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眉山23)、实验表明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经查阅资料得知:①S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CO2不能;③

(10眉山23)、实验表明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经查阅资料得知:①S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CO2不能;③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10眉山23)、实验表明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能发生反应。经查阅资料得知:
①SO2可使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②SO2可使品红溶液的红色褪去,而CO2不能;
③SO2可与酸性的KMnO4溶液反应使其褪色,而CO2不能;
④CuSO4为白色粉末,遇水可生成胆矾。
在对该反应的产物的探究中需用下列A、B、C装置:

请根据提供的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1)浓硫酸与焦炭在加热的条件下发生如下反应:
C + 2H2SO4(浓)X↑+ 2SO2↑ + 2H2O 则生成物X的化学式为           
(2)若要证明产物中有水,则要用           装置(填装置的编号)。
(3)若按B、A、C的顺序组装,不能证明产物             
(4)若按C、B、A的顺序组装,则能证明产物             
(5)若要证明这三种产物,正确的组装顺序是                       ,装置B中的品红Ⅰ的作用是                      ,品红Ⅱ的作用是                          
答案
(1)CO2   (2)A    (3)H2O    (4)SO2    (5)ABC   证明产物中的SO2     检验SO2是否完全反应
解析
分析:(1)根据质量守恒定律化学反应前后原子种类和数目不变;
(2)根据水的特性能使无水硫酸铜变蓝来回答;
(3)根据按B、A、C的顺序组装分别所起的作用来回答本题;
(4)根据ABC各装置的作用来回答;
(5)主要根据二氧化硫与二氧化碳的性质区别来考虑本题.
解答:解:(1)反应前碳原子有1个,氢原子有4个,硫原子有2个,氧原子有8个,生成物中有2个硫原子,6个氧原子,4个氢原子;所以生成物中还少1个碳原子和2个氧原子即二氧化碳;
(2)硫酸铜是白色粉末遇到水会生成五水硫酸铜,变成蓝色,所以用A装置检验是否有水生成;
(3)若按B、A、C的顺序组装,气体在通过B后经过了品红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已经带上了水,再通过硫酸铜,已经没有意义了,使硫酸铜变色的水到底是原来的还是品红溶液和高锰酸钾溶液中的水,无法判断,故不能检验水的存在;
(4)若按C、B、A的顺序能够鉴别二氧化硫的存在,不能鉴别二氧化碳的存在,因为二氧化硫和二氧化碳都能使石灰水变浑浊,而二氧化硫的检验是利用二氧化硫和高锰酸钾反应而使高锰酸钾褪色来证明的;
(5)通过ABC的顺序就能把三中气体都能鉴别出来,能使硫酸铜变蓝说明有水生成,通过B装置时既能鉴别出二氧化硫的存在,又能把二氧化硫除去,再通过石灰水变浑浊了说明就有二氧化碳存在了.
故答案为:(1)CO2
(2)A;
(3)H2O;
(4)SO2
(5)ABC;证明产物中的SO2;检验SO2是否完全反应.
举一反三
(10芜湖15).(7分)某化学小组的同学将一枚洁净的铁钉放入食盐水中(如图,装置气密性良好)。一段时间后,进行观察。请你一起参与分析,并完成后续实验设计。

〔观察现象〕①装置中右侧导管的液面升高。
②铁钉生锈,试管底部有黑色固体物质。
〔提出问题〕导管中液面为何升高?黑色固体物质又是什么?
〔理论分析〕小组同学根据已学习过的知识分析得知,液面上升的原因是             
                                                              
〔猜想与假设〕小组中的小明同学猜测该黑色固体可能含有:①Fe、②Fe3O4、③FeCl3
④C四种物质
〔分析与验证〕小组同学根据小明的四种猜测做了以下分析:
(1)小红同学认为不可能含有氯化铁,该结论也得到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2)小强同学认为一定含有碳,该结论也得到了小组同学的认可,理由是             
(3)小组同学不能确定是否含有铁,请你帮他们设计方案进行确认: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实验结论
你选用的试剂是:
                   
 
 
 
〔知识链接〕相信你一定在家中做过铁钉分别在水以及食盐水中生锈的实验,你的结论之一是铁钉在                        (填“水”或“食盐水”)中生锈快。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浙江嘉兴35)小明在购买氢气球时,看到摊主正在把废旧铝锅碎片投入盛有某种液体的铁制容器中,盖上容器盖子后,氢气就从导管口出来。
小明根据初中学过的科学知识,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这种液体到底是什么?第二天小明请教老师,老师没有直接告诉答案,而是在实验室配制了一种液体后,对小明说:铁制容器中装的就是这种液体,它是一种常见化合物的溶液。还提供了相关信息,请小明自己动手探究。
提供的信息:许多金属或它们的化合物在灼烧时都会使火焰呈现特殊的颜色。如:钾——紫色;钠——黄色;钡——黄绿色;钙——砖红色。
下表是小明的实验步骤和现象记录:
序号
实验步骤
实验现象

观察溶液
无色液体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滴加紫色石蕊试液
紫色石蕊试液变蓝色

另取少量溶液在酒精灯火焰上灼烧
火焰呈现黄色

取少量该溶液于试管中,先滴加硫酸铜溶液,再滴加稀盐酸
先有蓝色沉淀生成,加入稀盐酸后沉淀消失,无其它明显现象
回顾与解释:
(1)小明认为铁制容器中的液体肯定不是稀硫酸或盐酸。理由是   
(2)在步骤④中,小明加入稀盐酸的目的是防止   的干扰(填写离子符号)。
(3)小明通过实验,可得出该溶液中的溶质是   
(4)小明想进一步了解铝和这种溶液反应的原理,再次请教科学老师,老师启发小明说:铝和这种溶质以及水发生反应,生成含有偏铝酸根离子(AlO2)的盐和氢气两种物质。请你尝试写出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浙江杭州34).某校兴趣小组的同学在网上看到:茶叶是碱性食品,喝茶可以溶浴解脂肪而减肥,他们设计了探究的课题是:比较不同产地茶叶泡出液的酸碱度及茶水是否能溶解脂肪而有减肥作用。他们的实验过程如塑下:
①从市场上购买了三种不同产地的茶叶,编号为A.B.C。
②取A、B、C三种茶叶分别在相同的条件下,用开水冲泡。
③用pH试纸分别到杯中蘸取A.B.C三种茶叶的泡出液,和标准比色卡比对’测得它们的 pH分别为5.4、6. 3、6. 0。
④将形状、大小、质量相同的脂肪小块,分别放入盛有三种茶叶泡出液的相同杯中,在适宜的温度下保温5小时后,分别滤出脂肪块,吸干表面水分并称量。根据脂肪块在茶水中浸泡前后的质量变化(不考虑脂肪块吸水),判定茶水能否溶解脂肪。
请回答下列问题:
(1)以上实验操作步骤中错误的是               
(2)在第②步实验操作中“相同的条件主要是指:水的温度、茶叶的质量、冲泡的时间及
_   _       应相同。
(3)组内有看的同学认为,第④步实验设计不严密,需要改进的是               。在第④步实验中, 根据实验的目的,适宜的温度应控制在         左右。
(4)有人将茶水倒入有水垢的热水瓶中浸泡一下时间后振荡,发现水垢大部分消失了,产生这种现象的化学原理最可能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浙江绍兴31).某科学兴趣小组成员在查阅资料时了解到:牙膏除主要活性成分外。还有约占牙膏成分50%的CaCO3[或Si02、Al(OH)3、CaHP04]等摩擦剂和保持牙膏湿润的甘油等物质。于是对自己牙膏中的摩擦剂是什么产生了兴趣。

【建立假设】我牙膏中的摩擦剂有碳酸钙。
【进行实验】
①取2厘米长牙膏于小烧杯中,加入10毫升蒸馏水,充分搅拌,静置一段时间,分离上层清液和沉淀,待用;
②用pH试纸测定所得溶液的pH大于7,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
③取少量沉淀物,加入过量的稀盐酸,沉淀全部溶解并有大量气泡产生,将产生的气体通入澄清的石灰水中,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写出澄清石灰水变浑浊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
【实验结论】我牙膏中的摩擦剂一定有碳酸钙。
【反思交流】有同学指出上述实验没有对__________是否存在进行检验,因此,实验结论不成立。
【拓展延伸】资料表明可以利用钙离子与草酸根离子(C2O42-)结合产生草酸钙沉淀来检验钙离子。请写出草酸铵[(NH4)2C2O4]溶液和氯化钙溶液反应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2010.浙江丽水32).鼠妇(如图甲)喜欢生活在阴暗的地方。在探究“光对鼠妇生活的影响”时,有同学发现用不同的瓶装收集到的鼠妇时,瓶内的明暗程度可能会影响实验的结果。因此,又做了如下实验:八个研究小组在野外阴暗的地方各自收集了10只鼠妇,第一组至第四组将鼠妇装在无色透明的塑料瓶中,第五组至第八组将鼠妇装在褐色的瓶中,带回实验室。实验时,各小组都把10只鼠妇随机均分为两份,放在如图乙所示的纸盒中,阴暗处中央放5只,明亮处中央放5只,然后观察鼠妇的分布。下表是各小组在几分钟后观察到的鼠妇分布数及平均值:

 
无色瓶
褐色瓶
一组
二组
三组
四组
平均值
五组
六组
七组
八组
平均值
明亮处/只
8
7
9
8
8.0
1
2
1
3
1.8
阴暗处/只
2
3
1
2
2.0
9
8
9
7
8.2
(1)观察上表中第一组到第四组的实验数据,可以得出“鼠妇喜欢明亮处”的结论,分析其主要原因是在回实验室的路上,用无色瓶带回的鼠妇已经与明亮环境相   
(2)为了减少对“光对鼠妇生活影响的实验”的干扰,在将收集到的鼠妇带回实验室时应选用   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