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B.常温下可用Fe与AgCl反应制取AgC.用过量的Cu(OH)2除去

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B.常温下可用Fe与AgCl反应制取AgC.用过量的Cu(OH)2除去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认识或说法中,正确的是 
A.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可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
B.常温下可用Fe与AgCl反应制取Ag
C.用过量的Cu(OH)2除去CuSO4溶液中的少量H2SO4
D.可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可确定它们的活动性顺序

答案
C
解析
A、活泼金属也可与盐酸反应放出气体氢气,因此向某固体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在未证明气体为二氧化碳时,不能证明该物质中一定含有CO32-;故A不正确;
B、由于氯化银不溶于水,因此虽然铁的活动性比银强,但铁却不能与氯化银反应而得到银;故B不正确;
C、向混有少量的H2SO4的CuSO4溶液中加入过量的Cu(OH)2,氢氧化铜与硫酸反应生成硫酸铜和水,在除去硫酸同时不引入新杂质,可达到除去杂质的目的;故C正确;
D、分别将Mg、Fe、Cu、Ag放入稀盐酸中,由于铁、镁可与盐酸反应而铜、银不能与盐酸反应,无法判断它们的活动性顺序;故D不正确;
故选C.
举一反三
下列实验目的对应的实验方法正确的是
 
实验目的
实验方法
A
比较铜和银的金属活动性
分别将铜丝和银丝放入稀盐酸中,观察现象
B
除去CO2中的少量 CO
点燃混合气体
C
鉴别二氧化碳、氧气和空气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D
比较空气和呼出气体中CO2的含量
将燃着的木条分别伸入瓶中,观察现象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除去CO2中混有少量CO的方法是     
A.通入水中B.通入澄清石灰水
C.通入石蕊溶液D.通过灼热的氧化铁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6分)如下图所示,瓶中X为固体,滴管内Y为液体,烧杯内为澄清石灰水,当Y滴入瓶中,通入烧杯内的导管口有气泡冒出。

(1)若固体X为白色,滴入Y后,澄清石灰水变浑浊。
则:X是         ,Y是        
(2)若固体X为白色,滴入Y后,澄清石灰水未浑浊。
则:X是         ,Y是        
(3)若固体X为黑色,滴入Y后,澄清石灰水未浑浊。
则:X是         ,Y是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鉴别空气、氧气、二氧化碳三瓶气体,可选用的方法是
A.加入紫色石蕊试液B.闻气体的气味
C.加入澄清石灰水D.将燃着的木条伸入瓶中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归纳与比较”是学习化学的重要方法,下列有关CO2与CO的知识归纳不正确的是
A
组成
1个二氧化碳分子比1个一氧化碳分子多1个氧原子
B
性质
都是无色无味的气体;都能溶于水,水溶液显酸性;都能燃烧等
C
用途
CO2可用于光合作用、灭火等;CO可用作气体燃料、冶炼金属等
D
危害
CO2过多会造成“温室效应”;CO是空气污染物之一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