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2中的CO点燃B除去CaO中的CaCO3加水溶解并过滤C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D区分稀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A除去CO2中的CO点燃B除去CaO中的CaCO3加水溶解并过滤C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D区分稀

题型:不详难度:来源:
下列实验操作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答案
举一反三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操作
A除去CO2中的CO点燃
B除去CaO中的CaCO3加水溶解并过滤
C区分羊毛与合成纤维点燃,闻气味
D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滴加紫色石蕊溶液
A、不宜用点燃的方法除去CO2中的少量CO,是因为少量的一氧化碳在二氧化碳中可能不能燃烧,一般采用通过灼热的氧化铜来除去一氧化碳.
B、由于氧化钙能与水反应生成氢氧化钙,所以用水除去CaO中的CaCO3时在除掉碳酸钙的同时也导致了氧化钙的变质,所以该方法不可取,一般采用高温加热的方法除掉CaO中的CaCO3
C、羊毛在点燃时会产生出焦羽毛味,而合成纤维没有焦羽毛味,所以采用点燃,闻气味的方法可区分该两者;
D、由于稀盐酸和稀硫酸两种溶液均呈酸性,所以都能使石蕊试液变红色,所以滴加紫色石蕊溶液不能区分稀盐酸和稀硫酸;
故选C.
下列实验方案或实验结论正确的是(  )
A.按溶解、过滤、蒸发的操作顺序从CuSO4和少量Fe粉的混合物中分离CuSO4
B.向鸡蛋清溶液中加入饱和(NH42SO4溶液,有白色沉淀产生,说明蛋白质发生了变性
C.向某烧碱溶液中滴加少量的稀盐酸,无气泡冒出,说明该氢氧化钠溶液一定没有变质
D.利用酚酞试液及溶液间的相互作用,可将Na2CO3、HCl、NaCl、NaOH四种溶液区分开来
下列装置不能达到对应试验目的是(  )
A.
证明铁生锈有空气参与
B.
证明CO2和NaOH确有反应
C.
CO和CO2混合气体的分离
D.
检查装置的气密性
下列对比实验不能达到实验目的是(  )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题型:不详难度:| 查看答案
最新试题
热门考点

超级试练试题库

© 2017-2019 超级试练试题库,All Rights Reserved.

选项实验目的实验设计
实验一实验二
A探究铁、铜、银三种金属的活动性顺序将铁丝放入2mL10%的硫酸铜溶液中将银丝放入2mL10%硫酸铜溶液中
B催化剂对化学反应速率的影响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将带火星的木条伸入装有少量二氧化锰和5mL5%过氧化氢溶液的试管中
C酸雨危害的模拟实验将植物嫩叶浸泡10mL蒸馏水中取10mL蒸馏水,通入过量二氧化硫气体,再将植物嫩叶浸泡其中
D铁生锈是铁与水和氧气共同作用的结果将铁钉放入装有水的试管中,使铁钉一半被水淹没将铁钉放入干燥的试管中并将试管口密封
下列生活小实验不能成功的是(  )
A.用灼烧的方法区分羊毛和涤纶
B.用食盐水区分硬水和软水
C.用纯碱溶液清洗餐具上的油脂
D.用食醋去除暖瓶的水垢
下列实验方案设计可行的是(  )
A.用溶解、过滤的方法分离氯化钠和硝酸钾的混合物
B.用加入适量二氧化锰并加热的方法除去氯化钾中含有的少量氯酸钾
C.向氧化铜中加入适量稀硫酸,恰好反应后,加入适量氢氧化钡溶液即可可制备氢氧化铜
D.向某无色溶液中加入足量稀盐酸无现象,再加入氯化钡溶液,产生白色沉淀,证明溶液中一定有SO42-