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分)小氢、小氦、小锂、小铍、小硼5位同学到实验室做实验。桌上有7种白色固体粉末,分别是CaCO3、Na2CO3、NaHCO3、Ca(OH)2、NaOH、Ca

(6分)小氢、小氦、小锂、小铍、小硼5位同学到实验室做实验。桌上有7种白色固体粉末,分别是CaCO3、Na2CO3、NaHCO3、Ca(OH)2、NaOH、Ca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6分)小氢、小氦、小锂、小铍、小硼5位同学到实验室做实验。
桌上有7种白色固体粉末,分别是CaCO3、Na2CO3、NaHCO3、Ca(OH)2、NaOH、CaO、NaCl。
他们提前查资料得知:
NaHCO3溶液与碱反应生成盐:2NaHCO3 +Ca(OH)2="=" CaCO3↓+Na2CO3+ H2O;
Na2CO3、NaHCO3显碱性。
(1)小氢取上述物质中的一种于试管中,加水振荡得无色溶液,滴加酚酞无现象。小氢取的物质是      
(2)上述物质中,有一种常用作食品干燥剂,小氦在饼***包装袋里看见过。其干燥原理是(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3)小锂取上述物质中的两种于试管中,加足量的水振荡,浑浊。过滤,向滤液中滴加酚酞试液显红色。两种物质的组合可能有      种 。
(4)小铍和小硼取Na2CO3固体于三支试管a、b、c中,又取Ca(OH)2固体分别加入上述三支试管,加足量的水振荡,均变浑浊,发生反应的方程式是            。接着将上述产物分别过滤,试管a的滤液分装在a1、a2两支试管中,试管b的滤液分装在b1、b2两支试管中,试管c的滤液分装在c1、c2两支试管中。向a1、b1、c1三支试管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只有c1浑浊;向a2、b2、c2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只有b2有气体产生。请解释出现不同现象的原因             。
答案
(1)NaCl
(2)CaO+ H2O="=" Ca(OH)2
(3)9
(4)Na2CO3 + Ca(OH)2 ="=" CaCO3 ↓+ 2NaOH
试管a中所加试剂恰好反应,试管b中所加Na2CO3过量,试管c中所加Ca(OH)2过量
解析

试题分析:(1)从加水振荡得无色溶液,滴加酚酞无现象,可知该物质溶于水且溶液呈中性;由于碳酸钙不溶于水不能形成溶液,Na2CO3、NaHCO3、Ca(OH)2、NaOH的溶液均呈碱性,而CaO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溶液也呈碱性,都不可能,只有氯化钠溶于水且溶液呈中性。
(2)氧化钙易吸水变成氢氧化钙,是常用的干燥剂,其反应原理是CaO+H2O═Ca(OH)2
(3)根据题意,两物质加足量的水振荡,浑浊,且最后溶液能使酚酞变红,说明二者混合有沉淀产生,且溶液呈碱性;由于碳酸钙本身不溶于水,所以凡是溶于水呈碱性的物质与其组合均符合该条件,故则有CaCO3和Na2CO3、NaHCO3、Ca(OH)2、NaOH、CaO中的任意一种组合均可;另外,Na2CO3、NaHCO3和Ca(OH)2反应时也有碳酸钙沉淀生成,且同时生成了氢氧化钠,故也符合;由于CaO和水反应生成的氢氧化钙溶液,故于Na2CO3、NaHCO3反应,同样有此现象,所以符合条件的组合共有9种。
(4)碳酸钠与氢氧化钙反应会生成碳酸钙的沉淀和氢氧化钠,故其反应化学方程式为:Na2CO3 +Ca(OH)2 =CaCO3 ↓+2NaOH;反应后的溶液中分别通入二氧化碳气体,只有c1浑浊,说明该溶液中有氢氧化钙剩余,向三支试管中分别加入过量的稀盐酸,只有b2有气体产生,说明该试管中有碳酸钠剩余;从而可判断试管a中所加试剂恰好完全反应,试管b中所加Na2CO3过量,试管c中所加Ca(OH)2过量。
点评:本题属基础性知识考查题,解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常见物质的性质,以及有关物质间反应的现象,要求学生在平时的学习中要加强相关知识的储备。
举一反三
除去下列物质中的杂质,所用的试剂和方法不正确的是
A.除去二氧化碳中混有的一氧化碳不能用点燃的方法
B.除去氯化钾中混有的二氧化锰可以用溶解、过滤、蒸发的方法
C.除去铜粉中混有的锌粉可以用加入过量的稀盐酸、过滤、洗涤、烘***方法
D.除去生石灰中混有的碳酸钙可以用加水溶解后过滤的方法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除去下列各组物质中的杂质,所选用的试剂(足量)正确的是
序号
物质
杂质
选用的试剂

Fe
Fe2O3
稀盐酸

CO
CO2
NaOH溶液

CaO
CaCO3
H2O

NaCl溶液
Na2CO3
Ca(OH)2溶液
A. ②             B.①②        C.①③       D.②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7分)现有A、B、C三种初中常见物质,其中两种为氧化物。请根据下列叙述回答问题。
(1)向A中加入C 物质,则生成B,B为一种碱,A、B含有相同的金属元素,则C为____________。将A放入饱和的B溶液中,出现白色浑浊,该白色浑浊物为_________,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若A含两种元素,A发生复分解反应同时生成B和C,则A的化学式为_______,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A是一种红色固体,能溶于稀盐酸,得到黄色溶液。且A、B、C三种物质存在下列相互关系A→B→C,则C所属的物质类别可能是______________。
A.酸      B.碱   C.盐    D.氧化物   E.单质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下表选项中,除去物质中所含杂质的方法正确的是
选项
物质
杂质
除杂质方法

氯化钠溶液
氢氧化钠
加盐酸至PH=7

铁粉
铜粉
加入过量的稀盐酸

氮气
二氧化碳
将气体通过氢氧化钠溶液后干燥

二氧化碳
一氧化碳
混入氧气后点燃
A.①②      B.②③       C.①③     D.③④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下列用字母表示的八种物质是由H、O、C、Na、Ca中的几种元素组成。
(1) A、B均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其中A是人类生存所必需的物质之一,B在一定条件下能够分解得到A,则A的化学式为     ,写出B生成 A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2) D、E也是由两种相同元素组成,且在常温下均为气态氧化物,其中D可以作燃料,写出D转化为E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3) F、G均由3种元素组成,且属于同一类物质, G能转化为F,则F的化学式为       ,写出G转化为F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4) M在加热条件下可以生成A、E和另一种物质Q,写出这个反应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__。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