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没有铁,血红蛋白就不能结合氧分子进行输氧,所以缺少铁元素,人体易患的疾病为_________,医学上经常用硫酸亚铁糖衣片给这种病

1.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没有铁,血红蛋白就不能结合氧分子进行输氧,所以缺少铁元素,人体易患的疾病为_________,医学上经常用硫酸亚铁糖衣片给这种病

题型:专项题难度:来源:
1.铁是人体必需的微量元素之一,没有铁,血红蛋白就不能结合氧分子进行输氧,所以缺少铁元素,人体易患的疾病为_________,医学上经常用硫酸亚铁糖衣片给这种病人补铁。小陈对这种糖衣片产生了兴趣,打算进行探究。
【提出问题】:这种糖衣片中是否含有硫酸亚铁,若有,含量是多少?
【查阅资料】: ①亚铁离子遇具有氧化性的物质时易被氧化。如氢氧化亚铁为白色沉淀,在空气中会迅速被氧化成红褐色的氢氧化铁沉淀,这是氢氧化亚铁的典型特征。 ②亚铁盐溶于水时,会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而产生沉淀(溶液浑浊)。
2.【实验验证】:
⑴鉴定硫酸亚铁的成分时需加水溶解,加1滴稀盐酸的作用是什么?___________________,能否用稀硫酸代替?_________ (填“能”或“不能”)。
⑵为了不影响后续检验亚铁盐,检验硫酸盐可用的试剂是_________(选填“A”或“B”)。
A、用硝酸酸化的硝酸钡溶液 B、用盐酸酸化的氯化钡溶液
检验亚铁盐可用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_,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⑶含量测定:
①取十粒糖衣片,称其质量为5g,溶于20g水中;溶解药品时要用到玻璃棒,其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向所配溶液中滴加氯化钡溶液至略过量;证明溶液过量的操作为:静置,向上层清液中滴加_____________溶液,若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则溶液已过量。
③过滤、洗涤、干燥;洗涤沉淀的操作为:用玻璃棒________(填一操作名),向过滤器中加入蒸馏水至淹没沉淀,待液体滤出。重复操作2~3次。如何证明沉淀已洗净?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④称量得,沉淀质量为4.66g,试列式计算该糖衣片中硫酸亚铁的质量分数。
                                                                
3.【总结反思】:对硫酸亚铁来说,药片的糖衣可以起到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作用。
答案
1. 贫血
2.【实验验证】:
⑴防止因产生少量氢氧根离子而产生沉淀;不能
⑵B;氢氧化钠溶液;产生白色沉淀并迅速变成红褐色沉淀
⑶①搅拌以促进溶解;②氯化钡溶液;不再产生白色沉淀;③引流;取最后一次洗涤所得的滤液,滴入硝酸银(或硫酸、硫酸盐、氢氧化钠等)溶液,若无白色沉淀产生,则已洗净;④(沉淀质量为4.66g→硫酸亚铁3.04g→质量分数60.8%)
3.【总结反思】:隔绝氧气,防止硫酸亚铁被氧化而失效。
举一反三
某化学兴趣小组同学发现铜绿[Cu2(OH)2CO3]受热分解后,除生成CO2和水蒸气外,试管中还有一些黑色粉末状固体。他们通过实验探究,分析黑色粉末的组成。
(1)提出问题:黑色固体是什么?
(2)猜想与假设:甲、乙、丙三位同学各自提出不同的假设,分别猜想黑色固体的组成:甲认为可能是炭粉(一种碳的单质);乙认为可能是________;丙认为可能是炭粉和氧化铜的混合物。三位同学中有一位的假设因为不合理,被另两位同学予以否定,请问是哪一位?             不合理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查阅资料:氧化铜和炭粉均为黑色固体,其中氧化铜可与稀酸反应而溶解,炭粉不与稀酸反应,也不溶于稀酸。
(4)设计实验方案:验证另外两位同学的假设。向试管中的黑色固体滴加足量的__________溶液,待充分反应后,观察固体的溶解情况和所得溶液的颜色。
(5)现象和结论:若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同学猜想正确;若现象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则__________同学假设成立。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校科技节有如下挑战项目:通过实验鉴别两种无色溶液和两种黑色粉末,已知它们分别是稀硫酸、硫酸钠溶液、CuO和Fe中的一种。现场仅提供了紫色石蕊溶液、Na2CO3溶液、NaOH溶液以及常用的实验仪器。请设计一个完成该挑战项目的实验方案,写出实验步骤、预期现象与结论。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淑平同学在我市某食品厂生产的盒装饼干中,发现盒内有一小包东西,其上标有“干燥剂”、“主要成分是生石灰”、“请勿食用”等字样。为了提高自己的实验探究能力,淑平决定对这包干燥剂展开探究。
她将这袋干燥剂全部倒入一定量水中,充分搅拌后,触摸杯壁,感觉有点热。将其过滤,得到白色沉淀物和滤液。
(1)联系到空气成分和CaO的性质,她对白色沉淀物的组成提出了以下假设:
假设1:是CaO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2:是Ca(OH)2和CaCO3的混合物
假设3:只有 CaCO3
假设4:只有Ca(OH)2
其中假设                    (填序号)不合理,原因是                                               (用化学方程式表示)
(2)为了判断其它几种假设的合理性,该同学继续进行实验:
①取少量沉淀物放入试管中,加入稀盐酸,有气泡产生,由此可否定假设                         
②为了得到最后结论,他再取少量沉淀物放在另一支试管中,加入少量水振荡,静置后,滴入酚酞试液,呈红色,说明只有假设                  合理。
(3)从此,淑平同学明白了:
①“请勿食用”是因为该干燥剂吸水后具有                性且                热。
②该干燥剂吸水后会变质,变质后的物质可能是CaCO3。写出CaO变质生成CaCO3的最后一步反应化学方程式                                                  。
③空气中的水份、氧气等能引起食品变质。一般采用                              (写出两种方法)等包装方法可以防止或延缓食品变质。
题型:广东省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在化工生产中,原料往往不能全部转化成产品。某校学生对买来的工业固体烧碱的杂质成分进行研究,他们查阅资料得知:在工业上用食盐和水配成饱和食盐水,通过电解(通电)制得烧碱溶液,再将溶液浓缩即可得到固体烧碱,通电过程中还可得到氢气和氯气(Cl2)。他们推测该工业固体烧碱中可能含有碳酸钠、氯化钠,并设计了实验来验证假设。
(1)请你帮助他们完成实验报告: (2)请写出工业上用电解饱和食盐水制烧碱的化学方程式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现取100g室温下的饱和食盐水(此时质量分数约为26.5%)进行电解,当反应停止后,生成氯气的质量与时间的关系如图所示。请计算:参加反应的氯化钠的质量是多少?反应后所得烧碱溶液的质量分数是多少?(计算结果精确到0.001)
题型:河南省竞赛题难度:| 查看答案
已知草酸(H2C2O4)在加热条件下的反应为H2C2O4CO2↑+CO↑+H2O。现用下图甲、乙装置(图中a、b为活塞的开关)对生成的CO和CO2进行分离并干燥。可供选用的试剂有稀硫酸、浓硫酸和氢氧化钠溶液。
(1)打开活塞a,关闭活塞b,让混合气体通过甲、乙装置。甲中盛放的试剂为___________,有关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乙装置所起的作用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要分离出另一种气体,则丙中应盛装的试剂是_____________,正确的操作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此时甲装置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若要测定分离出来的CO气体的体积,请从上图A、B、C三个装置中选择一个合理的量气装置______________。
(4)若本实验所得到CO气体的体积为1232mL(该实验条件下CO的密度为1.25g/L),全部用来还原CuO,理论上可生成Cu的质量是多少克?
题型:河南省竞赛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