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步骤1:取A、B、C

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步骤1:取A、B、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有A、B、C、D四瓶失去标签的白色粉末(均为纯净物),已知它们可能是硫酸铜、碳酸钙、氯化钾、硫酸钾中的一种。某学生的鉴别实验过程记录如下:
步骤1:取A、B、C、D四种白色粉末各一药匙,分别放入四支洁净的试管中,各加蒸馏水2 mL,振荡后静置。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只有盛放A的试管中液体呈蓝色,其他均呈无色。
步骤2:继续向盛放B、C、D的试管中加入等量的稀硫酸,只有D的试管中有气泡产生,其他均无明显变化。
请根据该学生的实验过程,回答下列问题:
①步骤1中“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                             
②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                            (写代号及其对应物质的化学式)。
③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并填写下表。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及结论
 
 

答案
(14)加入的水太少(15)A:CuSO4;B:CaCO3(2分)
(16)任取B、C固体中的一种于试管中溶于水,滴入氯化钡
(17)出现白色沉淀的是K2SO4(无明显现象的是KCl)
解析
 
试题分析:①步骤1中“四支试管底部均有固体存在”,与该学生预测的“只有一支试管中有固体存在,其他试管中均为澄清溶液”的现象不同,其原因可能是加入的水太少,物质溶解不完;②四种白色粉末只能部分被鉴别出来,分别是步骤1鉴别出硫酸铜,步骤2鉴别出碳酸钙;③对尚未鉴别出来的物质,请设计实验进行确定,实验操作为任取B、C固体中的一种于试管中溶于水,滴入氯化钡,实验现象出现白色沉淀的是K2SO4(无明显现象的是KCl)。
举一反三
实验方案中,不能证明氢氧化钠溶液与稀盐酸发生了化学反应的是
A.向一定量的氢氧化钠溶液中通入二氧化碳后再滴加稀盐酸,有气体生成
B.向装有一定量氢氧化钠溶液的烧杯中滴几滴酚酞溶液,再不断滴入稀盐酸
C.用pH试纸测氢氧化钠溶液pH,再滴加稀盐酸,pH逐渐降低,最终小于7
D.向装有少量稀盐酸的试管中滴加足量氢氧化钠溶液,再向其中滴加碳酸钠溶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对比H2和CO还原氧化铜的实验,错误的说法是                                  
A.通气体前,都应先检验气体纯度
B.加热前,都应排尽装置内的空气
C.两个实验都必须进行尾气的处理
D.实验中都能观察到黑色固体变红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实验中常出现意外情况,要根据具体情况区别对待,善于发现和解决问题。例如:
①做细铁丝在氧气中燃烧的实验时,集气瓶底部破裂。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27) 
②用下图所示的简易启普发生器制取二氧化碳时,若收集了一定量气体后夹紧b,c内反应物固体与液体无法分开,可能的一个原因是 (28) 

③某同学向Na2CO3溶液中滴加BaCl2溶液,发现冒气泡,则BaCl2溶液中 可能混有的杂质是 (29) 
A.盐酸                 B.硫酸             C.碳酸钠
④用盐酸和碳酸钙固体反应,将得到的气体X通入澄清石灰水中,始终没有发现石灰水变浑浊(装置气密性良好)。
【提出假设】假设一:澄清石灰水已变质; 
假设二:气体X中除了有CO2外,还有(30) 
【实验探究】用下图所示实验探究上述假设是否合理。

【现象与结论】
实验
现象
分析与结论

若:试管①中(31) 
试管②中无明显变化,
试管③中液体变浑浊。
试管③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2) 
结论:假设二成立。

若:试管①中出现白色沉淀,
试管②中无明显变化,
试管③中无明显变化。
试管②中试剂的作用是(33) 
结论:(34) 成立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如图所示,实验室有一瓶标签被部分腐蚀的溶液,已知该溶液不是NaNO3,为确定其成分,某同学进行如下研究。

【初步判断】(1)该溶液不可能是  (填序号).①酸;②碱;③盐.
【实验探究】几位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

【分析与推理】
(2)“步骤一”存在明显操作错误,该错误是                                
(3)完成“步骤一”后,可推理出该溶液一定不是            溶液(写溶质化学式),你的理由是                                                          
(4)请你设计“步骤三”:
加入的X试剂是                  ,若实验现象是              ,可推理出该溶液是          (写溶质化学式)。
【反思与评价】
(5)上述实验中,步骤        (填写序号)是没有必要进行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实验小组为了除去铜丝网上的黑色物质(CuO),进行铜丝网的回收再利用,制定了如下两种方案。请根据方案回答:(提示:黑色铜丝网是铜和氧化铜混合物)

(1)甲方案的玻璃管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其中氧化铜失去氧,发生了      (填“氧化”或“还原”)反应。乙方案的烧杯中现象是                ,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              。两种方案相比较,甲方案明显的不足之处是               
(2)若两种方案中加入的试剂均过量,则甲方案中回收的铜丝网的质量(填“<”、“>”、“=”)       乙方案中回收的铜丝网的质量。
(3)反应结束后,写出能证明乙方案中盐酸过量的实验操作和现象是              
(4)若在乙方案反应后烧杯中的液体中加入足量的铁粉充分搅拌,最后得到的溶液中溶质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