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据下图示装置进行实验:(1)通氧气,只加热T2处,C中无明显现象,T2处的现象是                                     ,反

根据下图示装置进行实验:(1)通氧气,只加热T2处,C中无明显现象,T2处的现象是                                     ,反

题型:0110 月考题难度:来源:
根据下图示装置进行实验:
(1)通氧气,只加热T2处,C中无明显现象,T2处的现象是                                     ,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T1处你认为有无明显现象?                    (填“有”或“无”)。理由是                                                   。
(2)继续通足量氧气,T1、T2处同时加热, C处观察到的现象                                                 
(3)减少氧气的供给量,T1、T2处继续加热,假设T1处反应明显处于不完全阶段时,T2处可能观察到的现象是                              ,化学方程式为                                        ;此时尾气中肯定含有毒气体          (填化学式),为防止有毒气体散发到空气中,请在上图方框中画出尾气处理的示意图。
答案
(1)铜丝变黑;2Cu+O22CuO;无;常温时碳的化学性质稳定 
(2)变浑浊 
(3)黑色固体逐渐变红;CuO+COCu+CO2;CO;画图“略”(可用灼烧、排水法收集、气球收集处理尾气)
举一反三
某实验小组为测定大理石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利用一定质量的大理石与足量盐酸反应生成CO2的质量来进行分析测定。
(1)仪器①的名称是                     ,装置A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2)装置C用于干燥产生的CO2,请你在虚线方框内将导管补充完整(图中“→”表示气体流向)。
(3)将上图装置连接成整套实验,则装置按字母连接的顺序为                                     
(4)装置B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5)实验中参加反应的大理石质量为10g,装置B反应前后的质量差为3.52g,则大理石的中碳酸钙的质量分数为                    (写计算结果)。
题型:广东省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学习小组将“从空气中制取氮气”作为研究课题,以下是他们的实验方案:
方案一:
(1)写出图1装置A中发生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装置B的作用是              ,装置C的作用是              。
方案二:
(2)甲、乙两位同学分别收集一瓶装置图1的装置B中放出的气体,用图2装置进行实验,其中甲同学选用红磷,乙同学选用木炭。你认为:选用              (填“红磷”或“木炭”)的方法不科学,原因是                           
(3)分析误差:此法得到的氮气密度与氮气的实际密度有误差,请你分析产生误差的可能原因(写两种)                      、                        ;
(4)利用物质间某些性质的差异选用不同的方法将它们分离,是分离物质的基本思路。例如:在工业上,分离空气中的氮气和氧气是利用它们              的不同。请列举一种你所知道的利用物质性质差异分离物质的方法                               
题型:模拟题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兴趣小组的同学对“二氧化碳溶解在水里,使紫色石蕊试液变成红色”这一实验事实产生了浓厚的兴趣,他们做了大胆的猜想,并设计了如图所示的实验方案,进行了验证。(瓶内小花是用滤纸做的,均浸有石蕊试液且干燥。浓硫酸具有吸水性,用于干燥二氧化碳)试回答:
(1)同学们做了三种猜想,是哪三种猜想?
(2)甲、乙、丙三个装置的实验分别说明了什么?
(3)由丁装置的实验可得出什么结论?
(4)试管内澄清的石灰水在本实验中的主要作用是什么?
题型: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研究课上,小明同学为了探究氨气(NH3)的某些性质,做了以下实验:下图中从左向右依次是他做的实验及相应现象。
通过实验,小明同学可得出氨气的三点性质,分别是:
(1)                         ;(2)                         ;(3)                        
题型:山东省期末题难度:| 查看答案
化学小组同学在课外读物中看到:“通常CO2可作灭火剂,但有些物质(如Na)着火,不能用CO2熄灭。”他们决定探究CO2与Na反应的产物。
【提出猜想】CO2与Na反应可能生成4种物质:C、CO、Na2O、Na2CO3
【查阅资料】 ①Na是非常活泼的金属,常温下与O2、H2O等物质反应。
②碱性的Na2CO3溶液与中性的CuCl2溶液发生复分解反应。
③Na2O是白色固体,与H2O反应生成NaOH。
④向氯化钯(PdCl2)溶液中通入CO,产生黑色沉淀。
【实验过程】同学们在老师的指导下设计了如下图所示装置(部分夹持仪器已略去) 
⑴实验记录:
⑵实验反思:
①实验记录②中,E中出现浑浊,再点燃酒精灯的目的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②若无装置C,对实验有影响的物质是__________。
③检验第4种物质是否存在的实验方案:取D中白色固体于试管中,_________________。
题型:北京中考真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