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1)R仪器的名称是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分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分)某兴趣小组利用下列装置进行实验,请回答:
(1)R仪器的名称是 ,用过氧化氢制氧气应选用的发生装置是 (填序号,下同),分解过氧化氢制得的氧气常带有少量水蒸气,欲收集一瓶干燥的氧气,经过的导气管口正确的连接顺序是b接( )( )( )( ) (2)若B装置中装有石灰石和稀盐酸,则该装置可用于制取 气体。收集该气体时通常用 法收集。制这种气体的化学方程式是 。 |
答案
(1)分液漏斗 B d c f e (2)CO2 向上排空气法 CaCO3+2HCl="=" CaCl2+H2O+CO2↑ |
解析
(1)分液漏斗;过氧化氢制取氧气属于固液不加热型,选择庄主B。浓硫酸干燥气体时气体应长管进短管出,氧气密度比空气大,用f装置收集时应从长管进将空气排出。 (2)实验室制二氧也可以用装置B进行,因为二氧化碳的密度比空气大,所以通常用向上排空气法收集,化学方程式为:CaCO3+2HCl═CaCl2+H2O+CO2↑。 |
举一反三
某兴趣小组同学将CO2分别通入澄清石灰水和氢氧化钠溶液中,观察到前者变浑浊,后者无明显现象。
(1)写出二氧化碳与氢氧化钠溶液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2)为探究CO2和NaOH是否发生了化学反应,王强设计了如图所示的A、B实验,验证CO2与NaOH溶液发生了化学反应。实验现象为:A中试管内液面上升;B中气球胀大。 ①王强认为上述实验是可行的,其共同原理是 。 ②李莉提出质疑,她认为上述实验不严谨,其理由是 。要得到科学严谨的结论,仍利用该装置,补做的对比实验是 。 ③杨红通过检验生成物:向B实验后的溶液中加入 ,观察到 现象,从而也证明CO2与NaOH发生了反应。 |
为了探究硫酸溶液中哪一种粒子(H2O、H+、SO42-)能使指示剂变色?设计的实验步骤如下: ①在第一支试管中加入约2mL蒸馏水,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②在第二支试管中加入约2mLNa2SO4(PH=7)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溶液,观察现象。 ③在第三支试管中加入约2mLHCl溶液,滴入几滴紫色石蕊试液,观察现象。 通过上述实验探究,请你回答下列问题: (1)你的假设是 (2)实验①和实验②说明 (3)实验③看到的现象是 ,你得出的结论是 |
(7分)有一包粉末,可能由C粉、Fe2O3粉、Fe粉三种物质中的一种或两种组成。某同学为了探究它的成分,按如下步骤进行实验: (1)先对实验做了如下设想和分析: 取少量粉末于烧杯中,向烧杯中加入过量的稀硫酸,则实验中可能出现的现象与对应结论如下表所示(表中未列完所有情况),请你完成下表:
烧杯中可能出现的现象
| 结论
| ①
| 只含C
| ②
| 含C、Fe2O3
| ③有黑色不溶物,有气泡逸出,溶液呈浅绿色
| 含
| (2)通过实验及分析,确定该粉末为C、Fe2O3的混合物。为了进一步探究C、Fe2O3的性质,他又利用这种混合物补充做了下面两个实验: 实验1:将此粉末在空气中灼烧至质量不合理再变化,待冷却到室温后,取剩余固体于烧杯中,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反应完全后静置,烧杯中 (填“有”或“无”)不溶物,溶液呈 色。 实验2:将此粉末隔绝空气加强热(若两种物质恰好完全反应),静置,再加入过量稀硫酸,充分反应后,所得溶液中的溶质是 、 。 |
(8分)某研究性学习小组为了探究一瓶久置的氢氧化钠溶液是否变质,就从该瓶中分别取适量溶液于A、B两支试管,进行实验探究。 ①向A试管中滴入无色酚酞试液,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没有变质; ②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的稀盐酸,根据实验现象,有同学认为原NaOH溶液已经变质。 实验分析: (1)根据同学们的实验结论,应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分别是: A试管 ,B试管 。 (2)写出向B试管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时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一定发生的反应 ; 可能发生的反应 。 (3)显然,他们的实验结论是矛盾的。实验中,根据试管 (填A或B)的现象作出的结论肯定是错误的,原因是 。 (4)你能设计一个新的实验方案证明原试液确已变质,你将获得4分的奖励分(但卷面总分不超过60分!),请你在下面写出步骤、现象及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
小军同学在做家庭小实验时.向热的大米粥中加入碘酒,发现未变蓝色。面对“异常”现象,他不应该采取的做法是A.向老师请教 | B.查找相关资料,探究原因 | C.反复实验。并观察是否有相同现象 | D.认为自己做错了,继续做其它实验 |
|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