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般烫发常用两种药水先后加在头发上使头发变成波浪状,第一种药水是碱性物质,第二种是酸性物质。为了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对发质+的影响程度,小明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一般烫发常用两种药水先后加在头发上使头发变成波浪状,第一种药水是碱性物质,第二种是酸性物质。为了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对发质+的影响程度,小明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一般烫发常用两种药水先后加在头发上使头发变成波浪状,第一种药水是碱性物质,第二种是酸性物质。为了研究溶液的酸碱性强弱对发质+的影响程度,小明进行实验,步骤如下:
①用水、盐酸、氢氧化钠配制pH分别为1、2、……、14的溶液各50毫升。
②从理发店收集同一个人的若干根基本相同的头发,每组3根,分别浸泡在配制的14种溶液中。
③3小时后取出头发,用纸巾吸干头发上的液体,用测力计测出头发的拉力值(头发被拉断时的拉力大小)。
④记录实验数据求得平均值,绘制图像如下:

(1)为减少对实验结果的干扰,实验中小明对哪些变量进行了控制?_ _ __、__ _ _ (列举两个)。
(2)通过实验,小明得出的初步结论是 _ _ _ _   
(3)为了使实验结果更加准确,请写出一点改进建议:_ _ _  _ _ _   
答案
(1)浸泡时间   溶液的体积等(合理即可)  
(2)碱性对发质影响比较大   
(3)使每组头发数增加一些,这样使实验更加有说服力.(其它合理均给分,如时间方面等)
解析
(1)为了保证实验结果的客观性,需要控制实验过程中的一些变量,如:头发的来源、头发长度、头发的粗细、浸泡时间、溶液的体积等;
(2)从实验数据分析图可以初步得出:碱性对发质影响比较大;
(3)为了实验的更加准确,可以:进行多次实验、增加每组头发数、用不同人的头发重复实验、用其他酸和碱溶液重复实验等。
举一反三
(3分)请回答下列有关金属的问题。
(1)右边是某探究实验装置图。一段时间后,能观察到什么现象?(装置气密性良好,且开始时U型管两端的红墨水液面相平)

(2)X、Y、Z是三种金属固体,将X和Y浸入稀硫酸中,Y溶解并产生氢气,X无变化;将X和Z浸入硝酸银溶液中,X表面有银析出而Z无变化。
①判断X、Y、Z和银四种金属的活动性由强到弱的顺序。
②具体确定一种X后,写出X与硝酸银溶液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化学兴趣小组用下图所示装置进行制取气体实验,请你回答有关问题:

(1)实验仪器a的名称是______________。
(2)甲同学用MnO2和H2O2来制取氧气,应选择的发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MnO2固体在该反应中起____    __作用。
(3)氨气(NH3)是一种无色、有刺激性气味,极易溶于水,密度比空气小的气体。乙
同学用加热熟石灰和氯化铵(均为固体)的方法来制取氨气,乙同学应选择制取氨气的发
生装置和收集装置是             
(4)丙同学称取一定质量KMnO4放在大试管中,将温度控制在250℃加热制取O2,该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                                 ___。实验时应在试管口放一团棉花,其作用是                                     ;用排水法收集氧气的合适时机是                                    ,检验气体是O2的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实验结束时,发现收集到的O2大于理论产量,针对这一现象,同学们进行了如下探究:
【提出猜想】猜想Ⅰ:反应生成的MnO2分解放出O2
猜想Ⅱ:反应生成的K2MnO4分解放出O2
做出上述猜想的理由是_____                                  __。
【实验验证】同学们分为两组,分别进行以下实验:
①第一组同学取一定质量的MnO2,在250℃条件下加热一段时间,冷却后测得MnO2的质量不变。则猜想____________错误。
②第二组同学取K2MnO4在250℃条件下加热,没有用测定质量的方法就得出了猜想Ⅱ是正确的结论。其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                   _ 。
(5)实验结束后,对实验仪器进行清洗。大试管清洗干净的标志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寒假期间,小军给妈妈帮厨,发现一瓶没有标签的无色液体,小军问妈妈这是什么物质,小军妈妈要他猜一猜。
(1)小军打开瓶盖闻了闻,初步判断为白醋。请问小军是利用了白醋的       (填“物理”或“化学”)性质作出的判断。
(2)为进一步判断该液体是否为白醋,小军又进行了以下实验。
取少量该液体放入玻璃杯中,加入适量小苏打粉末(碳酸氢钠),观察,有气泡产生,说明该液体中含有            性(填“酸”、“碱”、“中”)物质。
(3)请你再设计一个简单实验,说明该液体的酸碱性(参照小军的实验方案,要求有简单的实验操作过程和现象,并得出结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4分)(2012•仙桃)实验室有一瓶无色溶液,标签模糊,依稀可见SO4.为探究该溶液中是否有硫酸根,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以下甲、乙方案,并取样品实验、记录相关现象.

请根据上述信息,完成下列问题:
(1)方案甲得出的结论是:不能确定无色溶液中是否含有硫酸根.理由是 _________ .
(2)方案乙得出的结论是:无色溶液中含有硫酸根.则加入足量稀HCl的作用是 _________ ;如果加入稀HCl有气泡产生,则可能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写1个)
(3)另取无色溶液少许,滴入紫色石蕊试液,溶液变红.若溶液中只含有一种阳离子,则方案乙中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2012•仙桃)某学习小组做镁带在空气中燃烧实验时,发现生成物中有黑色固体.针对这一现象,他们开展了如下探究活动.请仔细阅读并完成下列探究报告.
【探究目的】探究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什么物质反应产生的.
【分析猜想】分析空气中各种成分,寻找猜想依据.
空气成分之一: _________ ,化学性质稳定,一般不与其它物质反应.
空气成分之二:氧气,与镁反应生成的氧化镁是 _________ 色固体.
空气成分之三:水蒸气,打磨光亮的镁带放入沸水中,表面会附有白色固体并产生大量气泡;再向沸水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呈现红色.则镁在沸水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_________ .如果将镁带放到水蒸气中,也会发生上述反应,但产生的不是黑色固体.
空气成分之四:氮气、二氧化碳.猜想:可能是镁与N2或CO2反应生成黑色固体.
【实验一】镁带与氮气的反应
(一)获取氮气
(1)把空气液化,然后蒸发,先蒸发出来的气体就是氮气.这种方法属于 _________ (选填“物理”或“化学”)方法.但在实验室里空气不易被液化.
(2)以下是获取氮气的方法及装置,其中得到氮气较纯的是 _________ .(填字母)

(二)燃烧镁带,观察现象
将镁带打磨光亮,点燃,伸入盛N2的集气瓶中,瓶内壁附着一层淡黄色的固体.
(三)实验结论:镁与氮气在点燃的条件下发生化合反应生成淡黄色的氮化镁.该反应
的化学方程式是 _________ .
【实验二】将燃着的镁带伸入盛CO2的集气瓶中,镁带剧烈燃烧,瓶内出现白色固体和黑色固体.CO2与镁发生了置换反应,生成的黑色固体物质是 _________ .
【探究结论】镁在空气中燃烧产生的黑色固体是镁与空气中CO2反应产生的.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