课本“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课本“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课本“分解过氧化氢制氧气的反应中二氧化锰的催化作用”以及“寻找新的催化剂”研究性实验,引起了化学探究小组的兴趣。
【提出问题】氧化铁能否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如果能,其催化效果如何?
【实验探究】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Ⅰ.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A、B 两支试管中,向A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并分别在A、B两支试管中插入带火星木条,观察现象。
A试管中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复燃,B试管中无明显现象
Ⅱ.待A试管中没有现象发生时,重新加入过氧化氢溶液,并把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试管,如此反复多次试验,观察现象。
试管中均产生气泡,带火星木条均复燃
Ⅲ.将实验Ⅱ中的剩余物小心过滤,并将所得滤渣进行洗涤、干燥、称量,所得固体质量仍为ag。
 
Ⅳ.分别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放入C、D 两支试管中,向C试管中加入ag氧化铁粉末,向D试管中加入ag二氧化锰粉末,观察现象。
 
【实验结论】
(1)A中产生的气体是             
(2)实验Ⅱ、Ⅲ证明:氧化铁的                         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3)写出氧化铁催化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符号表达式                          
【实验评价】
(1)实验设计Ⅳ的目的是                                          
(2)若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由此你可以得到的结论是       
【实验拓展】
(1)查阅资料得知:CuO、CuSO4、马铃薯等也可以做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下列有关催化剂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填序号)。
A.MnO2只能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B.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
C.催化剂只能加快化学反应的速率
D.用作催化剂的物质不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
(2)实验创新是中学生最为重要的科学素养。下图是某学校的师生对“MnO2催化H2O2溶液分解实验装置的创新设计”,实验过程如下:
①将一支球形干燥管水平放置,用滴管吸取3ml(密度为1g/ml)质量分数为5%的H2O2加入干燥管的球泡内,再用药匙取0.2gMnO2粉末,加在干燥管的进气管的管壁上。
②点燃橡胶塞上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到带火星的棒香立即复燃。
 
对该创新实验的评价,你认为不合理的是         (填序号)。
A.实验中所用的仪器、材料及药品均易得到
B.实验使用的药品用量太大
C.反应速度太慢,耽误时间
D.实验现象明显,整个装置好似点燃的灯塔,趣味性强
答案
【实验结论】
(1)O2。(2)质量和化学性质
(3)略
【实验评价】
(1)比较氧化铁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
(2)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铁好
【实验拓展】
(1)B。(2)B、C
解析

试题分析:(1)A中产生的气体能使带火星木条复燃,说明是氧气;
(2)判断一种物质是否是某反应的催化剂,要看它是否具备催化剂的特征,即“一变二不变”:能否改变反应的速率;反应前后本身的质量,是否改变;本身的化学性质是否改变。通过Ⅱ、Ⅲ可知氧化铁的质量和化学性质在反应前后均没有发生变化,可以作过氧化氢溶液分解的催化剂。
(3)H2O2------H2 O+O2
【实验评价】两支试管都是量取5mL5%过氧化氢溶液,但加入的催化剂不同,所以是比较氧化铁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实验Ⅳ观察到D试管中产生气泡的速率更快,说明二氧化锰的催化效果比氧化铁好。
【实验拓展】(1)只有具备“一变二不变” 的特征,那它就的该反应的催化剂。其中“一变”指的是改变物质反应的速率,“改变”包括加快和减慢两个方面;催化剂可能是其他反应的反应物或生成物,如二氧化锰,同一个化学反应可以有多种催化剂如该实验,但很多物质不是特定的催化剂,如二氧化锰可以是催化剂也可以是高锰酸钾分解的生成物。
(2)只需要3ml(密度为1g/ml)质量分数为5%的H2O2 ,药品用量很少,B错误;点燃橡胶塞上棒香后,塞紧干燥管并将其竖立,观察到带火星的棒香立即复燃,说明反应速度很快,C错误;
举一反三
用来测定空气成分的方法有很多,课本上就是用红磷在空气中燃烧的测定方法。实验过程有:
①点燃燃烧匙内的红磷,伸入集气瓶中并把塞子塞紧;
②将集气瓶容积划分五份,并做好标记,
③待冷却至室温后,打开弹簧夹,观察现象。
试回答以下问题:
(1)将实验过程正确排序:           
(2)整个实验过程中,看见的现象主要有:                                   
(3)写出红磷燃烧的化学反应式                        
(4)此实验成功的关键有:
①红磷要足量
②导管内要注满水
③要冷却到室温后再打开弹簧夹,
还有最关键的一点是                   
(5)有人认为预先在集气瓶中装入一定量的水更好,这样做的目的是                 
(6)还有人认为可以用如图所示装置来测定。在一个具有刻度和可以左右滑动的玻璃容器里放一粒白磷(适量)(白磷燃烧所需最低温度为40℃),将玻璃容器固定好,放在盛有80℃热水的烧杯上。如图所示,试回答:

①实验一开始,可以看见活塞向    (填“左”还是“右” )移动,原因是                               。
②实验结束并恢复到常温后,活塞应该停在刻度    处。
(7)两个实验均可得出的重要结论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课外小组的同学以“氢氧化钠变质程度”为课题,进行科学探究活动,请根据己学知识完成下列探究问题.
提出问题:氢氧化钠变质程度是怎样的?
制定计划:甲同学设计的实验如右图所示,他们在实验中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和细致的观察.
收集证据:你认为实验②中应观察到的现象是                         
解释与结论:甲同学在实验①中,滴加几滴稀盐酸后,没有观察到明显现象,其原因是                                                                             
反思与交流:反思后甲同学在实验②基础上继续实验,其作法是                                                         由此证明了样品中含有的物质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在实验台上发现一瓶标签部分破损、未盖瓶塞的溶液(如图),于是同学们决定利用实验台上的其他药品对这瓶溶液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问题]这瓶溶液是什么溶液?(不考虑碳酸氢钠)
[提出猜想]这瓶溶液是:
猜想一:氯化钠溶液;
猜想二:氢氧化钠溶液;
猜想三:碳酸钠溶液:
猜想四:硫酸钠溶液.
[实验推断]
(1)小香取样滴加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得出结论:该溶液不可能是氯化钠溶液,也不可能是硫酸钠溶液,理由是                                       ;(2)小芳另取样滴加稀盐酸,观察到有       产生,得出结论;该溶液是碳酸钠溶液.
(3)小美认为小芳的结论不完全正确,理由是                              
小组同学讨论后一致认为还需要进行如下实验:
[继续探究]另取样,加入              溶液,观察到有白色沉淀产生,再取上层清液,滴入酚酞试液,溶液呈红色.
[实验结论]由此推测出这瓶溶液最初是               溶液(写化学式),敞口放置过程中发生了变化,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李莉同学在化学实验室发现一瓶盛有无色溶液的试剂瓶,其标签严重破损(如图所示).老师告诉他,这瓶试剂可能是硫酸、硫酸钠、硫酸铜、硫酸镁溶液中的一种.[查阅资料]常温下这三种物质的溶解度如下表:

物质
H2SO4
Na2SO4
MgSO4
CuSO4
溶解度/g
与水任意比互溶
19.0
39.0
23.1
(1)根据上述信息,可排除           溶液;
(2)为确定其成分李莉同学对此溶液进行如下实验探究:
[作出假设]该溶液可能是              溶液;
[实验验证]
实验方法及步骤
可能出现的现象
结论或有关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蔗糖是我们生活中经常接触的一种食品。生活中,我们偶尔会看见蔗糖在锅里加热过久会变成黑色,小明、小强同学对此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对蔗糖的成分进行了探究。
【提出问题】蔗糖是由哪些元素组成的呢?
【猜想】蔗糖中可能含碳元素,或许还有其他元素,如氢元素等。
【设计实验】小明、小强分别设计了如下方案进行实验探究:
小明:将蔗糖在空气中点燃。单独点燃蔗糖不易燃烧,但在蔗糖中掺入少量烟灰,蔗糖就很容易被点燃。分别用干燥的玻璃片和蘸有澄清石灰水的玻璃片置于火焰上方,观察现象。
小强:将蔗糖放在一密闭的容器中加强热,观察现象。
【现象与结论】
小明观察到的现象为:玻璃片上有水珠,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
小强观察到的现象为:容器底部有黑色物质,容器壁上有水珠。
结论:蔗糖是由               (填元素符号)元素组成的。得出该结论的依据是在化学反应前后,元素的种类      (填“变多”“不变”“变少”)。
【反思与评价】小明实验中烟灰可能起          作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