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分)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关于B实验,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填序号).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

(5分)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1)关于B实验,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填序号).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5分)下列A~D是初中化学中的四个实验装置,请按要求填空:

(1)关于B实验,下列操作不妥的是         (填序号).①检查装置气密性②实验前夹紧止水夹③冷却后再打开止水夹④用硫粉代替红磷
(2)上述实验中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填字母).
(3)下面是初中化学中2组重要的对比实验。

实验1                      实验2
实验1中,最易生锈的是       ,对比铁钉表面的不同现象,可推知防止铁生锈的原理。生活中使用过的菜刀、铁锅等铁制品,清洗后需要及时擦干放置,可以减少________对铁锈蚀的影响。
实验2中,B中涉及到的反应化学方程式是       
答案
(1)④(2)B D(3)A、水(或H2O)、CO2+H2O=H2CO3 
解析

试题分析:(1)用硫粉代替红磷则会产生和氧气体积相等的二氧化硫气体,反应前后瓶子压强不发生变化,冷却至室温打开止水夹不会有水进入瓶子。(2)二氧化碳密度比空气大,A实验用向下排空气法无法收集到二氧化碳;C两个白磷对照仅能说明燃烧需要氧气这一个实验条件。(3)铁制品生锈的两个条件是水和氧气,A同时满足,最容易生锈;铁制品用完后擦干净可以减少水分防止生锈;B中紫色石蕊试液变红是因为二氧化碳和水反应生成碳酸。
点评:对于实验装置的考察一直是中考的必考点,考察较为直接、简单,要注意审清题意。
举一反三
(6分)某化学小组利用下图所示装置测定铜锌合金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图中固定装置已略去)探究过程如下:

1.连接实验装置并检查装置气密性
Ⅱ.向B中加入质量为m的铜锌合金粉末,由注射器A向B缓缓加入稀硫酸,待B中不再有气体产生气体时,夹紧弹簧夹,立即移出D中导管,准确读取并记录量筒内水的体积。
Ⅲ.经过滤等操作,准确称量并记录B中剩余固体物质的质量。
IV.该小组的甲同学根据反应前后B中固体物质的质量计算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乙同学认定量筒内测得水的体积
即为反应生成气体的体积,并利用该气体在常温下的密度,根据化学方程式进行相关计算,得到样品中锌的质量分数。请回答下列问题:
(1)Ⅲ中,正确的操作顺序是:过滤、                     、称量。
(2)通过误差分析,化学小组发现乙同学所用数据不可靠。造成该数据不可靠的原因及其对计算结果的影响是:
①II中,移出D中的导管内留存有水,导致计算结果偏小。
                                                  
(3)①日常生活中为方便使用通常将金属制成合金,伍角币为钢芯镀铜、一元币为钢芯镀镍(Ni)合金①铸造以上硬币用到的材料都是          材料
②选择铸造硬币的材料不需要考虑的因素是            (填序号)。
A.金属的导电性B.金属的耐腐蚀性
C.金属的硬度D.金属价格与硬币面值的吻合度
③以上硬币涉及到Fe、Cu、Al、Ni(镍),已知Ni能够发生如下反应:
Ni+ H2SO4=" Ni" SO4+ H2↑  Fe+ Ni Cl 2=" Ni" + Fe Cl 2
四种金属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为             (用元素符号表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10分)实验室中,利用下列装置可以制取某些气体,请回答下列问题。

⑴写出带标号的仪器的名称:①          ;②         
⑵向气体发生装置内加入药品前,应该进行的操作是                   
⑶实验室若用高锰酸钾制取氧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用双氧水制氧气的化学方程式为                                              
⑷能用C装置收集的气体,必须具备的性质是                        
⑸乙炔又称电石气,是一种无色、无味、密度比空气略小,不溶于水的气体;工业上常用它燃烧产生的高温来切割和焊接金属;实验室用电石(固体)与水反应制取乙炔。你认为制取乙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是          ;收集装置是         (此空2分,回答不全将酌情扣分)。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8分)为了研究外界条件对过氧化氢分解速率的影响,某同学做了以下实验。
实验编号
实验操作
实验现象
 

分别在试管A、B中加入 5 mL 5%(溶液浓度) H2O2溶液,各滴入2 滴相同浓度的CuSO4溶液。待试管中均有适量气泡出现时,将试管A放入盛有5℃左右冷水的烧杯中浸泡;将试管B放入盛有40℃左右热水的烧杯中浸泡。
 
试管A中不再产生气泡;
试管B中产生的气泡量增大。

另取两支试管分别加入5mL 5%H2O2溶液和5 mL 10%H2O2溶液
试管A、B中均未明显见到有气泡产生。
(1)过氧化氢分解的化学方程式为                                
(2)实验①的目的是                                           
实验中滴加CuSO4溶液的目的是                                  
(3)实验②未观察到预期的实验现象,为了帮助该同学达到实验目的,你设计的实验方案是                                                     。(用实验中所提供的几种试剂)。
(4)对于H2O2分解反应,Fe2(SO4)3溶液也有一定的催化作用。为比较Fe2(SO4)3和CuSO4溶液对H2O2分解的催化效果。某化学研究小组的同学分别设计了如图甲、乙所示的实验。请回答相关问题:

如图所示,同学们分别从定性和定量角度进行了比较。
①定性分析:如图甲可通过观察                    ,定性比较得出结论。
②定量分析:用图乙所示装置做对照试验,实验时均以生成40mL气体为准,其它可能影响实验的因素均已忽略。实验中需要测量的数据是               
(5)通过对上述实验过程的分析,在实验设计时,要考虑_________方法的应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为了对一包放置很久的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进行探究,小凡提出了两项探究任务:
(1)探究干燥剂是否失效;
(2)探究失效的干燥剂的主要成分是否是氢氧化钙。
他设计了以下的探究方案:
问题与猜想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1)干燥剂是否失效
取样品放入试管中加适量的水,触摸试管壁。
 
干燥剂失效
(2)失效的干燥剂中含有氢氧化钙
加水充分搅拌、过滤后,用pH试纸测其溶液的pH值
 
有氢氧化钙
你认为探究(2)是否严密?请说明原因                                                        
                  。你认为以CaO为主要成分的干燥剂在空气中放置久了,除能转化为Ca(OH)2外,还可能转化为          ,请简单说明验证的思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3分)吴梁在距一支粉笔的粗端2cm处点上一滴蓝墨水,将粉笔插入盛有酒精的培养皿中。过了一段时间,吴梁发现随着酒精的上升,蓝墨水也在粉笔上不断移动,最后蓝墨水在粉笔上分为两个区域,上半部分是蓝色,下半部分是紫色(如右图所示)。根据上述现象回答下列问题:

(1)蓝墨水属于             (填“纯净物”或“混合物”);
(2)由此实验可以作出的推测是          (填序号)。
①用滤纸条代替粉笔重复上述实验,也能得到相似的实验现象
②不同分子在同种介质(如粉笔)中的运动速度不同
③不能用上述实验的原理分离混合物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