许多食品包装袋内都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某同学对一包干燥剂做了一系列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表,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问题与猜想实验步骤

许多食品包装袋内都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某同学对一包干燥剂做了一系列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表,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问题与猜想实验步骤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许多食品包装袋内都有一个小纸袋,上面写着“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某同学对一包干燥剂做了一系列探究,其实验方案如下表,请你将表格补充完整:
答案
问题与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与反应方程式实验结论
问题:小纸袋中的物质能否继续作干燥剂______1、取足量小纸袋中的固体放入烧杯中,加入适量水,触摸杯壁
杯壁不热
不能作干燥剂(生石灰与水反应要放热)
猜想: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
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
碳酸钙能和盐酸反应生成能使石灰水变浑浊的气体二氧化碳;氢氧化钙属于碱,水溶液显碱性,能使酚酞试液变红色.
举一反三
问题与猜想实验步骤实验现象与反应方程式实验结论
不能不发热不能作干燥剂(生石灰与水反应要放热)
1、可能是碳酸钙



2、可能是氢氧化钙




3、可能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钙
1、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并且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2、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水,充分溶解后取上层清液,向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
3、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向试管中加入水,充分溶解后取上层清液,向清液中加入酚酞试液;
另取小纸袋中少量固体于试管中,加入稀盐酸,并且把产生的气体通入石灰水中
1、加入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CO2+Ca(OH)2=CaCO3↓+H2O

2、酚酞试液变红色

3、酚酞试液变红色;
加入稀盐酸时有气泡产生,石灰水变浑浊
反应方程式:CaCO3+2HCl=CaCl2+H2O+CO2
CO2+Ca(OH)2=CaCO3↓+H2O
1、固体是碳酸钙



2、固体是氢氧化钙




3、固体是碳酸钙和氢氧化钙
某化学课外兴趣小组通过查阅资料知道过氧化钠(Na2O2)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钠和氧气,于是他们做了以下探究实验.
实验1:向包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脱脂棉上滴水,脱脂棉燃烧起来.
请你对脱脂棉燃烧的原因进行分析______.
实验2:向盛有过氧化钠粉末的试管中加入水,充分反应后,取试管中的少量溶液放入另一小试管中加入几滴无色酚酞试液,溶液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
[提出问题]溶液为什么先变红,过了一会,红色又褪去了呢?
[猜想]甲同学认为是氢氧化钠溶液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反应的缘故,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猜想不正确,理由是______.
[查阅资料]①滴加酚酞呈现红色的溶液遇到H2O2时,H2O2可以破坏酚酞的结构,使酚酞在碱性溶液中不能再显红色;②酚酞在稀碱性溶液中稳定显红色,而在浓氢氧化钠等溶液中显红色后又褪色.
[猜想]通过查阅资料后,该兴趣小组对溶液的红色褪去的主要原因进行了猜想.
猜想A: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可能生成了H2O2;猜想B:生成的氢氧化钠溶液可能太浓.
[实验探究]请你将下列实验方案填写完整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猜想实验操作实验现象结论
A
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______

______
猜想A
正确
B
取过氧化钠与水反应后的溶液放入试管中,
______液

______
猜想B
错误
干燥剂“碱石灰”是氧化钙和氢氧化钠的混合物,在空气中容易变质.某研究小组对一只干燥管里的“碱石灰”样品的成分进行实验探究.
【提出猜想】
猜想Ⅰ:没有变质,只含有氧化钙和氢氧化钠.
猜想Ⅱ:部分变质,含有…
猜想Ⅲ:完全变质,只含有碳酸钙、碳酸钠.
【实验探究】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操作现象结论
试管外壁发烫,得到浑浊的液体.推测样品中含有______
滤渣溶解,产生大量气泡.写出产生大量气泡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产生白色沉淀.写出产生白色沉淀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
工业纯碱中常含有NaCl、Na2SO4等杂质,可用下图装置测定工业纯碱中有效成分的含量.
实验过程的主要步骤是:
①准确称取干燥试样xg(x>2),放入广口瓶C中;②准确称量装有碱石灰(可吸收CO2)的干燥管的质量yg;③从分液漏斗中缓缓注入稀H2SO4,至不再产生气体为止;④缓缓鼓入空气数分钟;然后将干燥管卸下,准确称量其质量zg.
请根据以上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装置C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
(2)装置A的作用是______,如果不用装置A,会导致实验结果偏______(填“大”、“小”或“不变”,下同).
(3)装置B的作用是______,如果不用装置B,会导致实验结果偏______.
(4)第④步中缓缓通入空气的作用是______,如果不通入空气,会导致实验结果偏______.
(5)试样中Na2CO3的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
(6)现有26.5gNa2CO3和NaCl的混合物,向其中加入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盐酸109.5g,充分反应后,再加入密度为1g/cm3、溶质质量分数为10%的氢氧化钠溶液40mL,此时恰好完全反应,所得溶液的pH为7.试求:
①原混合物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
②所得溶液中溶质的质量分数.
工业纯碱主要成分是无水碳酸钠,其中还含有少量氯化钠,为测定工业纯碱中碳酸钠的质量分数,某学生设计了如下图装置:

操作顺序是:
(1)准确称取盛有碱石灰的干燥管的质量(m1g),再准确称取一定质量纯碱mg并全部放入A中;
(2)组装全部反应装置并检查气密性,关闭d;由e逐滴加入稀硫酸至不再产生气泡为止;
(3)打开d,慢慢鼓入空气10min;
(4)再称干燥管的总质量为m2g.
①必须鼓入空气的目的是______.
②不设置装置C将使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
③不设置装置B将使测定结果______(填偏大、偏小或不变),原因是______.
④Na2CO3质量分数的计算式为______.
铜锈的主要成分是铜绿,某化学兴趣小组为了研究铜生锈的条件,进行了如下图所示的实验.一个月后,发现B中的铜丝慢慢生锈,且水面处铜丝生锈较为严重,而A、C、D中的铜丝基本无变化.试根据实验回答下列问题:

(1)铜生锈所需的条件是:铜与______相互作用发生化学反应的结果.
(2)写出铜生锈产生铜绿的化学反应方程式______.
(3)推测铜和铁,______更易生锈.由此可得出的结论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