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O和NO2具有下列不同的性质:(1)通常情况下,NO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2)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

NO和NO2具有下列不同的性质:(1)通常情况下,NO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2)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NO和NO2具有下列不同的性质:
(1)通常情况下,NO是无色气体,难溶于水;NO2是红棕色气体,易溶于水。

(2)NO2与水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3NO2+H2O=2HNO3+NO。如下图,将一支充满NO2气体的试管倒立在烧杯中,试分析反应完全后可能出现的实验现象:          
                                                               
答案
.紫色紫色石蕊试液变红;试管内气体颜色变浅 试管内有液体上升
解析

试题分析:(2)根据题意可知NO2与水反应有硝酸生成,所以紫色石蕊试液会变红,三分子二氧化氮生成一分子一氧化氮,所以反应后气体体积减少,试管中液体页面上升,气体颜色变浅。
点评:此题考察知识点较为陌生,但仔细审题可知考察的思想和基本知识点都是中考要求的基本知识,此题有一定的难度,要多读提,多联系题干。
举一反三
下图是实验室常用的仪器与装置,根据所学知识回答下列问题:

(1)实验室制取氧气,发生装置可选用               (填序号,下同);写出用该发生装置制取氧气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2)为测定所收集氧气的体积,可以选用的装置是                        
(3)硫化氢(H2S)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有毒的气体,密度比空气大,能溶于水,其水溶液呈酸性。实验室通常用硫化亚铁固体和稀硫酸反应来制取它,收集硫化氢气体可选择                   装置;对多余的硫化氢气体,可用NaOH溶液吸收,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实验是化学学习的重要手段。由于受到实验条件的限制,导致许多实验需要改变,或者发生异常现象。
【探究一】
有一乡村中学由于条件所限,仅有一大一小两种试管和稀硫酸。甲(图1)、乙(图2)两学生找来铝制易拉罐皮(代替锌粒),各自设计了一种装置(如图所示),制取并收集一试管氢气。(大试管套在小试管上收集氢气)    

(1)哪个学生设计的比较合理?                      
(2)用较合理的装置制取氢气,要使氢气充满收集氢气的试管,操作过程是               
                    
(3)在家里,还可以用哪些物品代替废易拉罐皮和稀硫酸完成反应?                      
                              (任写一组物质名称)
【探究二】
二氧化碳是造成地球温室效应的元凶,减少它的产生和除去它,成为每个化学工作者的重要任务。小敏、小丽、小静和我为了探究CO2与NaOH的反应,进行了如下研究:
【小敏的方法】在一个充满CO2的软塑料瓶中倒入约体积的NaOH溶液,发现塑料瓶变瘪。小敏宣布验证了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我不同意小敏的看法,理由是                                            
我的做法是                                                               
【小丽的方法】在NaOH溶液中滴加3滴酚酞溶液,再通入CO2,如果CO2和NaOH溶液发生了反应,酚酞溶液应该由红色变成无色。(碳酸钠水溶液呈碱性)
我不同意小丽的看法,原因是                                             
【小静的方法】将CO2通入到NaOH溶液中一段时间,取少许反应后的液体,滴加澄清的石灰水,出现了白色浑浊。写出其中的一个化学方程式:                 
【我的方法】我用的物质与其他三位同学都不一样,证明反应的发生。我的实验过程如下: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结论: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图装置(夹持装置略去),测定某种补钙剂中的含钙量。 

【查得资料】
①该补钙剂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其他成分遇到盐酸时无气体生成且不含钙元素。                               ② 二氧化碳通入足量的氢氧化钡溶液中,会生成白色碳酸钡沉淀[Ba(OH)2+CO2 = BaCO3↓+H2O]
【测定方法】
通过测定B装置中产生沉淀的质量,以确定碳酸钙的质量分数,进而求出钙元素的质量分数。
(1)碳酸钙属于________( 填“酸”、“碱”或“盐”)。
【进行实验】
实验过程中,装置气密性良好。取12g该补钙剂样品进行实验。
(2)观察到:A装置中___                _____,固体逐渐溶解;B装置中产生白色沉淀,实验结束后过滤并称得沉淀质量为19.7g,则该补钙剂中钙元素的质量分数为           %。(结果精确到0.1% )
(3)从A装置中导出的气体除了二氧化碳和水蒸气外,还含有氯化氢。请写出氢氧化钡溶液与氯化氢气体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                          ____。
【交流讨论】
通过小组讨论提出改进实验装置的措施:在A、B装置之间增加洗气装置,以除去氯化氢气体。
(4)经改进后,实验               。
(5)C装置的作用是____                                         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美丽的青海湖不仅让我们感受到自然之美,当地的居民还能从青海湖内“冬天捞碱、夏天捞盐”。当地学校的某化学兴趣小组对捞出来的纯碱进行研究,有的同学认为捞出来的全是碳酸钠,有的同学认为捞出来的纯碱中混有少量的氯化钠。现在他们准备以一包冬天捞出来的纯碱(若含有杂质,只考虑为氯化钠)为研究对象,探究该纯碱样品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小组通过讨论设计了下图中的装置,请你参与探究。(实验前活塞都关闭)

【实验一】称取13.25g纯碱样品完全溶于水,放入甲中,称量丙装置的质量为355g,打开
b、c,甲中现象为       时,再称量丙装置的质量为350.6g,通过计算得出纯碱样品中
碳酸钠的质量分数为  。甲和丙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同学们通过讨论认为上述方法并不能准确测量,其理由可能是       。(写一条即可)
【实验二】通过讨论,改进后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称量丙装置的质量。
②称量样品,检查装置气密性。
③关闭a,打开b,注入足量的稀盐酸。
④打开a、d,鼓入氮气一会儿。
其正确顺序为          (填字序号,可重复)。
【表达与交流】
(1)此实验中丁装置的作用是                    
(2)此实验中鼓入氮气的作用是                           。(2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对CO2是否支持常见金属的燃烧进行探究活动。
【活动一】探究CO2是否支持实验室常见金属镁的燃烧
实验①:将镁条用细砂纸打磨光亮,在酒精灯上点燃,再将燃着的镁条插入充满CO2的集气瓶,发现镁条仍燃烧。生成物除白色MgO外,还有一种黑色固体。
⑴、将镁条用细砂纸打磨光亮,是为了                                 
⑵、镁在CO2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此反应的基本类型是          
⑶、实验①的结论是                          。由该结论可知            (写“能”或“不能”)用CO2灭火器扑灭活泼金属的火灾。
⑷、通过实验①你对燃烧条件的新认识是                              
【活动二】探究CO2是否支持生活中常见金属铁的燃烧,兴趣小组设计如下方案:(本题回答正确将奖励4分,但化学试卷总分不超过60分。)
方案①: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支火柴,点燃火柴,待火柴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方案②:将弯成螺旋状的细铁丝系上一段镁带,点燃镁带,待镁带快燃尽时,插入装有CO2的集气瓶中,观察铁丝能否被引燃。
实验评价:你认为方案     (填①或②)更为科学。
理由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