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反应前氧化铁和碳粉的质量分别为16克和0.6克,反应后得到气体A和14.4克黑色固体B.(1)计算白色沉淀的质量;(2)通过计算推断黑色固体B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反应前氧化铁和碳粉的质量分别为16克和0.6克,反应后得到气体A和14.4克黑色固体B.(1)计算白色沉淀的质量;(2)通过计算推断黑色固体B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如图所示的实验中,反应前氧化铁和碳粉的质量分别为16克和0.6克,反应后得到气体A和14.4克黑色固体B.

(1)计算白色沉淀的质量;
(2)通过计算推断黑色固体B的化学式.
答案
(1)10g;(2)FeO.
解析

试题分析:(1)由题意可知,生成的气体A是二氧化碳,生成二氧化碳的质量=16g+0.6g﹣14.4g=2.2g
设生成白色沉淀的质量为x
CO2+Ca(OH)2=CaCO3↓+H2O
44            100
2.2g           x
根据:解得x=10g
(2)根据现象判断黑色固体没有铁和碳.
氧化铁中含铁元素的质量=16g××100%=11.2g;
根据反应前后元素种类不变,则B中铁元素的质量为11.2g,则黑色固体B中含氧元素的质量=14.4g﹣11.2g=3.2g
若固体B的化学式为FexOy,由化合物中
原子的个数比=则x:y==1:1;
所以固体B的化学式为:FeO.
举一反三
A、B、C、D、E分别是镁片(无锈)、氯化铜溶液、氢氧化钠溶液、氧化铜粉末、稀盐酸中的一种物质,用两个圆圈相切表示两种物质在常温下能反应,且A与B反应无现象,A与C反应生成D溶液.请回答下列问题:

(1)在A、B周围画出C、D、E,并将物质名称(或化学式)标在圆中
(2)写出B和D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描述A与E反应的实验现象为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有三个集气瓶,分别盛有空气、氮气、氧气,欲鉴别它们,较好的方法是
A.用带火星的木条伸入瓶内B.用燃着的木条伸入瓶内
C.向各瓶中倒入澄清石灰水D.用燃着的镁带伸入各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区别下列各组物质,所选择的试剂或方法错误的是(  )
A.水与澄清石灰水——二氧化碳气体B.氢气和氦气——燃着的木条
C.空气和氧气——带火星的木条D.氮气和二氧化碳气体——燃着的木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A~I都是初中化学中的常见物质,且有如下图所示转化关系(部分反应物、生成物及反应条件均已略去)。已知A为金属单质,其它均为化合物。F为大理石的主要成分,E为一种常见的不挥发性酸。
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B的化学式_________________。
(2)I和E发生反应的基本反应类型              
(3)G转化为H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某研究性学习小组对中和反应进行探究,请你参与实验:
实验1:证明酸和碱发生了反应
稀盐酸和NaOH溶液混合没有明显现象,小丽同学按图1进行实验,证明了盐酸和
NaOH溶液发生化学反应,他依据的实验现象是                      
   
实验2: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
小明同学取变色硅胶(吸水后由蓝色变红色)、无水醋酸(一种酸,常温下为无色液体)和氢氧化钠固体进行图2所示的三个实验。
(1)加入试剂后,要迅速塞紧橡胶塞的目的是                   
(2)能证明酸和碱反应有水生成,依据的现象是                 
实验3:测量酸和碱反应过程的pH
(1)实验过程中用传感器实时获得溶液的pH,要得到如图所得变化曲线,所进行的操作是         (填字母)。

A.将盐酸溶液逐滴滴加到氢氧化钠溶液中
B.将氢氧化钠溶液爱滴滴加到盐酸溶液中
(2)0—t1时,溶液的酸碱性变化情况是_________________。根据图溶液pH的变化,判断酸和碱发生反应的依据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