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小明、小强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2)查阅资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小明、小强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2)查阅资

题型:山东省期中题难度:来源:
物质发生化学变化的前后,总质量是否发生改变?是增加、减小还是不变? 小明、小强按下面的步骤进行探究:
(1)提出假设:物质发生化学变化前后总质量不变。
(2)查阅资料:CuSO4+2NaOH===Na2SO4+Cu(OH)2↓; Na2CO3+2HCl===2NaCl+H2O+CO2↑。
(3)设计实验:小明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A所示,小强设计的实验装置和选用药品如B所示,他们在反应前后都进行了规范的操作、准确的称量和细致的观察。
(4)实验结论:
①小明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的总质量与反应物的总质量相等;
小强认为:在化学反应中,生成物总质量与反应物总质量不相等。
②你认为            的结论正确,导致另一个实验结论错误的原因是:                     。
③请从微观角度解释你认为正确的结论的原因:                             。
答案
②小明;反应后生成的气体逸散到空气中去了
③在化学反应中,反应前后原子的种类没有改变,数目没有增减,原子的质量也没有改变。
举一反三
某科学探究小组在研究利用二氧化锰和过氧化氢溶液制取氧气的实验中发现加入二氧化锰后,反应的速率加快,就联想到在反应中加入二氧化锰之后生成氧气的质量是否增加?于是进行了探究。他们提出的猜想是:
1.加入二氧化锰会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
2.加入二氧化锰不会增加生成氧气的质量
(1)你的假设是:__________(选择上面的序号),根据是____________________。
(2)你认为在探究实验中应控制的变量是(    )
A.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 B.加入过氧化氢溶液的质量分数
C.加入二氧化锰的质量 D.生成氧气的体积E所用锥形瓶的容积
(3)你认为除了需要制取氧气的仪器以外,还需要的仪器有__________。
(4)你设计的探究以上假设的实验方案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题型:0115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某同学发现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氧气含量约占40%的空气样品中就能复燃,那么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的氧气含量的最低值是多少呢?小亮同学设计了如下实验进行探究:
第一组实验:取5只集气瓶,编号为①、②、③、④、⑤,分别装入其总容积10%、20%、30%、40%、50%的水。用排水法收集氧气,恰好把5只集气瓶中的水排去。将带火星的木条依次插入①~⑤号瓶中,记录实验现象。
小亮在前一组实验的基础上又做了第二组和第三组实验,并进行了记录。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用带火星的木条验满氧气的方法是否可靠___________(填“是”或“否”)。
(2)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最低为___________%时,可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这时集气瓶中氧气分数约为___________%(计算结果保留整数)。
(3)用带火星的木条直接检验双氧水受热分解产生的氧气时,往往难以复燃,这是因为在加热生成氧气的同时产生大量水蒸汽所致,此时混合气体中氧气的体积分数随温度变化的曲线如左下图所示。若只考虑氧气的体积分数对实验结果的影响,欲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应将加热双氧水的最高温度控制在大约___________℃。      
某同学改用右上图装置后能使带火星的木条复燃其原因是_________,反应的文字表达式为________。 (4)采取“半值法”探究能减少实验次数。 例如:第一组实验若按③、④的编号顺序进行实验,即可确定下一组实验收集的氧气占容积的体积分数应在30%~40%之间,从而省去编号①、②、⑤的实验。同理,第二组实验可以省去的实验编号为___________。
题型:0101 期中题难度:| 查看答案
实验室有一瓶化肥的标签已脱落,只知道它是NH4Cl、(NH4)2SO4、NH4HCO3和尿素[CO(NH2)2]中的一种。请你完成以下探究:
【猜想】(1)猜想①:该化肥是NH4Cl, 猜想②:该化肥是               , 
猜想③:该化肥是NH4HCO3, 猜想④:该化肥是尿素。
【实验探究】(2)取少量样品在研钵中与熟石灰研磨,有剌激性气味的气体放出,证明猜想              不成立;写出其中一种化肥发生该反应的化学方程式:                                
(3)如(图1),另取少量样品于试管中,滴加适量水振荡,再选(图2)中               溶液滴入试管中,若无气泡放出,则猜想              不成立。 
(4)在步骤(3)的试管中再滴入(图2)中的                溶液,若               ,则猜想①成立;若                  ,则猜想②成立,其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                               。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检测发现许多蔬菜中含有亚硝酸盐,当亚硝酸盐达到一定量时,会对人体产生危害。生活中,蔬菜有室温贮存和低温贮存两种方式。蔬菜中的亚硝酸盐含量在贮存过程中是如何变化的?某兴趣小组同学提出了两种假设:
假设一:蔬菜存放过程中,亚硝酸盐的含量一直升高。
假设二:蔬菜存放相同时间,冰箱贮存比室温贮存产生的亚硝酸盐要少。 他们选用新鲜的黄瓜、番茄、青椒三种蔬菜分别采用室温贮存、冰箱贮存进行研究。通过实验,获得数据整理如下表:
(1)有同学分析表中数据,认为实验结果不支持假设一,他的依据是:                  
(2)实验结果支持假设二。查阅资料得知,蔬菜中的硝酸盐通过代谢作用可转化为亚硝酸 盐。请你利用新陈代谢的相关知识,对“蔬菜存放相同时间,冰箱贮存比室温贮存产生的亚硝酸盐要少”这一现象作出一种解释:                  
(3)结合本实验结果,对于新鲜的黄瓜、番茄、青椒,就亚硝酸盐含量而言,你认为何时食用比较合适?                      。
题型:专项题难度:| 查看答案
今年初贵阳市遭受了几十年不遇的雪凝灾害。在抗凝冻过程中,工人在凝冻的道路上洒一种白色粉末后,冰雪就开始融化了。小明想探究这种白色粉末的组成,他取少量带回实验室在老师的指导下和同学们一起探究。他们查阅资料、请教老师后,知道白色粉末叫“化冰盐”,且可能由NaCl、KNO3
CaCO3、MgCl2、CuSO4中的两种或两种以上的物质组成。
[提出问题]化冰盐是由什么物质组成的?
[实验探究]他们设计了如下方案,并进行实验。
(1)验过程中操作名称:操作①溶解,操作②               。
(2)化冰盐中一定不存在的物质是                ,理由是               。
(3)生成沉淀B的化学方程式为                
[探究结论]
(4)化冰盐的组成可能为              (写出可能组成的物质的化学式)。
[结论分析]
(5)若上述实验中他们称取了一定的样品,又测知了沉淀B的质量,化冰盐的组成能            确定(“一定”或“不一定”),理由是                          
题型:同步题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