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分)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A、F组合制氧气,氧气收集完毕,应先   (填“熄灭酒精灯

(9分)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A、F组合制氧气,氧气收集完毕,应先   (填“熄灭酒精灯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9分)下图为实验室常用的实验装置。回答问题:

(1)标号仪器的名称:①     ;②     
(2)A、F组合制氧气,氧气收集完毕,应先   (填“熄灭酒精灯”或“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用B、D组合制取气体的化学反应方程式                          
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C,其优点是                                
(4)硫化氢气体(H2S)有毒,溶于水形成酸。用块状硫化亚铁(FeS)和稀硫酸发生复分解
反应制得H2S,反应化学方程式为     。某同学用下图G、H 、I组合收集H2S。

①G收集H2S,说明其密度比空气     (填“大”或“小”)。
②各装置的作用:H     、I     
答案
(1)①分液漏斗;  ②集气瓶;  (2)从水中取出导气管;  (3)2H2O2H2O + O2↑或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使用方便;(4)FeS+H2SO4=FeSO4+H2S↑ ;      ① 大;② 防止液体倒吸(或缓冲)、吸收多余的H2S(或预防H2S污染大气).
解析

试题分析:(1)依据常见仪器可知,①分液漏斗;②集气瓶;(2)先熄灭酒精灯,会使A装置中温度降低,压强减少,水槽中的水会倒流进热的试管,使试管炸裂,故氧气收集完毕,应先从水中取出导气管;(3)用B、D组合制取的气体密度应比空气大,故可选制氧气或二氧化碳:2H2O2H2O + O2↑或CaCO3 + 2HCl = CaCl2 + H2O + CO2↑ ;若将发生装置由B改为C,由于弹簧夹和多孔塑料板的作用,装置的优点是:使反应随时发生或停止,使用方便;(4)依据题意可得:硫化亚铁(FeS)和硫酸相互交换成分,生成H2S气体和硫酸亚铁:FeS+H2SO4=FeSO4+H2S↑;①中因为气体是从长管进,说明H2S密度比空气大;②H装置中两管都短,能防止液体倒吸(或缓冲)、I装置的作用是吸收多余的H2S,防止污染空气.
举一反三
(7分)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装置进行实验,发现镁片完全溶解、石灰水浑浊。

(一)石灰水变浑浊的原因是:
(1)镁和盐酸的反应     (填“吸热”或“放热”)。
(2)                                         
(二)甲同学测得反应后试管内溶液pH<7
(1)该溶液呈     (填“酸”、“碱”或“中”)性。
(2)该溶液pH<7的可能原因是:
①MgCl2溶液的pH<7; ②                    
(三)乙同学将反应后试管内溶液冷却,加入镁粉并滴入酚酞,溶液颜色无变化,再加热,发现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
【猜想】对实验中“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的原因,乙同学提出猜想:
MgCl2+2H2O=Mg(OH)2↓+2HCl 大家都认为此猜想不合理,理由是     
【查阅】资料1:Mg(OH)2难溶解于水,升高温度可加大其在水中的溶解度。
资料2:K、Ca、Na、Mg等活泼金属在一定条件下能与水反应,产生碱和气体。
【实验】丙同学在滴有酚酞的热水中加入镁粉,观察到液体慢慢变红并浑浊,镁粉表面产生气泡。收集并点燃气体,发现能燃烧,该气体是     。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乙同学实验中“溶液慢慢浑浊且变红”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实验方案中,不能达到实验目的的是
选项
实验目的
实验方案
A
鉴别硬水和软水
加肥皂水搅拌
B
除去氯化钠固体中的少量碳酸钠
加入适量稀盐酸,充分反应后,蒸发
C
分离碳酸钠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
加入过量氢氧化钙溶液,过滤
D
探究燃烧的条件之一:温度达到着火点
用导管分别对准浸没在热水和冷水中的白磷通氧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在实验台上有三瓶未贴标签的溶液,已知分别是碳酸钠溶液、氢氧化钠溶液和稀盐酸。为区别这三种溶液,在老师指导下,兴趣小组的同学把这三种溶液按A、B、C进行编号,然后分别各取适量作为样品加入到三支试管中,进行了如右图所示的探究活动:

步骤一中,C无明显现象,A、B溶液的颜色变成红色,但A中红色马上褪去恢复为无色。
步骤二中,B溶液的颜色恰好由红色变成无色,且溶液中有气泡冒出;A溶液又变为红色。
下列关于此实验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 C溶液是氢氧化钠溶液
B. B溶液是稀盐酸
C. 步骤二中实验后B试管中溶质是氯化钠、酚酞
D. 步骤二中实验后A试管中溶质是氯化钠、酚酞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废液中含有硫酸锌、硫酸镍(NiSO4)、硫酸铜和硫酸,初三化学兴趣小组欲从中回收铜和硫酸锌晶体。老师给出信息:硫酸镍溶液呈绿色,硫酸锌溶液呈无色。
(1)为探究镍的金属活动性,同学们做了以下两个实验:
①将镍丝(Ni)插入稀硫酸中,观察到有气泡产生;
②将镍丝(Ni)插入硫酸锌溶液中,观察到镍丝上无固体附着物,溶液颜色仍为无色。
请根据实验结果,把锌、铜、镍的元素符号填在下表的相应格中:

(2)同学们按照实验目的设计了以下实验方案,请你协助完成方案:

①实验操作Ⅰ和Ⅱ都要用到的玻璃仪器是         
②X是               ,M是           ,固体Y中含有         。写出X与废水中的物质发生反应的其中一个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活动日,小冉和老师共同完成以下酸和碱反应的探究实验。

(1)请依据上图完成实验: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
①向烧杯中加入10ml氢氧化钠溶液,并滴入几滴酚酞溶液;
②再用滴管慢慢滴入稀硫酸,并不断搅拌溶液。
 
①溶液颜色         
②不断搅拌溶液至溶液颜色恰好变成      为止。
该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为
                   
(2)小冉选取BaCl2、酚酞、紫色石蕊溶液设计实验,分别探究上述酸、碱反应后烧杯中的硫酸是否过量,请你根据下表判断正确的实验方案及分析方案错误的原因:
实验方案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方案一
取样,滴入适量的氯化钡溶液
出现白色沉淀
硫酸过量
方案二
取样,滴入几滴无色酚酞溶液
酚酞溶液不变色
酸、碱恰好反应
方案三
取样,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
溶液变红
硫酸过量
①以上设计的三个方案中,有一个正确的方案是:方案      
②请分析另外两个方案错误的原因: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