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

(6分)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分)同学们发现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混合后无明显现象,产生疑问:两种物质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 在老师的帮助下,他们通过以下探究过程证明NaHCO3溶液与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
(1)实验准备  
①查阅资料:NaHCO3+NaOH = Na2CO3+H2O  Ca(OH)2+ Na2CO3 = CaCO3↓ + 2NaOH
CaCl2+2NaOH = Ca(OH)2↓(微溶)+ 2NaCl    2NaHCO3(溶液)Na2CO3+H2O+CO2
NaHCO3+HCl =NaCl+H2O+CO2↑             Ca(OH)2+NaHCO3 = CaCO3↓+NaOH+H2O
②前期实验:
用一定溶质的质量分数的NaHCO3、NaOH和Na2CO3三种溶液进行如下实验,为设计实验方案提供参考。
 
NaHCO3溶液
NaOH溶液
Na2CO3溶液
加入稀盐酸
产生气泡
无明显变化
产生气泡
加入澄清石灰水
溶液变浑浊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加入CaCl2溶液
无明显变化
溶液变浑浊
溶液变浑浊
加热溶液至沸腾,将
气体通入澄清石灰水
澄清石灰水
变浑浊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澄清石灰水
无明显变化
 
证明NaOH溶液与NaHCO3溶液反应生成了Na2CO3
同学们选用上表实验中的药品,设计了如图所示实验,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则A溶液是_________________。 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滤渣加入足量的      ___________  ,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答案
  CaCl2溶液    Ca(OH)2微溶于水   稀盐酸
解析
 
试题分析:由题中的资料及题中叙述可知,先在NaHCO3溶液中加入A溶液,无明显现象,说明没有碳酸根离子,再滴加NaOH溶液,溶液变浑浊,说明能与氢氧化钠反应,则A溶液是氯化钙,有同学提出这个实验不足以证明有Na2CO3生成,其理由是Ca(OH)2微溶于水,生成或有氢氧化钙时溶液也会浑浊,为了证明有Na2CO3生成,需要继续进行的操作是:取少量反应后的滤渣加入足量稀盐酸,若产生无色气体证明有Na2CO3生成,反之则没有。 
举一反三
下列转化不能一步实现的是( )
A.CO→CO2B.H2O→H2C.Ca(OH)2→NaOHD. KNO3→KCl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四氧化三铁可用于医疗器械、电子等工业。某实验兴趣小组从工厂采集废液(含FeSO4和少量ZnSO4、MgSO4),进行四氧化三铁的制备实验。
【阅读资料】
(1)25℃时,氢氧化物沉淀的pH范围如表所示。
 
Zn(OH)2
Fe(OH)2
Mg(OH)2
开始沉淀的pH
5.7
7.6
10.4
沉淀完全的pH
8.0
9.6
12.4
(2)25℃时,Zn(OH)2可溶于pH>10.5的碱溶液。
(3)制备Fe3O4的实验流程如下:

【回答问题】
(1)往废液中加入氢氧化钠溶液生成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写出其中一个)。
(2)操作a的名称为        。该操作需要的玻璃仪器有烧杯、玻璃棒、         等。玻璃棒在此操作中的主要作用是                         
(3)溶液1所含溶质有                      (至少写两种成分的化学式);溶液3所含溶质的主要成分为            (写名称)。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1分)某实验小组的同学要探究酸碱盐中碳酸钠的化学性质,设计了如下实验装置及方案: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及操作
实验现象
            
①将注射器2中的溶液推入盛有稀盐酸的瓶中,至不再有气泡产生。
气球变瘪
②将注射器3稍稍向外拉
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③将注射器1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气球鼓起
                     
无明显现象
⑤将注射器4中的溶液推入瓶中
                 
(一)(1)步骤①中气球变瘪的原因                             
(2)步骤①、②可得出碳酸钠具有                                       的性质;
(3)步骤④的操作是                       ,其目的是                       
(4)步骤⑤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5)步骤③④⑤可得出碳酸钠具有                                       的性质;
(二)上述实验结束后,实验小组的同学又对瓶内溶液的成分十分好奇,进行了探究:
(1)【提出猜想】通过分析,一致认为瓶内溶液的溶质中一定含有                     ,可能含有氢氧化钙或           
(2)【实验验证】设计实验方案确定溶液中溶质的组成.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分别取少量溶液于A、B两支试管中,A中
加入CaCl2溶液,B中加入Na2CO3溶液
  A中产生白色沉淀,B中没有沉淀
瓶内溶液中溶质的成分为               
 
(3)【反思与交流】根据所学化学知识,除了以上方案外,下列哪些物质可以代替试管B中加入的Na2CO3溶液完成该实验?        (填序号)
a.K2CO3     b.BaCO3     c.CO2     d.无色酚酞    e. CuSO4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实验探究燃烧条件。
实验1 用棉花分别蘸酒精和水,在酒精灯火焰上加热片刻,
观察到蘸酒精的棉花燃烧而蘸水的棉花不燃烧。通过此实验说明
燃烧的条件之一是               
实验2 如图进行实验,实验记录如下:

(1)白磷燃烧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得出“可燃物燃烧需要氧气”的结论,需要编号______和______的对比。
(3)若要使编号②铜片上的红磷燃烧,可采用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编号
可燃物
现象(是否燃烧)
影响因素
是否与氧气接触
温度是否达到着火点

铜片上的白磷
燃烧



铜片上的红磷
不燃烧

×

热水中的白磷
不燃烧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有位化学教师取用生石灰时,发现装满生石灰的塑料试剂瓶已经膨胀破裂,于是请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1)取一定量样品于烧杯中,加入适量的水充分搅拌,用手触摸烧杯外壁,无明显现象。由此说明该样品中不含有                  
(2)对该样品成分进行了如下猜想:
猜想① Ca(OH)2     猜想② Ca(OH)2和 CaCO3的混合物     猜想③ CaCO3
以下是某同学对猜想②进行的探究,请你补充完成实验报告
实验操作
预期现象与结论
 
 
                                     
说明固体中含有Ca(OH)2
 
 
                                   
说明固体中含有CaCO3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