反应,故试管③中的溶液中的溶质有氢氧化钠、碳酸钠及生成的硫酸钠。
举一反三
实验室常用的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固体氢氧化钠的混合物,易与空气中的水蒸气和二氧化碳反应而变质。某同学对一瓶久置的碱石灰进行了如下探究:
【猜想与假设】
猜想一: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二:部分变质;
猜想三:完全变质,含有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则氢氧化钠变质的化学反应方程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
实验如下图所示:

【解释与结论】
由操作②的现象判断:猜想三______________(填“成立”或“不成立”);由操作⑤⑥的现象判断滤液中含有_____________,由此判断猜想一不成立,得出结论。
【反思与评价】实验室中碱石灰应该______________保存。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是某研究性学习小组进行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探究实验装置.
【查阅资料】水的沸点与气体压强有关,气体压强小,沸点低;气体压强大,沸点高.
【实验探究】实验步骤如下:
步骤①:如图所示,锥形瓶A盛满CO2气体,锥形瓶B盛有96%以上但未沸腾的热水,烧杯中加入同样温度的热水(起保持锥形瓶B中水温恒定的作用).
步骤②:取2支注射器,一支抽取20mL水,另一支抽取20mL浓NaOH溶液.
步骤③:将注射器中20mL水注入锥形瓶A中,振荡后观察,锥形瓶B中的热水没有沸腾.
步骤④:取下盛水的注射器,再将盛20mL浓NaOH溶液的注射器迅速连接到锥形瓶A上,注入该溶液并振荡,观察到明显的现象.
请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开始前,依上图连接好装置(锥形瓶A、B和烧杯均未盛装物质),将一支空注射器连接到锥形瓶A上,并将其活塞缓慢向上拉,几秒钟后松手,观察活塞是否复位,这个操作的目的是                 
(2)锥形瓶A中CO2与NaOH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3)步骤④锥形瓶B中产生的明显现象是            ;产生明显现象的原因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9分)地球上的金属资源广泛地存在于地壳和海洋中,工业上主要是从含有金属元素并有开采价值的矿石中提炼金属。
(1)赤铁矿在自然界中储藏丰富,其主要成分的化学式是            
(2)磁铁矿的主要成分是Fe3O4。在Fe3O4中存在两种不同价态的铁离子,其中1/3是Fe2+,2/3是Fe3+。请写出Fe3O4与盐酸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工业上主要采用高炉炼铁,常用到的原料有铁矿石、焦碳、石灰石和空气。其中,焦碳的作用是                                                。(仅答一点)
(4)由于铁的氧化物中Fe3O4和FeO均为黑色,实验室用CO还原Fe2O3得到的铁中是否会含有Fe3O4和FeO,某同学设计了下列探究实验。
资料:FeCl3溶液与铁发生的反应是2FeCl3+Fe=3FeCl2,但FeCl3溶液不与Fe3O4、FeO反应;含有Fe3+的盐溶液遇到KSCN溶液时变成红色,利用该反应可检验Fe3+的存在。
【提出问题】CO还原Fe2O3得到黑色产物的成分是什么?
【猜 想】
猜想l:Fe           猜想2:Fe和Fe3O4
猜想3:Fe和FeO;   猜想4:                         
【实验探究】限选试剂:C0、盐酸、澄清石灰水、KSCN溶液、FeCl3溶液。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Ⅰ取少量黑色产物加入到装有足量FeCl3溶液的烧杯中,充分反应后过滤,对过滤所得固体用蒸馏水洗涤。
黑色固体部分溶解。
猜想2和4都
不成立。
                                         
                                                              
黑色固体全部溶解,溶液
不变红色。
Ⅲ另取少量黑色产物装入玻璃管中,通入C0,一段时间后加热,并将反应后的气体通入装有一定量的                    的烧杯中。
                                         
                     
猜想l不成立,
猜想3成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有一种标签破损的片状胃药,某校化学兴趣小组欲对该胃药的主要成分进行实验探究。已知该胃药可以治疗胃酸过多,其主要成分是MgCO3、Al(OH)3中的一种或二种。
【查阅资料】①MgCO3受热能分解,且MgCO3的化学性质与CaCO3相似;
②Al(OH)3受热分解生成Al2O3和H2O;③药品中的其它成分不参与反应。
【实验探究】
(1)甲同学取少量该胃药于试管中,加入适量稀盐酸,观察到有气泡产生。说明该胃药中含有          。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2)乙和丙二位同学运用下图提供的装置,分别设计实验方案,进一步确认该胃药的主要成分。虚线方框中的装置从下图B、C中选择组装。(装置气密性良好,装置中空气的影响忽略不计)

实验过程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乙同学选用B、C装置,按A→B→C顺序连接,点燃酒精灯加热
B中                   
C中                   
该胃药中含有MgCO3、Al(OH)3
丙同学也选用B、C装置,按A→C→B顺序连接,点燃酒精灯加热
C中无明显现象,B中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该胃药中不含有         
【交流反思】实验小组经过交流与反思,认为乙同学的实验过程中存在一处错误,请你指出该错误并说明理由: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5分)化学自主学习小组同学实验探究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

【提出问题】氧化镁与稀盐酸反应后溶液B中含有的溶质是什么?
【猜想与假设】猜想一:MgCl2
猜想二:(1)______________
【进行实验】小组同学向溶液B中滴加氢氧化钠溶液,边滴加边搅拌,开始时无明显现象,继续滴加一段时间后出现白色沉淀。
【表达与交流】产生上述现象的原因是(2)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当白色沉淀刚开始出现时,溶液中含有的离子是(3)______________(填离子符号)。
【解释与结论】猜想二成立。
【反思与评价】分析反应后溶液中溶质成分时,需要考虑的因素有(4)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