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我们周围可能引起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因素很多.我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稀氨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原理,设计了一个“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我们周围可能引起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因素很多.我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稀氨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原理,设计了一个“

题型:南通难度:来源:
空气中的二氧化碳约占空气总体积的0.03%,但我们周围可能引起二氧化碳含量变化的因素很多.我校初三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利用稀氨水与二氧化碳反应的原理,设计了一个“测定学校不同地点空气中二氧化碳相对含量”的实验方案,请你参与他们的实验过程.
(1)将2滴浓氨水滴入500mL蒸馏水中制成稀氨水(呈弱碱性),滴入几滴 ______指示剂,溶液呈浅红色.将得到的溶液保存在密闭的细口瓶里.
(2)兴趣小组的三位同学用50mL注射器吸取上述稀氨水10mL并密封,然后分别到操场、教室和宿舍三个地点抽气到50mL刻度处,用食指堵住注射器的吸入口,充分振荡;再将注射器吸入口向上,小心将余气排出.重复上述操作若干次(n),直至注射器内的溶液 ______,说明上述实验过程发生了 ______反应.
(3)完成实验数据处理,并得出结论:人密集的地方,空气流动差的地方,二氧化碳浓度高
答案
取样地点取样时间抽气次数(n)空气中的CO2的体积分数结论
操场2006.3.2/17:00540.030% 
教室2006.3.2/17:00360.045%
宿舍2006.3.2/17:0045 
(1)稀氨水呈碱性,遇碱变红的是无色酚酞试液,故答案为:无色酚酞.
(2)二氧化碳溶于水生成的碳酸,稀氨水是一种弱碱,酸碱发生中和反应,反应后溶液呈中性,无色酚酞会变成无色.
(3)根据每次消耗的二氧化碳相等来计算,设宿舍里面二氧化碳的含量为x,则54×0.030%═45x,解得:x═0.036%,因为宿舍和教室人口密集,所以二氧化碳的含量高.
答案:(1)无色酚酞  
(2)变成无色;  中和反应  
(3)
举一反三
取样地点取样时间抽气次数(n)空气中的CO2的体积分数结论
操场2006.3.2/17:00540.030%人口密集的地方,二氧化碳含量高 
教室2006.3.2/17:00360.045%
宿舍2006.3.2/17:00450.036% 
甲乙两位同学分别向相同体积的石灰水和NaOH溶液中.同时通入CO2气体,前者变浑浊,后者未见明显现象.对此,甲同学认为:CO2能与Ca(OH)2溶液反应,不能与NaOH溶液反应.乙同学认为:甲同学的结论不完全正确.
乙同学应如何用实验证明自己的观点?请你利用下面的用品帮助他设计一个实验方案.
(1)提出假设:NaOH溶液也能与CO2发生反应.
(2)设计方案:①首先制备一瓶CO2气体,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是:______;②组装实验装置验证假设,除NaOH溶液外还应选择的用品是(填字母)______.
魔方格

(3)进行实验:
题型:广东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黑龙江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黑龙江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黑龙江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实验步骤实验现象    结论
往装有CO2的瓶中滴入______并立即______、振荡.____________
为了鉴定氯酸钾中含氯元素,从下面给定的试剂和实验操作中,按实验过程先后次序选定正确的顺序是______(填序号)
(1)滴加硝酸银溶液 (2)加水溶解  (3)加热 (4)加稀硝酸 (5)过滤后取滤液 (6)加催化剂.
小明拆开某种食品包装袋时,发现其中有一小袋抗氧化剂,撕开后发现袋内有板结的铁锈.试推测该抗氧化剂的有效成分是什么?他除了有延缓食品被氧化变质的作用外,还有什么作用?简述原理.



于红同学在做“碱的性质”实验时,发现盛装氢氧化钠溶液的试剂瓶瓶口出现白色固体,他想探究该白色固体的成分.请你参与他的探究,提出一种猜想,设计实验方案,预测可能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及相应的结论.
市场上销售的牙膏,从膏体上可分为透明和不透明两类,其主要原因是加入的摩擦剂不同造成的.牙膏摩擦剂通常有以下三种:氢氧化铝、碳酸钙、二氧化硅(无色透明).现有一白色牙膏,李刚想要探究这一白色牙膏中摩擦剂的成分.
(1)该牙膏中含有的摩擦剂可能是______或______.
(2)检验牙膏中含有碳酸盐的实验方法是______.现象是______.