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①~⑥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只有D、E、M为单质,且D为最轻的气体。H和L的组成元素相同。① A+B→C       

(6分)①~⑥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只有D、E、M为单质,且D为最轻的气体。H和L的组成元素相同。① A+B→C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分)①~⑥为初中化学常见物质的相互转化关系(反应条件已略去)。其中只有D、E、M为单质,且D为最轻的气体。H和L的组成元素相同。
① A+B→C         ② A→D+E     ③ F→A+E     ④ G+K→H+A
⑤ G+M→L+D     ⑥ Q+K→M+B
(1)则D为__________________。
(2)写出物质的化学式:C          、F          
(3)写出反应的化学方程式:③           ;④       ;⑥      
答案
(1)H2         (2)H2CO3     H2O
(3)2H2O2  2H2O +O2↑  Fe2O3 + 3H2SO4 = Fe2(SO4)3 +3H2O (或与盐酸反应)
3CO + Fe2O3高温 2Fe +3 CO2
解析

试题分析:解答推断题,要找出解题的突破口,或者说是“题眼”,常见的“题眼”有:特殊的物质颜色,特殊的反应条件及反应现象,甚至特殊的反应类型等,此题的“题眼”是且D为最轻的气体,可以判断D为氢气,再通过特殊的反应② A→D+E,可以判断A为水,E自然为氧气,所以发生反应③ F→A+E,F为过氧化氢,在根据反应⑤ G+M→L+D,要产生氢气,是通过金属与酸反应,而M为单质,所以最常见的为铁,G为酸(常见为盐酸或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而H和L的组成元素相同,所以根据④ G+K→H+A,可以判断是氧化铁与盐酸或稀硫酸反应生成氯化亚铁或硫酸亚铁,由于反应⑥ Q+K→M+B生成M铁,所以K为氧化铁,G自然为盐酸或稀硫酸,再结合反应① A+B→C,B能与水反应,所以可判断A为二氧化碳,自然Q为一氧化碳
(1)则D为H2
(2)C物质的化学式为H2CO3,F物质的化学式为:H2O2
(3)反应③的化学方程式为:2H2O2 2H2O +O2↑,反应④的化学方程式为:Fe2O3 + 3H2SO4 = Fe2(SO4)3 +3H2O,反应⑥的化学方程式为:3CO + Fe2O3高温2Fe +3 CO2
举一反三
下列物质的鉴别方法不正确的
A.用水鉴别蔗糖和硝酸铵B.用闻气味的方法鉴别水和酒精
C.用灼烧法鉴别棉花和羊毛D.用燃烧的木条鉴别二氧化碳和氮气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的方法可行的是
A.用稀盐酸区分氢氧化钠溶液和澄清石灰水
B.用稀硫酸区分木炭粉和氧化铜粉末
C.用蒸馏水区别四氧化三铁粉末和铁粉
D.用铜片区别稀盐酸和稀硫酸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的任务之一就是对物质进行鉴别。下列鉴别不合理的是
A.氯化钾溶液和蒸馏水:各取一滴于毛玻片,加热蒸干,有白色痕迹的是前者
B.碳酸钠溶液和氢氧化钙溶液:各取少量于试管,滴加酚酞,不变色的是前者
C.稀盐酸和稀硫酸:各取少量于试管,滴加氯化钡溶液,有白色沉淀的是后者
D.氢气和甲烷:分别点燃,罩上内壁附有澄清石灰水烧杯,出现浑浊的是后者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列是除杂质或物质鉴别的方法,其中正确的是(  )
A.FeSO4溶液中含有CuSO4,可以加入过量铜粉,经过过滤处理。
B.铜粉中含有少量铁粉,可以加入足量的稀硫酸,经过过滤处理。
C.要鉴别一氧化碳和氢气,可用燃着的木条。
D.要鉴别氮气和氧气,可用澄清石灰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是小妮同学用多种方法来鉴别物质的情况,其中完全正确的是
 
需鉴别物质
分别取样后所加试剂或方法
方法1
方法2
A
硝酸铵和氢氧化钠
加适量水溶解后测温度变化
加熟石灰研磨并闻气味
B
氧气和氮气
插入带火星的木条
闻气味
C
木炭粉末和氧化铜粉末
稀硫酸
加水溶解
D
黄铜和黄金
互相刻划,比较硬度
观察颜色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